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8月4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6:28 中大期货

  连豆部分:

  中大日评:

  1、行情简述:

  周四连豆重回跌势,1月合约大幅减仓14782手,主要是美豆的大跌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国内多头以沉重打击,国内偏弱的基本面使得多头只能寄希望于美豆走强,但是现在的情形对多头越来越糟,后市看淡。

  2、市场动态:

  (1)美国8月4日中西部大豆气象预报

  以下气象预报信息来源于气象服务机构Meteorlogix(前身为Weather Services Corp,WSC):

  概述,过去24小时天气大多干燥,气温33-39摄氏度.

  预计

  今日,西部和北部地区午后及傍晚有零星阵雨,并可能有雷阵雨,雨量3-13毫米,南部和东部地区多为干燥天气,东部地区气温为31-35摄氏度,西部地区28-32摄氏度。

  今晚,天气大多干燥,或大范围零星阵雨和雷阵雨,气温17-22摄氏度。

  明日,西部地区天气大多干燥,东部地区多为干燥天气或大范围零星阵雨,气温28-31摄氏度。

  展望--周六和周日天气大多干燥,南部和西部地区有零星阵雨和雷阵雨,周一部分地区晴间多云,有大范围零星阵雨和雷阵雨,周六气温接近正常水平,周日和周日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

  作物影响,干燥炎热天气的恢复降低了大豆鼓粒期间的土壤墑情。

  (2)大豆锈菌

  从美国农业部(USDA)表示,截止周日(7月31日)伊利诺斯州95%的大豆作物正在开花,61%的作物已经结荚。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豆灌浆期结束之后,亚洲锈菌对灌浆对大豆产量影响不大。故能够造成大豆最终减产80%以上亚洲锈菌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将从市场中淡出。

  3、操作建议:

  明日开始中短线时间因素开始利空,空单继续持有。

  棉花部分:

  中大日评:

  1、行情简述:

  周四郑棉再度走弱,主力10月合约期价跌穿了近段的振荡区域的底部重要支撑,引发了技术卖盘和止损盘,在持仓的减少中最后以日内最低价收盘,说明市场空头气氛浓重,后市仍有下滑空间。

  2、市场动态:

  (1)美继续对我纺织品设限将伤及美棉贸易

  业内专家认为,美国继续受理另外5类中国纺织品特保请求的决定可能影响到中国进口美棉。联合证券分析师李新(音译)说:"美棉对中国出口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大约70%, 如果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棉花,受损失的只能是美国棉农。"中国商务部早些时候强烈反对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于周一的宣布,称在对7类纺织品设限之后,他们还将受理另外5类纺织品的特保请求。

  中国商务部在美国之后声明,中国将保留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李说,中国从今年9月到2006年8月预期进口大约300万吨棉花,相比之下,从2004年9月到今年8月进口130万吨棉花。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在周一还做出另一个决定,将对6类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决定延长一个月,这是美国发出的一个讯号,表示愿意就综合纺织品贸易问题与中国谋求一个双边解决方法。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两年前,出于与中国所做的棉花贸易的考虑,美国撤销了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设想。

  (2)今年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将达300万吨

  新华网上海8月3日消息,据中国棉花协会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10%,总产量将减少8.9%,预计国内棉花供需缺口将达到300万吨。

  据统计,今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7680万亩,比去年减少855万亩;预计全年棉花总产量约为576万吨,比上年减少56万吨。

  此间纺织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纺织业持续升温,产能保持增长态势,对棉花原材料的需求旺盛。而中国目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将直接导致供需缺口增大。

  3、操作建议:

  突破之后收盘价收于日内低点,后市将继续走低,空单继续持有。

  沪铜部分:

  中大日评:

  1、行情简述:

  周三晚间,国际铜小幅收高,最终场外铜收于3586美圆,终盘上涨15.5美圆,国内市场今日平开后震荡走低,主力10月合约全天共成交38422手,持仓增加2240手,终盘下跌180元。

  2、市场动态: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三公布,7月非制造业指数自6月的62.2跌 至60.5.

  分析师预估中值为60.9.

