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8月11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17:31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

  连豆低位有企稳迹象,主力601合约2800整数关支撑有效,手中剩余空单考虑在周五清空,激进的投资者可设好较小止损参与反弹行情。棉花探底行情尚未结束,空头思路。强麦601合约突破1640关键阻力后有继续反弹的可能,短多。沪铜跟随外盘反弹,头部形态的构筑历来过程复杂,手中空单周五择机离场。天胶有反弹迹象,资金清洗追买筹码目的基本达
到,可继续关注大户持仓情况,中线不宜过分看空。燃油强势,易涨难跌。玉米观望。

  热点评析

  『豆粕市场积聚风险』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总体稳中趋弱,由于市场销售压力依旧较大,本周部分地区市场报价小幅下跌,幅度在20-40元/吨不等。大豆目前供大于求,油厂开工量较前期有所放大,而国内整体消耗速度的降低,再加上7月份部分沿海地区油厂相继停机检修,使得港口以及油厂的进口大豆库存量迅速放大。

  同时四川爆发猪链球菌病(造成疫区猪料销量降幅高达50%-70%),使各地人们产生了恐惧心里,南方各地均拒收四川猪肉,猪饲料销售日渐困难,豆粕需求进一步相对减少,油厂在丧失信心的情况下更纷纷压价出货,因而整体表现为豆粕旺季不旺,反而使饲料企业采购更加谨慎,目前纷纷压低备货量;近期华中如湖南、湖北地区,当地大部分中小饲料企业的豆粕库存量仅够使用3-5天,即买即用的采购行为越发普遍。

  再则,进入8月份之后,国内外新季大豆的长势均较为良好,目前中国主产区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已经全面进入结荚期,苗情好于市场预期,而近期土壤水份以及整体积温均有利于大豆的进一步生长;而目前美国新季大豆进入结荚期和灌浆期,虽然早期的干旱对于部分大豆主产州产量的影响已成定局,但总体上,未来7天内美国大豆主产区降雨机会增多,对正处于灌浆期的大豆作物生长将十分关键;另外由于畜禽疫病等的影响,本年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对于大豆的需求将很难成为推动美盘豆价上涨的利多因素,相反它很可能将促进其的宽幅振荡行情。

  综上所述,目前CBOT大豆期市宽幅振荡行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也正在不断地积累风险,油厂开工的放大和饲企采购的谨慎加大了近期市场的供应压力,再加上近期突发的猪链球病菌,使得南方市场对于猪肉的消费进入低迷阶段,因而使得近阶段国内豆粕销售市场整体形势不是特别乐观;另外远期到港的进口大豆受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到港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这对于豆粕市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利空;不过“节日效应”对于豆粕消费的提振依然不容忽视;预计后期国内豆粕市场仍呈频繁振荡格局,天气市退去之后以及新豆上市前后,有望进一步走弱。

  『关注铜市近期利空因素』

  库存变动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第一焦点,LME铜库存增加已持续了近2周,增加了近2万吨。值得注意的是,LME铜库存增加主要集中在英国及荷兰等欧洲仓库,说明欧洲市场比较疲弱,而美国COMEX市场的铜库存却一直在温和地减少,截至8月9日库存仅为8500短吨,显示美国的需求仍然比较强劲。而作为主要消费地的中国,上期所铜库存也有所增加,但对铜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小。

  另外,在人民币升值后,期铜的反套成本增加了600元/吨左右,反套资金的撤退直接导致目前市场内弱外强的格局。而且,由于国内铜现货市场相当疲弱,现货报价持续下滑,期货的隔月价差也显著缩小,目前沪铜9月和10月合约间的价差只有400多元,而按伦铜的升贴水水平,隔月合约价差在600元/吨左右,移仓成本有所增加。目前的市场环境显然不适合做反套交易,从近期沪铜持仓结构看,主要跨市套利席位近期的确在不断减仓,大约在1万手左右。

  还有,在目前全球范围内铜需求减弱的背景下,基金如果继续拉抬铜价,必须吸纳现货市场的实盘。但是,从目前现货回流的情况看,隐性库存量过于庞大,基金完全控制现货的难度较大。在期货市场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实盘亏损的情况下,基金将会选择继续平仓,只有在新空介入下才能激发基金的逼空热情,再次大幅拉升期价。而在国内方面,近期国内现货市场疲弱,显示对铜的需求已经趋弱。

