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8月12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9:17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

  连豆主力601合约2800整数关支撑有效,投资者空单清仓的同时,可考虑短线介入部分抢反弹底仓,关注美国农业部报告。棉花有初步企稳迹象,行情是否就此筑底有待验证。强麦601合约明显有资金介入,预计短期反弹趋势还将延续。沪铜呈现整理收敛形态,中期均线系统继续给期价带来支撑,空单离场防守。天胶受东京市场影响,整体下跌趋势似乎还
在延续当中,短线买入谨慎,同时中线不宜过分看空。燃油强势,511合约3000整数关会是近期反复试探的目标,预计整体易涨难跌格局不会改变。玉米观望。

  热点评析

  『铜市战略性抛空尚待时日』

  本周国内外期铜于高位展开宽幅振荡。因近期铜库存的大幅增加以及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再次提高利率25个基点,周二铜价大幅下滑。而随后,注销仓单在高位开始减少,库存增加速度放缓,库存出现未能持续的迹象,空头又开始回补,更多的买盘入场,引起新一轮强劲的反弹。当前,沪铜各合约期限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近月升水一再降低,加上LME现货升水冲高回落,中国大量的反向跨市套利盘将逐渐失去了迁仓收益,大量平仓将随之涌出,这为国际基金翻空也具备了一定条件。但是,从短期来看,目前的库存仍处于低水平态势,供需不平衡亦不能在短时期被打破,此外,仍在继续的罢工活动也在支撑铜价。因此,牛市翻空的不彻底有可能会再次引发挤兑报复性上涨。

  鉴于目前的走势受每日库存以及消息面的反映较大,操作上仍以短线为宜。由于市场近远期价差和国内外比价还未修复,战略性抛空尚待时日。

  『简析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降低态势』

  近期,随着进口大豆的集中、陆续到货,国内进口大豆港口以及油厂的库存压力与日俱增,而7月份沿海多数油厂的停工检修,使得大豆消耗速度缓慢,因而造成目前库存的积压现象。汇易认为,远期,尤其是10月船期的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可能将大幅降低,这对于国内大豆和豆粕市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空因素。

  首先,市场人气改善推动船运费率反弹,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本周以来,市场人气的改善推动国际海洋船运费率自近两年低点回升。而由于中国的铁矿石需求放慢,船运费率在过去三个月内一直处于下跌态势。另外,全球货轮供应增加,港口拥塞现象缓解,也导致船运费率下跌。加上,亚洲地区受到畜禽疫病的影响,预期需求将会有所下降,再加上新船以平均每天一条的速度下水,对海运价格构成了进一步压力。

  其次,国际市场对大豆需求的预期降低将压制美盘豆价。而来自国际市场需求预期趋降,也对CBOT大豆市场产生了潜在的偏空影响。中国国内大豆下游产品的需求疲弱,而目前南美大豆供应充沛,大豆期价的上扬促使南美大豆主产国趁机加速大豆的销售,加之目前的国际海运费价格下跌至两年来的低点,南美大豆运输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但当前巴西豆农和美国豆农均有惜售行为,这对于新豆上市之后的CBOT大豆市场来说利空影响不言而喻。

  第三,人民币升值使得后期进口大豆成本整体水平下降。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的影响有利有弊,而对于进口大豆来说,市场最敏感的就是到港成本,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大豆进口成本的下降。

  综上所述,远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面临大幅降低的风险,主要是基于国际船运费率的长期看跌、国际市场需求的预期降低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直接效应;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油脂行业的局部地区整合速度将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进一步剧烈波动的压力而加快。

  国际瞭望

  <全球能源分析>短期内油价难大幅回落,消费者被迫迎接高油价时代

  鉴于油价自2001年底以来的升势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石油的消费者可能需要学会适应每桶60美元的高价.油价正不断创造纪录高位,因炼厂难以满足美国和亚洲不断膨胀的需求,且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几乎已经是在竭尽全力生产. 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诺里什称:"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油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于60美元以上.近期内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价格将维持在高位." 而且,鉴于OPEC的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伊朗发生供给中断的可能性,油价还可能进一步走高. "就算有需求增长的因素,但导致油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绝对是恐怖威胁以及其它供应面因素,"标准普尔旗下European Market Scope分析师道特瑞姆说.

  **高油价面前经济显现韧性**

  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全球策略主管梅里根说,"随着第三季渐渐过去,第二季初对全球经济过分悲观的投资者已经迅速修正了他们的预估."他补充说,"美元的走势,美国利率预期的变化以及油价的波动都和投资者修正经济预期有关."Refco原油期货分析师表示,价格领先指标显示,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下一个上档目标在每桶65-70美元.