  以下为ISM非制造业报告的主要分项指数: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企业活动 60.5 62.2 58.5 61.7 63.1 59.8 59.2

  新订单 61.9 59.5 59.7 58.8 62.1 61.6 60.5

  未交货订单 53.5 52.5 56.5 54.0 56.5 51.5 48.0

  新出口订单 53.5 50.0 62.0 52.5 51.5 56.0 52.5

  库存 64.0 64.5 63.0 60.5 64.5 64.5 64.5

  进口 62.0 58.5 57.5 58.5 59.0 57.5 53.0

  物价指数 70.3 59.8 57.9 61.9 65.6 66.4 66.6

  就业 56.2 57.4 53.4 53.3 57.1 59.6 52.2

  供应商交货 57.0 56.5 53.5 53.0 53.0 52.5 52.5

  3、操作建议:

  近弱远强格局继续并继续推进价差结构缺陷的修复,价格的高企显然限制了场内的追高情绪,起码消费淡季的效应削弱了挤仓的威胁,剔除内外比价之间的缺陷,合约间价差的逐步缩小无疑提高了潜在的获利空间,故此操作上可继续维持偏空思维。

  燃料油部分:

  中大日评:

  1、行情简述:

  周四沪燃料油大跌,受国际原油下跌影响。主力合约FU0511报2830元/吨,较上日结算价下跌64点,或2.21%,持仓减5594手,达到27828手,成交约8.7万手;FU0510报收2804,持仓减7068手,比FU0511贴水26点,昨为50点。

  FU0510减仓抗跌,因低于现货价较多,同时可交割货物较少,空头主动止损。3日新加坡180CST燃料油现货价报266.88美圆/吨,涨逾1美圆,黄埔进口燃料油(新加坡品质180CST)现货成交价在2910元/吨左右,涨0元。以人民币汇率8.11及新加坡进口关税5%计,新加坡MOPS价以260美圆/吨计,进口完税价大致在2760左右。因此,黄埔市场迅速改变了“倒挂”销售的状况。

  最新美EIA库存报告,截止7月29日,原油3.18亿桶,意外增20万桶,汽油2.052亿桶,减400万桶。

  2、市场动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5年第34号,自7月20日中国起从东盟六国自由贸易区进口的燃料油关税将由原来的6%调低至5%(含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缅甸和泰国,但印尼除外,印尼仍实现6%的税率),但其他国家来源的货物税率不变。

  3、操作建议:

  受原油影响较大,短期呈震荡走势。新加坡现货疲软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短期上涨有压力。基本判断不变,在消费旺季,近月价格不会太偏离现货价,油品季节性强势未改,不应看得太空,未来仍有可能上涨创新高。

  小麦部分:

  中大日评:

  1、行情简述:

  周四强麦601以1629跳空低开,最低1622,尾盘上升,最高1631,收盘于1630,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点.全日成交7万手,持仓减少2442手,605合约持仓增加7.9万手至6.2万手.

  2、市场动态:

  (1) 今年我国小麦产量质量状况

  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预估达到870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和1%,但由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了100万公顷和5%,这一产量增幅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小麦生长过程中气候影响较大,导致单产水平出现明显下降。在小麦越冬之前,产区气温普遍偏高,小麦旺长情况严重;而在小麦越冬前后,各地频繁遭受冷空气影响,旺长小麦因此出现大面积受冻情况。此后一直到小麦进入灌浆期,冷空气影响仍然对小麦生长构成不同程度影响,在此期间,多数地区小麦返青期拉长、抽穗期缩短,抽穗进程受阻直接导致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这两个重要的单产指标下降;此外灌浆期间低温天气使得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不充分,并出现大面积的籽粒干瘪现象;加之小麦收获期间产区出现降雨天气,部分产区小麦容重因此下降,上述因素最终导致小麦单产水平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不利天气对于小麦质量也存在着直接影响,除了上面提及的容重指标之外,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含量、稳定时间均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而不完善粒、杂质等指标则有不同程度提高。从华北黄淮主产区来看,今年河南地区小麦单产水平和质量状况下降局面最为严重,山东稍好,河北最好。

