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西南期货专栏 > 正文
 

西南期货:5月30日西南周报摘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1:09 西南期货

  铜(资讯 论坛):短期仍将承压

  上周LME铜价继续反弹,最高至3101美元,受到3100美元附近的压力后,周五场外收盘回落至3063美元,较前周上涨了45美元。

  铜价的反弹显示出很强的技术性,而对铜价形成支撑的基本面因素主要在于美国及
中国经济并不悲观和铜库存的持续下降。4月份美国公布的多数经济数据远远不及预期,加深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心,而最近公布的数据修正了市场这种看法,国内生产总值和耐用品订单是两个最好的例子,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合年率第一次修正将3.1%的初值调升至3.5%,仅略低于市场预期,美国4月份的耐用品订单数据意外强劲,在3月份数据被调高的情况下仍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率从-0.39回升至4.29%,说明美国经济并不想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显示的那么糟糕,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事实,而且放缓的程度可能比年初预计的略大一些,但还是比较强劲的。另外,美联储5月3日会议记录提到,近期通货膨胀仍呈现明显的上升迹象,但他们认为物价压力将受到抑制。我们认为美国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并不是很严重,而美联储仍保持一定的回归中性货币政策、调升利率的空间,但从其暗示来看,加息的过程不会加快。

  库存的持续下降是对铜价的最大支撑,至上周末LME库存已下降至44625吨,距离今年1月份的低点43475吨仅一步之遥,而取消仓单数量上升至13050吨,COMEX库存一直处于下降之中,上周末为22474短吨(合20384公吨),SHFE库存上周变化不大,三大交易所库存总量仅为93420吨,首次下降至10万吨之下,再创新低。而最近LME现货升水上升至180美元左右,也反映出了现货供应的紧张并没有得到解决。

  供应方面,上周国际市场不断有铜产量下降的消息传出,智利4月铜产量为406,685吨,较上年同期下降6.2%,今年前四个月的铜产量累计为1,652,714吨,较上年同期仅增加0.9%。周三澳洲矿业巨擘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旗下年产量为9万吨的秘鲁Tintaya铜矿生产停顿。不过这些消息基本上没有对铜价产生什么影响,主要是因为铜矿的供应目前并不是问题,由于铜精矿供应比较充足且有较大的库存过剩,铜矿产量增长缓慢不能影响到精铜的产量,眼下的问题是冶炼产能的限制,上周日本铜冶炼厂欲在年中加工合同谈判中大幅提高加工费正反应了这一点。虽然加拿大金属厂商Inco称将在年底前关闭年产量13万吨的Copper Cliff铜精炼厂,但因时间久远和全球冶炼产能的提升,对市场也没什么影响。

  在基金动向方面,基金在前周大规模减持之后,上周动作不大。CFTC公布的COMEX持仓显示,截至5月24日的一周内,基金多头减少431手,空头减少663手,净多头头寸为3553手。目前基金净头寸的数量非常低,基本上处于多空平衡的状态,看不出明显的倾向性。我们认为,这也反映了目前铜市场的状态,处于牛熊转换的高位振荡之中,考虑到现货升水状况,目前这并不是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

  上周中国海关公布的详细数据显示,4月份精铜进口并没有明显上升,进口量106507吨,而出口量增加至9945吨,净进口量反而下降,仅为96562吨,导致了4月份国内现货供应空前紧张。不过铜精矿进口数量明显增加,反映了国内冶炼商原料需求的增加。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铜价目前仍处于牛熊交替中的振荡期,不过其中波动幅度相当大。从短期图表走势看,铜价仍承受较大压力,在摆动指标得到修正之后,反弹的第八个交易日受阻于3100美元压力位,有进一步下探的要求,目标最低可至2880美元一带。

  交易提示:本周一LME与COMEX市场均休市。

  (汪飞)

  铝(资讯 论坛):

  铝:短期内难有作为

  上周伦铝摆脱了1700 美元的牵制,但是反弹缺乏力度,维持在1750 美元一线盘整。持仓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市场没有建立起投资信心,铝市库存围绕着55 万水平上下增减,基本面的迟滞将铝价带入了区间整理。伦三月综合铝周收盘1739 美元/吨,上涨12 美元/吨。上周沪铝继续维持16600-16800 区间震荡。主力7 月合约周收盘16700 元/吨,微幅上涨20 点。