  **需求终将受到抑制**

  但全球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汽油多掏腰包呢? GDP Associates资深能源顾问吉诺克斯称:"经通膨调整后,当前油价距离1980年的高位还有30美元左右的差距."一些分析师认为,第四季对油品的季节性需求触顶后,油价有缓慢回落的空间.SG Commodities资深能源分析师怀特认为,炼厂供给压力一旦得到缓解,油价不会继续停留在60美元. "明年OPEC将能够决定新的目标价格下档,而供需逐渐趋于平衡,将促使价格缓慢跌向下档."诺里什说,"市场在寻找让需求增长逆转的价格水准,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油价已经接近这一水平."不过有迹象显示,亚洲的需求增长已经受到抑制.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增长5.5%,远低于去年的15%。

  <全球商品分析>美国连续十次升息,商品牛市暂无落幕迹象

  商品投资者对最近一次的美国升息感到紧张不安,但分析师称银根紧缩幅度尚不够大,不足以为持续三年半的原材料牛市发出落幕的信号.从历史上看,新一轮升息开始之时,商品价格往往上涨,反映加速成长的经济及强劲的需求.之后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生效并抑制消费量,商品价格便回落下来.在过去几年中商品投资日渐普及,因低利率和弱势美元激发了人们对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投资热情.升息增加了投资者持有多头部位的资金成本,以及黄金等无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摩根大通在一周展望报告中称:"我们曾辩称FED升息终将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有风险的品种中撤出并重新去持有现金,从而给商品市场带来不利."但报告指出,近几个月并未出现上述情况.

  **仍在作多**

  美国利率上升通常被视作对美元利多,这也可能挫伤投资者对商品的投资热情,因美元升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美国以外投资者来说变得更昂贵. 但汇丰银行金属分析师威廉姆森指出,包括本次在内的最近五轮FED升息中,美元汇率实际上有四次在升息的12个月后下跌.JP摩根指出,共同基金流入商品市场的资金规模今年以来未见萎缩. 该投资银行称:"年初迄今流入黄金和能源共同基金的资金已经超过了2004年全年,同时资金流向债券和股票共同基金的势头相对减缓."。

  新闻聚焦

  『财经类』中国有望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 预计提至1200元

  个人所得税改革来得比预想的要快。国务院日前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不久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观察人士认为,政府在此时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以刺激消费,保障经济健康增长。但是,目前税收征管手段仍很不完善、个人征信系统也还未全面建立,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此次税法修订只能是小改。在这次改革中,上调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标准将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家都知道,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征额”标准是800元,这意味着,如果一位职工的月工资少于800元,将不被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其月工资高于800元,则只对800元以上的部分征税。当前,大多数专家都估计,此次改革会将“免征额”标准上调到1200元。早在1981年,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就确定为800元,征收对象为当时的“高收入者”。虽经1994年税改,这个标准也没有改变,但内涵已有所不同,它是将1994年的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费用指标500元,乘以赡养系数(1.5)得出的。据估计,目前,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费用已达到800元左右,如果赡养系数不变,那么“免征额”标准理应提高到1200元。其实,由于收入增长不均衡,一些高收入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近年均已将实际扣除额提高至800元以上,北京的扣除额是1200元,广东某些地区更达到1600元。因此,考虑到居民收入的地区差异,此次改革还将允许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20%。除了上调“免征额”标准之外,观察人士估计,此次改革还将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分类所得税制。其主要内容是:把私企老板、中介机构的合伙人、演员、律师、会计师、设计师等重点人群纳入综合纳税的范围,并且只对重点人群的重点收入,即工资和劳务,实行综合纳税;而工薪阶层仍适用分类所得税制。税收专家刘桓认为,在当前的分类扣缴制度下,虽然征收简便,但多源收入者享受着多源扣除的优惠,工薪阶层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反而成为税负最重的人群,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此次修订税法,基本解决了目前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但同时,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税率级别太多、最高边际税率过高;没有体现更多的个体差异,对赡养义务不同的个人实行统一的税收标准有欠公平,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都有赖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银行税收系统信息共享以及税收征管水平的大幅提高。

  『财经类』美元全线下滑 投资者忧虑美巨额贸易逆差

   纽约市场美元周四全线下滑,兑欧元跌至10周新低,兑日圆亦下挫至六周低位,因投资者再度开始考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影响.欧元/美元尾盘突破了一道重要技术阻力位,较周三尾盘上扬了0.6%至1.2475美元.这是5月末以来的高点.美元/日圆跌至远低于重要心理水准110日圆的价位,受日股强劲走势和海外资金汇回日本影响,挫跌0.9%至109.57日圆. “市场焦点从中国7月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回到结构性问题.这很明显,”瑞银集团外汇分析师卡兹弗称.中国上月放弃了实行了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紧钉美元的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这导致很多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在近期将进一步走强.然而,分析师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迄今对改善美国贸易收支状况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00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6,170亿美元.中国政府周四表示,7月贸易顺差升至104亿美元,为纪录次高位. **美国6月贸易逆差料扩大**美国将于周五公布6月贸易收支数据.分析师预计该月贸易逆差扩大至573.0亿美元,5月为 逆差553.5亿美元.卡兹弗称,“只有看到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恶化的迹象,美元才会加速下滑,尤其是兑欧洲货币.”他还表示,若美国贸易逆差远高于预期水平,可能推动欧元/美元升逾1.25美元.若果真如此,瑞银集团可能要重新考虑其欧元/美元一个月目标水准1.23美元是否合适了.分析师和交易商都已指出,美元自7月以来对良好的美国经济数据多反应淡漠,甚至在美国 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并无打算停止升息的迹象後仍在下跌.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花旗集团和RBC资本市场建议建立押注欧元/美元进一步升值的部位, 两家银行都预计欧元近期将升至1.27. “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但美元缺乏应有的反应,这是预期美元将进一步走贬的重要基本面理由,”花旗集团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