  (2) 河北小麦收购进度加快价格下跌

  根据河北省粮食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7月27日,河北全省小麦收购量为11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小麦86万吨,占小麦收购量的75%,较去年同期19万吨的小麦收购量大幅增加67万吨。由于7月中旬在中央储备粮650万吨小麦托市收购行为的支持下,全省中等小麦平均收购价由1440元/吨上升到1500元/吨左右,当地粮食企业收购积极性相对较高,今年河北地区小麦收购情况好于去年。由于近期储备小麦收购进度放缓以及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数量的减少,国内小麦收购价开始出现回落态势,受此影响河北地区小麦收购价格也有所回落,当前河北全省中等小麦平均收购价在1470元/吨左右。小麦价格的下跌使得近期当地粮食购销企业观望心理增强,小麦收购数量有所减少。预计后期河北小麦收购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小麦收购价格将会保持小幅波动的状态。

  3、操作建议:

  CBOT小麦期货受玉米下滑以及基金抛盘打压收低,今日小麦借此跳空低开,尾盘收于长下影线的小阳线,但仍位于前一交易日最低价之下.仓位逐渐远移.KDJ与RSI指标较为走平,MACD指标仍低位向下,后期小麦仍有一定下跌空间.目前做多暂时不宜介入, 原有空单继续持有。

  简要新闻及行业动态:

  (一)连豆部分:

  1. 商务部发紧急通知部署进一步防控猪链球菌病疫情

  中新网8月3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于8月3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控猪链球菌病疫情,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和市场供应工作的的紧急通知》,部署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和肉品市场供应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商务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猪链球菌病疫情防控工作,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防控猪链球菌病疫情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屠宰、不贩运、不销售病死猪,严防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通知》要求,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要认真贯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督促屠宰加工企业严把生猪入厂检疫关和肉品出厂检验关,认真执行生猪屠宰和肉品检验操作规程,对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一律不得屠宰,并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不合格生猪产品出厂销售。要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的不法行为,对屠宰、贩运、销售病死猪肉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通知》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保障上市销售肉品安全,切实加强肉品流通和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要实行肉品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认真落实肉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大力推行肉类零售市场、批发市场与屠宰厂挂钩,不销售非定点屠宰厂加工和未经检疫检验合格的肉品,严格实行不合格肉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净化肉品市场。同时,要进一步促进优质肉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坚决制止以防控猪链球菌病疫情为名排斥外地肉品、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分析,正确引导猪肉消费,重点关注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等主要肉类产品市场动态,加强市场监测,认真做好市场供求、价格预测分析,同时科学宣传防控猪链球菌病疫情有关知识,正确引导猪肉消费,保证猪肉市场消费稳定。出现重大异常情况,各地商务部主管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商务部。

  2. USDA:疑似感染疯牛病的牛最後一轮检测结果为阴性

  华盛顿8月3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三表示,一头疑似感染疯牛病的牛只最後一轮 检测结果为阴性. USDA首席兽医柯立福称,USDA爱荷华州Ames实验室进行的检测确定:“7月27日公布的 未确定检测结果是阴性”.在英国Weybridge进行的检测结果也呈阴性。

  (二)金属部分:

  1. 巨大需求引发油价狂涨 亚洲对金属价格的影响更大

  8月3日消息:对冲(避险)基金经理对路透表示,油价高企背後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等快速成长的亚洲经济体的强劲需求,然而美国对原油毫无节制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英国上市的对冲基金公司RAB Capital的基金经理理查德斯在近期的采访中对路透表示,除非西方国家限制其对石油的需求,否则随著时间推移,油价可能会超过近期的纪录高位. “真正引发油价飞涨的因素是美国持续疯狂消耗汽油,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一样.”理查德斯称.理查德斯表示,“如果西方国家采取谨慎的节能措施,则石油需求方面不会有问题.美国原油价格升至每桶62美元上方的纪录新高,因本周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去世引发对全球石油供应的担忧.许多石油分析师和交易商近期指责,近年来经济起飞的中国和印度需求上升,导致了原油价格飞升.但理查德斯称,这些数据显示出另一番情景.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02-2004三年,全球日均需求分别为7,790万、7,940万和8,230万桶,而中国所占比例各为6.4%、7.1%和7.8%.IEA预计中国在2005和2006年全球需求中所占比例增至8.1%和8.5%.2006年亚洲需求料占约19%,高于今年的18.6%和2004年的18.1%.与此作比,美国在过去三年间消耗了全球供应量的30%以上,IEA预测这一比例今明两年还将居高不下。*亚洲对金属价格的影响更大**至于铜等基本金属,理查德表示,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对价格的影响则较大.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周三升至每吨3,580美元上方的纪录高点.亚洲目前正在重建多年来受到忽视的基础设施,对基本金属的需求巨大.理查德说,“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大量金属,金属市场更多是存在真正的供应短缺...这和油市的情况略有不同.”据金属咨询机构CRU称,2003和2004年,中国及整个亚洲的铜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的47%左右.分析师预计,今明两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 2003年铜总供应量为1,520万吨,而需求量则约为1,540万吨,2004年供应缺口扩大至85万吨,总需求量增至1,680万吨。