  受以上因素影响,预计日后铜价波动将加剧,多方不宜恋战。

  国际瞭望

  <汇率焦点>一篮子货币构成细节公开,解惑的同时亦带来悬念

  中国日前在放弃仅钉住美元,改采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后,于周三透露了一篮子货币构成的部分细节.这向市场提供了一些答案,但同时也为人民币的未来走向带来不确定性. 人民币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由多种货币构成,让分析师感到宽慰,因为这打消了他们认为中国新的汇率制度仍实为钉住美元的疑虑. 同时,一篮子货币中也包括亚洲货币,增加了人民币走势与其它亚洲货币同步的可能性.

  "这显示中国采取的是名义有效汇率式的管理浮动制度.所以这些先前暗示中国只是采取另一种固定汇率制度的人,可能需要三思,"美林的亚洲汇率策略主管弗林特(Simon Flint)称.弗林特称,台币和港元可能因为"政治因素"而没有包括在内.

  **贸易伙伴仍将施压**

  摩根大通分析师派伦称,根据2000年的中国贸易数据,美元、日圆和欧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应为约59%. 派伦称,"在升值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的贸易伙伴中,绝大多数仍将继续催促人民币升值." "看看那些主要的施压国和一篮子构成成分,你会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

  德意志银行驻新加坡的外汇分析师马尔科姆估计,美元所占权重为30%,日圆和欧元各占20%,韩圜则占10%.

  韩圜,坡元及马币被纳入一篮子货币当中,意味着人民币可能追随其它亚洲货币的走势,或者其它亚洲货币追随人民币走势. "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有韩圜,而韩圜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亦有人民币,因此如果二者之一出现变动,另一个也会跟着变动,"派伦称.

  分析师称,中国不一定非要将外汇储备分散至一篮子货币.中国的外汇储备在6月达到7,110亿美元,据信其中大部分为美元资产.他们指出,新加坡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该国并没有分散外汇储备.

  弗林特称,"名义有效汇率目标的选择和外汇储备组合当中的货币选择,是完全独立的两回事." 他说,"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可以通过干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来实现."

  <国际油市分析>2010年原油期约价格下跌,与即期合约涨势截然相反

  2010年原油期货合约价格从上周60美元上方的纪录高位不断下滑,因部分产油企业卖出期货合约,以为未来原油产出锁定较高的售价.但交易商和分析师称出售量不大,而且尚无迹象显示许多企业准备冒险提前这么长时间预售原油.这与即期合约的走势明显相反,受全球供应问题影响,本周即期合约升至纪录高位.

  一位店头市场石油衍生品交易商称,"长期原油期货合约波动相当剧烈,而即期合约强劲上涨,因有一些生产商进行套期保值."美国2010年12月交割原油期约周二报每桶58.02美元,自8月1日触及的60.46美元纪录高位下跌了逾4%.相反,2005年9月交割原油期约周二报每桶63.50美元,较8月1日触及的最高水准上扬了近2%.即期合约亦于周二创64.27美元的纪录新高.生产商不愿提前出售石油,因担心若油价继续上涨,则会失去可能会更大的获利.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并不遥远.国际油价在1999年跌至每桶约11美元的低点后一路回升,使得当时以20到30美元价格出售远期产量的石油企业损失惨重.

  但据店头市场交易商称,上周油价升60多美元的纪录触发了远期出售行为. 迄今稀少的成交量,可能会放大企业出售行为对市场的冲击力. 巴克莱资本在周二的研究报告中称,"在清淡市况中,小规模生产商卖盘及其对远端价格的影响不成比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趋势的开始."。

