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库存激增铜市不能承受之重 牛市结束始于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10:27 证券时报

  低库存一度是期铜被爆炒的重要题材,最近,LME库存却连续大幅上升———库存激增铜市不能承受之重

  深圳博华信息 罗华

  近半个月来,LME库存几乎连续激增,即由7月22日的最低点25525吨增至43550吨,上
升18025吨;LME、SHFE、COMEX三大交易所总库存由22日的最低水平74957吨水平上升到92932吨,增加17975吨。库存总量的上升预示现货市场紧张局势逐渐缓解,特别是欧洲地区供求关系发生悄然转换。库存激增也成为近日期铜难负之重,LME铜价自8月上旬的每吨3600美元历史高点连续下挫,周二跌破3500美元支撑,最低下探3450美元,现货升水也大幅回软。众多现象表明,铜价已经发出了由牛转熊的信号。

  三大交易所库存总量在今年7月降至8万吨以下,创下1990年来的新低。低库存导致铜现货升水一路上涨,LME现货升水一度攀升280/290美元,国内现货升水也一度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低库存、高升水同时也为基金挤空提供了条件,LME铜价则一路飙升,连续多次创造历史新高。时过境迁,日前LME库存不降反增,短短两周时间增加1.8万吨,说明低库存作为铜价支撑因素已经一去不复返。供求关系的改善,意味着铜价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牛市结束始于库存增加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库存量增长仅仅是冰山一角,背后反映的供求关系改善才是铜价下跌的深层原因。铜价长期居高不下,导致今年全球消费兴趣明显降温,产能迅速扩张,是解释供求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国际铜研究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世界铜需求处于低迷状态,世界铜的需求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年比下降了5.5%,西欧、日本和美国的需求分别出现15.3%、12.9%、11.3%两位数下降。欧美的铜半制成品行业需求极度不振,铜管、铜棒、电线和电缆市场消费明显减弱。欧洲的法国、德国、比利时等需求一直表现疲软,这也是近期LME库存连续激增及现货升水迅速回撤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铜价不仅导致消费兴趣下降,同时吸引更多的产能扩张,供求局势逐渐发生转换。据7月14日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发布的最新月报称,全球今年1-4月经季节调整的精铜消费量超过产量仅为2.2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46.7万吨供给缺口已经明显改善。作为行情的发动者基金,对供求数据必然会作出及时反应,至少不可能再为逼仓行情造势,也不可能在大势所趋的背景下逆势而为。而基金全身而退导致多头回吐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众多散户“跟涨不跟跌”的心态也可能成为加速铜价崩溃的推动力。根据CRU的报告,每次牛市行情的结束都是以库存增加开始的。今年7月下旬开始,LME 库存连续上升就很可能成为近三年来牛市结束的信号。

  据今年8月份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对2004年及200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统计及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四个季度的全球消费量分别为421.9万吨,427.4万吨、422.5万吨、428.9万吨,即分别为过剩1.8万吨、短缺1.2万吨、过剩6.3万吨和过剩2万吨,全球消费量预计达到1700.7万吨,全年预计过剩9.2万吨。并由此预计,第三季度LME铜价将下跌到3200美元,第四季度将跌至2700美元。

  中国因素褪色

  中国消费推动全球需求增长的牵引作用,也开始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及消费量下降而变得黯然失色,这也是影响全球铜价的关键因素。据中国国内行业调查数据显示,过去家电、电子、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带动精铜需求增长的势头已经发生悄然变化,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铜消耗增幅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增幅15%左右下降到5%左右。国内电机、家电、电力行业所需求的高档电磁线、漆包线今年7月份产量较上半年下降3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的低中压电缆的裸线、绞线需求在今年7月份出现了明显降温,北方连铸、连轧线缆生产下降四成,另外近一半的铜板带和铜管行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作为我国主要的用铜大户之一的空调和冰箱行业的需求量,在今年5-7月份同样出现了大幅下降。

  而另一方面,国内产能迅速扩张,使得国内供求关系得到缓解。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生产精炼铜117.6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9.3%。从进口看,由于今年国内多数企业进口精铜源于融资的原因,加之部分进口商享有减免税优惠,可以保持微利,进口并没有显著下滑。同时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国铜进口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即由过去的一味精铜进口,转向增加铜精矿和废铜的进口。200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废铜233万吨,同比增长了60万吨,进口铜精矿达到182.5万吨,同比增长49.1%,说明国内精炼能力增强,对进口铜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因此“中国因素”对国际铜价的拉动作用也将随之逐渐减弱。

  欧洲、中国消费兴趣减弱,LME库存、SHFE库存连续增长,表明全球供求关系已悄然变化,近日国内外铜价暴跌,很可能就是铜价由牛转熊的前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