  2. 今年下半年中国金属需求料下降,因经济增长放缓

  香港8月3日消息:今年下半年中国金属使用量将减少,因中国经济增速略微放缓,且激烈的竞争阻止了金属用户将居于纪录高位的金属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行业官员及分析师称,因为中国已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房地产及汽车业的过度发展,下半年市场对铝和铅的需求将低于上半年.随著中国建立更多发电厂,市场对铜需求强劲,但其高昂的价格使一些金属加工厂难以接受,铜价能否突破纪录高位仍不明确.他们表示,镍需求将持稳.同时,锡在无铅焊接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下半年的需求.国有公司光大证券一分析师称,“经济成长放缓的影响将视不同金属有所差异.铝和铅受冲击可能最大.” **铜需求稍乐观**行业官员称,全球期铜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25%,其间屡创新高,令中国铜加工厂延长夏季减产,这意味著他们将购买更少的铜.一中国北方铜冶炼厂的销售经理称,“5月需求非常强劲,我认为下半年需求不会再回到5月水平.”但分析师称,中国最大的铜消耗部门--电缆工厂本年剩余时间将开足产能,因中国需要建造更多电厂,订单纷至沓来.中粮期货一分析师称,“电缆厂利润可观.”国有金属信息咨询公司安泰科一分析师称,该公司坚持此前的预测,即中国今年铜消费量将增长9%,至360万吨.锌业股份<000751.SZ>认为,国内锌价高企,促使镀锌钢厂削减产量,过去两个月国内锌价累计上涨4.3%.“当前锌价较高并不正常,”锌业股份一位管理层人士称,“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镀锌钢产量将会下降.”分析师称,自4月初以来,冷热轧钢产品价格已下跌约10%.“中国经济已开始放缓.地产存量正在增长,资本支出项目亦在减慢.”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份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称. **营建业放缓**官员们指出,南方工业城市南海的铝加工厂已削减了对建筑商的供货,因为他们担心政府的信贷紧缩等措施可能会削弱地产开发商的支付能力.“下半年对铝的需求将不及上半年,”南海一铝加工厂的经理指出.他说,该市许多铝加工厂因订单减少及电力紧缺,已将产量削减了20-50%.营建业放缓已从中国地产前景指数的变化上窥见一斑,6月该指数较5月减少0.18点至101.65.中国地产前景指数衡量该行业价格及投资趋势.汽车制造业的成长亦将减速,该行业是铝的主要用户,亦是车载电池用铅的主要消费者.分析师称,锡的消费将加速成长,今年需求可能劲升10%,达到约9.15吨.镍需求料将达到17.8万吨,增幅为18.7%。

  (三)燃料油部分

  1. 西非原油市场人气更加偏空,中国买兴疲弱

  8月3日消息:交易商周三表示,中国买家已经重返西非原油市场,不过买兴相对温和,且继上周轻质低硫原油攀升至高点後,市场人气益发看空.据闻近期交易中,石油巨擘BP和Agip分别向中国买家出售了船期定于9月14-15日Kissanje原油和9月11-12日Hungo原油,不过未透露价格详情.交易商称,中国买入了约11船9月船货,8月为13船左右,均低于预估的7月装运的22只船货.交易商称,除中国有限的买兴外,乌拉尔原油市场人气下滑,亦打压了较重质的西非原油.市场正静候台湾中油公司(CPC)和印度石油公司的竞标结果.印度已经成为9月船期的轻质低硫原油的迫切买家,且印度石油公司一人士曾表示,可能会进口多达150万桶,以弥补供给短缺。