  『农产品』美国农业部周度谷物出口销售报告(玉米)

  美国农业部刚刚公布了截至8月4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销售报告,报告显示,当周美国玉米净销售1073200吨,远远超出上周水平,是四周平均净销售量的2.4倍。主要出口增加国家为日本326200吨,其中772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埃及303700吨,墨西哥160800吨,韩国114200吨,哥伦比亚78000吨,其中260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台湾73300吨,阿尔及利亚70000吨,叙利亚39200吨,全部转自未知目的地;出口销售减少地区为未知目的地103800吨,委内瑞拉47600吨,其中32000吨计入2005/06年 度。2005/06年度净销售量为269900吨,主要销售地区为未知目的地118000吨,日本56900吨,韩国52500吨,危地马拉33400吨。出口销售完成了962700吨,比前一周增6%,高于四周平均水平17%。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日本497400吨,台湾92900吨,墨西哥92200吨,埃及63700吨,韩国57600吨,叙利亚39200吨,哥伦比亚39100吨,秘鲁28600吨。

  『农产品』美棉销售增加 中国进口4万吨

  8月1日起,国际市场进入新年度。据美国农业部8月11日发布的美棉出口周报,在截至8月4日这周,美国签约出口2005/06年度陆地棉63616吨。当周中国进口陆地棉40869吨,是前一周的2.7倍;共装运45609吨,较前一周增加12%。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是中国(40869吨)、中国香港(9684吨)、墨西哥(6192吨)、土耳其(4853吨)和泰国(3334吨)。截至7月31日,47.2万吨未装运棉花被转入2005/06年度。墨西哥进口2006/07年度棉花2268吨。

  『工业品』非常罕见的LME现货顽固升水被击破

   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猛增5800吨。6月份以来,国际期铜市场上一直维持高升水、低库存的怪现象,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不断推高铜价的原因之一。不过,现在这种状况有改变的迹象。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增加了5800吨,总库存增至49800吨。该增加量仅次于今年4月21日库存的增加数据,当天库存增加5925吨。库存增加部分缓解了铜市场供给紧张的压力。与库存增加相反的是,LME现货对3个月期货的升水再度下滑,截至北京时间18点30分报于180美元/吨。从7月26日以来,现货升水从250美元的位置开始下跌,8月9日升水回落至200美元之下,截至昨日已经有3个交易日停留在该水平以下。一般情况下,高企的现货升水会吸引市场上的隐性铜库存回流至交易所,变成显性库存。这是因为,对手中拥有现货的人来说,将铜以现货卖出,然后再买入远期期货,那么将会赚取高额的升水回报。库存回流后,现货升水则会下降,直到正常的水平。7月最后一个星期以来,流入的铜主要集中在位于荷兰鹿特丹和英国赫尔的两个LME仓库。昨日库存的增加量是本轮库存回流过程中增幅最大的一次,其中鹿特丹库流入了4600吨。不过此前,当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对3个月期货升水在6月2日突破200美元后的两个月中,与高升水形成反差的是铜库存不断下降,从4.3万吨下降至2.5万吨。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么是市场真的非常缺铜,要么是有机构在囤积铜炒作铜价。 “LME现货升水能在200美元之上停留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是非常罕见的。”上海瑞谷投资金属研究员王智勇指出,“库存经过一段时间回流后能否持续下去,现在还很难判断,因为现在这些增加的库存基本上是6月下旬、7月初装船的铜,那时铜的供给是比较顺畅的。而7月中旬开始,智利、美国等地相继出现了工人罢工的事件,对产量将形成一定影响,库存是否将持续增加要看接下来1个多月的时间。”市场人士指出,判断库存是否将持续增加的一个标准是,在库存增加的过程中,稳定的现货升水不断下滑。虽然现在还很难说库存将开始持续增加,从而彻底改变近两年来的跌势,但是可以说库存转势的苗头已经出现,投资者应多加关注。

  『工业品』IPE布兰特原油期货收盘创纪录新高,供应疑虑推动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布兰特原油期货周四涨逾1美元,创出纪录新高,因市场担忧美国汽油供应紧张,而且国际能源署(IEA)调降了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今年原油日产量增长预估.对于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该国恢复核计划上的僵持局面的担忧,亦助长市场多头气氛. 9月布兰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涨1.39美元或2.2%,至每桶65.38美元.本周以来该合约已上涨7%左右.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减少幅度大于预期,加剧了市场对夏季燃油供应紧张的忧虑.稍早国际能源署表示,将非OPEC产油国今年石油日产量增长预估调降20.5万桶,至增长67.5万桶.其中美湾地区、墨西哥、挪威及英国的意外停产造成的损失占15万桶.预计今年原油需求强劲增长4.9%,但低于去年15%的增幅. 9月布兰特柴油期货结算价涨24美元,报每吨597.75美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