  新闻聚焦

  『财经类』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回落至1.4%

   分析师预计,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回落至1.4%,呈连续走低之势,部分经济学家开始担心通货紧缩会再度困扰中国经济.路透对九位分析师的调查结果显示,7月份CPI同比涨幅预计中值为1.4%.中国5月和6月的CPI涨幅分别为1.8%和1.6%;而去年7月和8月则高达5.3%.国泰君安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秦军预计,CPI的涨幅会在1.4%的低位运行.因为食品价格 占整个CPI的权重较大,CPI的走势很大程度上是复制了食品价格的走势.目前来看,国家 对粮食价格采取的是一种稳定措施,粮价会相对稳定,也就对CPI走势起到了稳定作用.经济学家们则普遍担心通货紧缩可能会导致企业效益滑坡和投资缩减,从而拖累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基金会公共政策研究所钟伟教授认为,通货膨胀率将在明年第三季度降到 零.“比较消费、投资和贸易这三方面,价格指数的回落是最令人担心的。”

  『财经类』美国7月美国预算赤字为527.9亿美元

   周三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7月美国预算赤字为527.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水平,因政府预算收入增加.华尔街分析师原先预计7月政府预算赤字为570亿美元,2004年7月为赤字691.6亿.美国财政部在月度预算报告中称,7月预算收入升至1,420.9亿美元,为同月最高水准,去年7月为1,344.2亿美元.7月预算支出自上年同期的2,035.8亿美元降至1,948.8亿. 2005财政年度累计赤字为3,025.9亿美元,远低于2004财年前10个月累计的3,963.2亿美元.财政年度截至9月30日。

  『农产品』中国西藏地区已发现致命禽流感病毒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周三称,中国西藏地区已发现致命禽流感病毒. “我们刚刚接到了西藏发现了禽流感病毒的信息,”OIE总干事Bernard Vallat称.他表示,上述病毒很可能是曾肆虐亚洲大部分地区的H5N1型病毒,它曾造成逾50人丧生,其中多为越南人,另有133只动物曾遭受感染。

  『农产品』我国大豆进口数量8、9月份将逐渐减少

  8、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将逐渐减少,预计8月份大豆到货量将降到200万吨,9月份到货量将进一步减少到120-140万吨,与去年同期的145万吨略低或基本持平。今年6、7两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都分别超过250万吨。进口大豆减少,有利于榨油企业释放资金压力,减少亏损额度,同样为后期粕市带来利好。

  『农产品』200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恢复正常水平?

  中国棉花信息网消息2004年棉花产量达2604万吨,创历史新高,较前一年度增加533.4万吨,并超过了2002年度2151.1万吨的纪录。如此巨大的产量,究竟是科技因素,还是天气原因?Volcot的市场分析师PeterEgli认为,去年棉花丰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乎完美的天气状况。据估计,新年度全球棉花面积将微幅减少5%,单产可能会下降到600磅/英亩的平均水平。如果以此进行计算,2005/06年度的棉产量将达到2294.8万吨,是继2004年度之后的又一丰产年。有人认为科技在提高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更大,Peter Egli也指出,科技改进是近年棉花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印度次大陆,据ICAC统计,印度转基因棉面积占全球总量的26%,但从整体看,高产棉区的技术覆盖仍然较低。Peter Egli指出,目前,机构仍试图研究出上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增幅为何如此之大,究竟是意外的丰收还是全球的棉花生产已经进入一个稳定的高产周期。上一次棉花增产周期始于1984/85年度,当年的棉产量是前五年平均水平增加了27%,而此后,产量整体变化不大,今天的五年平均产量也仅比1984年高8%。近10年来的棉花单产平均为534磅/英亩,近五年平均553磅/英亩,而2004年度单产则分别高出21%和17%。因此,尽管有关科技还是天气哪个对产量影响更大的争论很多,但Peter Egli仍坚持天气对2004年度丰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天气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以下是对05年度主产棉国的产量统计。美国将保持在431.1万吨。中国棉产区面积缩减了12%,东北部产棉区今年气候较为干旱因此产量有所减少,预计产量达544.3万吨,同比减少87万吨。印度棉区今年雨季到来较晚,部分棉区遭洪水破坏,棉产量也有一定减少。今年均产为340磅/亩,去年及前年同比为391/344磅/亩。预计年产量为333万吨。巴基斯坦棉花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在213万吨左右。西非主产棉国今年棉产量有所下降,棉区面积减少了10%。中亚棉产量可能将低于去年。