  全球供需趋于平衡

  首先,我们来看需求方面:地区之间出现较大的不平衡。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上修至成长3.5%,初值为成长3.1%。而电解铝的消费也保持较快的增长,达到5%左右。然而,欧洲和日本的情况令人担忧,第一季度的消费增长维持在1%左右。总的来看,今年电解铝的消费依旧维持增长,但是相对于去年10%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其次,全球供应不断增长。国际铝业协会(IAI)初步数据显示,2005年来全球原铝日均产量持续增长,4 月份达到日均63800 吨,而去年4月为61800吨。2005年4月原铝总产量为191.4万吨。同期中国的产量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格局。

  第三,供需状况最终反映为库存和升贴水的变化。国际铝业协会(IAI)最新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5 年4 月底西方国家生产商持有的各种形式铝库存(不含最终完工产品)降至316.3 万吨,4月未加工的铝库存降至173.8 万吨。但是,近期交易所库存持续维持在55 万吨上下,对于价格和现货升水的支撑减弱。随着美国与亚洲地区铝升水走软,欧洲地区现货铝升水出现下跌趋势。据报道,鹿特丹市场西方优质铝税后升水目前已跌至每吨130-140 美元左右,月初约为135-145 美元;税前铝升水也跌至60-65 美元,月初约为65-75 美元。因此,全球电解铝的供需逐步走向平衡,这也是近期铝价走势较弱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产量和出口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国内电解铝基本面体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产量增长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份国内铝产量59.21 万吨,同比增长16.4%,为近年来的最高产量。同时,氧化铝的资源量增长较快,尤其是进口增长显著,4 月份氧化铝进口量达到78 万吨的高位。1-4 月份的氧化铝资源达到508.5 万吨,同比增长25.6%。由于氧化铝供应相对充足,预计5、6 月份铝产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速。第二,进口继续下降。据海关数据,4 月份电解铝进口5.25 万吨,累计14.25 万吨,下降37.5%。第三,出口继续大幅上升。据海关统计,4 月份电解铝出口10.8 万吨,今年累计44.49万吨,增长40.4%。而截至4 月份,电解铝净出口30.44 万吨,同比增长达到240%。第四,消费增速较快。4 月份,我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至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6%,高于3 月份的水平。铝消费的主要行业和主要产品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4 月份,汽车产量60.57万辆,增长6.8%,发电设备增长149.3%,交流电动机产量增长10.4%,空调增长39.9%。同时,铝材的产量达到47.04 万吨,增长27.7%,是今年的最高点。1-4 月份累计155.17 万吨,增长21.5%。

  国内消费旺盛,出口持续处于高位,使得近期国内供应偏向紧张。交易所库存持续大幅下降,上周再次下降10784 吨至31725 吨,库存锐减对期铝的支撑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后市展望

  至于后期走势,美元对于伦铝走势的影响将减弱,市场将更多的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如果后期中国取消来料加工的优惠关税,中国的出口势必减少,这将减少国际市场的电解铝供应。加上全球经济依旧健康,并不如想象中的悲观,特别是美国经济。这将使得铝价将得到消费买盘和供给担忧的支撑。而国内市场,库存持续下降,且成本支撑期铝的下跌空间较为有限,但是,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且用电高峰的到来,将使得铝的消费受到影响,上涨的动力不足,短期内波动区间仍将位于16500-16800。(薛峰)

  天胶(资讯 论坛):

  天胶:是不是到了该考虑离场的时候了

  上周天然橡胶市场大幅走高,期间曾经回试13000元每吨,之后即被快速增仓拉升至13600元每吨附近。主力8月收高至13555元每吨,较上一周上涨了500多元每吨。盘中持仓量一度大幅减少,随后快速增加,在13300元每吨的价位市场似乎有点诡异。东京市场5月合约以跌停板152日元每公斤的价格摘牌,多多少少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并且远月连续即将触及150日元的压力区,回调的压力正在逐渐增加。