  2. IPE布兰特原油期约周三收跌,因美原油库存意外上升

  8月3日消息: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布兰特原油期约周三尾盘跌近1美元,此前美国政府公布报告显示,因原油进口接近纪录高位,一周原油库存意外增加。9月布兰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报每桶59.65美元,较上一交易日跌0.97美元.稍早,一度触及纪录新高61.26美元.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最新数据引发了获利了结,不过很多市场人士依旧看多较长期走势.据EIA,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20万桶,分析师原预期减少160万桶.是次原油库存的意外增加,系因每日进口量增至近1,100万桶,为纪录第三高. IPE柴油合约结算价报每吨525美元。

  (四)棉花部分

  1.中国首个纺织品检测中心正式成立

  据《新京报》报道, 中国首个纺织品检测中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检测中心 昨在京正式宣告成立。近年来,欧美等一些国家纷纷利用绿色生态纺织标准、环保指令等技术性壁垒限制中 国纺织品出口。“由于质量检测水平达不到国际标准,由此每年给纺织品出口造成的 损失在12亿美元左右。”中国纺织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称,纺织检测中心成立后,将代表国家和行业组织对纺 织品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开展纺织标准培训服务等,检测中心的产品检测范围也将涵 盖纺织品全部检测范围和项目,其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除可获国内认可外,还可通过 美国AATCC、英国SDC等国际权威检测机构认可。

  2.美计划设限中国纺织品可能引起多种日用纺织品价格上涨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日前宣布将寻求同中国达成协定,限制部分种类纺织品对美出口数量。该声明被认为是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承诺的补偿。

  有专家表示,布什政府的声明将引发远比他们预想的更多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日用纺织品价格上涨。据悉,美政府将与本国纺织品行业就限制进口问题进行磋商。部分美国学者认为,政府的决定将使中美洲贸易协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上月中国人民币升值导致近期部分行业失业率上升,同时限制部分产品出口。中国政府必将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五)橡胶部分

  1. 南京开建10万吨级橡胶生产基地

  一个10万吨级橡胶生产基地将于今年10月在南京化工园开建。该项目实施方南京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揭牌。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33亿元,将由扬子石化与南京地方民营企业金浦集团以6:4比例投资建设。该项目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

  据介绍,丁苯橡胶主要用于汽车轮胎、制鞋、橡胶管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项目装置的设计基础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份桩基开工,2006年年底实现机械竣工,2007年一季度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南京将成为国内又一个橡胶生产基地。

  2. 橡胶协会积极斡旋土耳其轮胎反倾销

  六月中旬,就土耳其对中国轮胎反倾销一案,在同本案代理律师充分交换意见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向普利司通(土耳其)轮胎工贸公司、意大利倍耐力(土耳其)轮胎公司以及上述两家公司总部发出了质询函,充分表达了中国轮胎行业特别是涉案企业对此事的高度关注,指出其做法对中国企业是不公正的,调查结果同我们掌握的情况也有出入,据此提出对中国轮胎反倾销,加征33.4%的反倾销税有失公允,因此是我们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要求他们撤诉。  众所周知,上述两家公司或在中国建有多家轮胎厂或早期就向中国多家轮胎厂转让生产技术,在中国轮胎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他们却在国外市场阻击中国轮胎,反映出跨国公司全国战略的新趋势,即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市场份额。  近日,普利司通总部委托其企业联络部总经理Naomi Eto先生回复说,普利司通(土耳其)轮胎工贸公司只是应土耳其政府要求填写了反倾销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市场信息,他同时认为,其他两家公司不会从反倾销中得到好处。据从土耳其轮胎反倾销案代理律师处获悉,本案另一家土耳其PETLAS轮胎厂已经被风神轮胎在土耳其的进口代理商ORLAS买下。其它应诉工作正在进行中。据了解,涉案的多家中国轮胎企业中,山东三角集团、杭州中策、河南风神三家企业积极参加了此案的应诉工作。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