  『工业品』江西铜业计划2009年前提升冶炼产能至70万吨

   中国最大铜生产商--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周三表示,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将现有冶炼厂的炼铜能力,在2009年前提升75%,至70万吨.公司董事长何昌明在记者会上表示,提升产能所需投入的资金约30亿元人民币.何昌明称,旗下炼铜厂将於今年11-12月进行检修,故下半年的产量将略低於上半年,全年产量预计约42万吨.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江铜生产阴极铜(含加工铜)22.66万吨.他续称,明年的产量目标为45万吨,2007年後增至逾50万吨.对於铜价的走势,何昌明指出,市场对铜的求过於供,相来未来铜价仍会维持於高价位一段时间.上半年江铜因进行对冲而录得2.48亿元人民币损失,何昌明表示,由於江铜只将三分之一的铜按目标价格进行套期保值,其余则以现货出售,这样使风险得平衡.因此实际的影响不大.江铜上半年对外销售自营阴极铜平均价格为每吨28,114元人民币,按年升29%.而江铜期内套期保值的目标价则为每吨约3.2万元人民币.何昌明表示,下半年的套期保值目标价高於上半年的水平。

  『工业品』供给增加国际胶价暴跌

  继前日跌停后,受多头平仓及基金调整头寸影响,昨日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橡胶期货再次大跌。基准2006年1月合约下跌6.4日元,报每公斤165.8日元。交易商称,日元强劲以及TOCOM能源期货疲软也打压了橡胶市场。外汇市场上,昨日美元兑日元从112.20左右大幅下挫至111.10左右。在东京胶走低和远期合约价格技术性卖压下,泰国指标3号无烟胶片(USS3)下跌至59泰 铢/公斤。受供应增加的影响,连涨数月的USS3价格自上周以来一路下滑。受USS3价格和东京胶下跌的拖累,继周二暴跌2.20泰铢后,昨日泰国农业期货交易所 (AFET)橡胶期货几乎所有的合约再次暴跌2.70泰铢,最活跃的2006年12月期合约下跌2.60 泰铢至58.10泰铢/公斤。总成交量持续上升,为452手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246手显著增加。经纪商称,供应增加打压胶价,尽管现货橡胶供给仍然滞后于需求,但正在逐渐增加,预计 下周供给将大量增加。最近几个月泰国的干旱和南部的暴力事件导致天胶供应紧张,迫使该国出口商将船期延后。受此激励,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期胶在上月触及17年高点。随着市场对泰国供应可能增加的担心,亚洲天胶期货市场遭遇获利了结,导致胶价下跌。尽管如此,贸易商们也表示,即使胶价下跌,强劲的油价也会限制其跌势,因油价高企可能令用户从合成橡胶转向天然橡胶。全球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印尼的贸易商仍然看好本国天胶价格。他们表示,未来几周印尼天胶价格料将保持坚挺,受供应匮乏和高油价提振。由于进入落叶期,该国最大 的天胶生产地区苏门答腊岛南部橡胶产量减少多达30%,预计落叶期将持续到9到10月。而北部虽然落叶期已经结束,但由于天气过于干燥,供应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令价格持稳。昨日亚洲现货市场上,9月装船泰国3号烟胶片(RSS3)FOB报价为160/165美分/公斤,印尼10月装船的20标胶(SIR20)FOB报价为139.99美分/公斤。

  『工业品』新加坡燃料油价格收升,受指标原油价格涨势带动

   新加坡燃料油价格周三升至接近纪录高位的水平,受全球指标原油价格盘横于63美元上方的强劲走势提振,不佳的市场人气亦未能阻止住升势.交易商称,有迹象显示亚洲燃料油市场正在走强,因其较中东迪拜原油的裂解价差缩减至约每桶负12美元,上周一度降至接近负15美元的纪录低位. 180 CST燃料油价格报每吨283.25美元,较上个交易日高出4.00美元.380 CST燃料油价格升至每吨267.38美元,上涨3.25美元.一新加坡的交易商称:“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表现不佳之後,市场开始复苏.”截至8月3日当周新加坡燃料油库存降至五周低点1,183.5万桶(182万吨),且周四公布最新数据时,预计库存会进一步下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