【记者马璐瑶21日北京报道】
在保险圈里,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央行从1996年到1999年连续七次的降息是保险公司心中永远的“痛”。正当国内保险公司仍在为消除前几年产生的利差损群策群力之时,央行第八次的降息风暴在春节刚过就刮过来了。此次降息对保险公司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心总经理刘廷安认为:央行降息,对保险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刘廷安介绍:“从机遇角度来看,如果保险公司现有保险产品的价格维持不变的话,那么,保险产品的竞争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相应的比较利益就出现了,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就面临一个新的扩张时期。”
按中国保监会的规定,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5%,这次央行降息后,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下调为1.98%,保户的比较利益就非常明显,那么老百姓买保险就要比银行存款划算。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将明显增加,如大额协议存款的价格在降息后会有比较大的调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新业务的收益率可能都会有明显下降。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息选择了一个时机,它对在其之前形成的投资收益是有利的,而对在其之后产生的新增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是不利的。具体而言,此次降息对保险公司的存量投资无论从市场还是从约定收益率来看都是利好消息,而对其新增的固定收益投资的收益率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资金运用的选择。
刘廷安认为:“无论降息与否,对保险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业务发展要注重质量、要注重业务结构的调整,对资金运用角度而言,就是要加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管理,控制好资金运用的风险,对保户来说,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预期不能过高,因为整个社会收益率的价格水平在下降。”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较少调整,各险种虽然不尽相同,但在1997年底之前一直都为央行(当时中国保监会尚未成立)给定的8%。1997年底,央行将之调整到4%至6.5%的范围之内,这也是数年内保险业唯一一次调整预定利率。与此同时,银行利率一降再降,直接导致了保险业预定利率高于银行利率。对当时保费投资渠道甚少(主要是存放在银行或购买国债)的保险公司来说,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利差损,一个“怪象”因此诞生:保单拉得越多,业务量越大,市场份额越高,出现亏损的概率也越高。1999年降息时,由于当时中国保监会已经成立,而且已认识到降息对保险业是一种性命攸关的政策调整,所以配套下发文件进行防范,保险公司的反应就远较前几次为佳。
如果记者分析不错的话,此次央行降息,保监会也将出台相应规定。长期寿险业务的预定上限可能会跟着银行利率也进行相应的下调,但这对保险业的影响将不会太大。毕竟从1999年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低利率时期,这对寿险业的影响已经产生,那就是利差损危机,但是这笔数字仅仅是对高利率时期的滞后反应。到现在,保险业已经能够承受“降息之痛”了,毕竟在低利率时期扩展的业务量比例远远大于高利率时期的老业务。而保险业新的投资渠道,比如基金,又在逐渐脱离利率的影响。随着保险新品的纷纷面市,保险投资功能的日渐加强,保险公司只要在资金成本、资金匹配工具等方面下功夫,就可以避免风险。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