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逼近“高学历” 企业争抢高级工人

2001年07月29日 11:01  人民网 

  本报讯 以为高学历就可以高枕无忧、捧稳“铁饭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在深圳是如此。如今,深圳高学历失业者比比皆是,揣着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者更不稀罕。

  据来自深圳市劳动局失业科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12月31日,深圳大专以上学历登记失业人数为2869人,研究生仅2人。但到了2001年5月9日,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失业人员总数达到3157人,占失业人员总数的12.34%。这些数字还未包括那些没有在劳动部门登记失业、但正在找工作的“隐性失业者”。

  更发人深省的是,深圳近年来一方面是大学生失业呈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却是中级工以上的技能型人才基本没有失业现象。常常是中级工失业后一般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大学生失业后,有的却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据统计,大学文凭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仅有20%,而其他人员的再就业率达到了75%。

  近年来,深圳市劳动局每年都组织企业到外地招聘技能型人才,但是今年不这样了。企业反映:“每年到外地招聘高级技工,如同去‘抢’一样,但还是挖不到,招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太难了!”1998年以来,深圳市逐年调进高级技工人数分别为75人、79人、74人。目前,深圳的技能型人才占全市劳动力的总量是比较少的,高级技工所占比例仅有5.1%,缺口达1.3万人。而在国外,高级工的比例日本是25%,美国更是高达35%!难怪有企业老板对市劳动局局长余晖鸿说:“我们不缺资金、场地和技术,但是我们缺少高级工!因此,虽有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也很难做出来。”

  对于这一高学历者失业增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深圳市劳动局余晖鸿局长和其他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日趋成熟的情况下,高学历人群失业率增加是一种趋势。因为市场经济讲究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而高学历者一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要求比较高,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缺少实际操作技能,有些专业又不对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将会逐渐抛弃过去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并将考察和录取人才的重点放在人才可以为本单位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上。

  余晖鸿认为,高学历人群失业率逐年增多,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高等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改革。据了解,目前有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还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知识陈旧老化,灌输概念和原理多,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几乎是空白。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企业最初对他们寄予了很高期望,但一段时间后,由于很难适应环境,往往还不如一些技校毕业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实用,因此这些人被淘汰下岗就不奇怪了。

  深圳市劳动局就业处的李应强副处长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位朋友在深圳一家单位的办公室工作,这个办公室的7人中有5人是本科毕业,2名打字员中还有一位是大专生。这些人专业都不对口,学历虽然高,但并不适应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都比较琐碎,由于自认为是“高级人才”,因此,不屑于去干这些琐碎工作。单位领导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就是不要让“高级人才”太密集,让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走人,以便使人才结构趋于合理。李应强说,最近这位朋友已经悄悄地来找过他,打听失业后重新找工作要办哪些手续。

  余晖鸿认为,大学生不等于就是人才。就学历和技能比,技能对企业的作用更重要。深圳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问题恰恰在深圳最突出。深圳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只占5%,低于北京的5.5%,上海的5.7%,更远远低于美国的35%。余局长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信息:深圳每年到内地招聘高级技能工越来越困难。

  有关专业人士还分析指出:随着中国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高校招生考试不再受年龄限制,我国高学历人群的失业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为高校扩招了,并不意味着就业市场也扩大了。200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是460多万,2001年还要继续扩招,而就业市场的容纳量并没有水涨船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高学历人群的失业率上升将是一种必然趋势。(易运文)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