  尽管上周国内库存胶继续出库,不过这种出库的速度和趋势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继连续三周累计出库2.2万吨之后,上周国内天胶库存再次出库4400余吨,预计短期内将继续对期货胶价提供支撑。不过笔者认为,本轮中期内的上涨行情,从12500-14000元每吨的上涨动能可能正接近枯竭,大行情的理性阶段已经过去,大幅振荡行情即将来临。因此,当市场疯狂的时候,行情就已经到了该退出观望的时候了。

  首先,库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考虑到期货胶价格的吸引力,以及旺盛的消费,库存胶2005年以来一直备受消费企业的厚爱。自2005年1月份以来,期货胶一直低于海南现货价格500元每吨左右,再考虑到期货市场对期货库存胶200-300元每吨的贴水价差,加起来消费企业至少有700元每吨左右的利润操作空间。再加上今年轮胎行业产能扩张开始加速和合成橡胶价格持续高企,对天然橡胶的消费开始大幅升温。截至5月27日,短短4个月时间,库存胶累计出库将近5万吨。因此期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但是,目前这种趋势正在缓慢的发生变化。主要的原因在于期现价差正在发生逆转。上周海南现货价格在13000元每吨左右,已经大大低于期货价格了。从理论上计算,从海南采购到、运到上海来交割的费用大概在200-300元每吨之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库存胶对现货市场的吸引力将消失,如果价差进一步扩大,将导致目前趋势的逆转,现货胶将源源不断的进入期货市场交割,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出现期货崩盘的情况。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消费还是非常强劲的。在较快经济增长和强劲出口需求的拉动下,4月份全国轮胎等橡胶制品产量继续提速。据统计,2005年4月份全国轮胎(含各种外胎,下同)产量2608万条,比上月增长1.2%,比去年同期增长29.5%,增速加快了10个百分点;1—4月份累计,轮胎产量9213万条,增长27.5%,强劲增长势头不改。

  据中国物资中心预测,在橡胶制品产量增长的刺激下,4月份全国橡胶消费更为旺盛,估计不少于40万吨,同比增幅超过15%。1—4月份累计,橡胶消费量达到或超过在140万吨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比同期新增资源水平高出了十几个百分点。

  而前4个月供需明显存在局部失衡。据中国物资中心对有关统计数字进行的测算,今年4月份,全国橡胶新增资源约为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3%。1-4月份累计,橡胶新增资源量为134万吨,下降0.3%,仍未摆脱下降局面。供不应求缺口为6万吨。

  综上所述,库存胶对消费企业的吸引力即将减弱,甚至将出现逆转;但是消费的强劲和库存胶的继续出库将继续支撑期货价格的上涨;目标位14000元每吨左右已经到位。是不是该考虑离场的时候了。

  (付丰海)

  玉米(资讯 论坛):

  玉米:不利的天气助推价格

  CBOT玉米上周表现出色,在整体谷物市场都大幅上涨的带动下也出现强劲走高的势头,美国的基金空头也夺路而逃,据报道在一个交易日内就平掉5万手左右的空头。而国内玉米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是也不再继续下跌,可是市场参与力量还是很缺乏,价格运动的同时持仓变化都不大。大连玉米9月合约上周五收于1292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3元/吨。

  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止到5月19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35922千蒲式耳,同比减少15.86%,前周出口检验量修正为28274千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作物进度报告显示:截止到5月19日的一周,占全美玉米产量92%的18个州已经完成播种任务的95%,持平于去年同期的95%但高于5年平均水平88%;同时出芽率为66%,低于去年同期的79%但持平于5年平均水平66%。

  虽然说美国玉米在前期的播种工作当中进展迅速,然而据媒体报道最近一周来低温多雨的天气迫使农户不得不重播玉米。谷物主产州之一的俄亥俄州的大部分已经播种的玉米都受到损害,美国相关的人士都说如此大面积的玉米需要重新播种在记忆中还是很少见的。不过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干旱天气才能导致谷物单产的大幅下降,而现在的这种低温甚至大雪天气并不是非常致命。因此对于期货市场的担忧我们还不能过于相信,而从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NOAA)发布的美国干旱图表来看,美国中部大豆(资讯 论坛)玉米主产地基本没有干旱,土壤状况良好,所以美国的基金在最近买入的时候也一直提到这只是风险升水。

  据阿根廷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20日阿根廷2004/05年度玉米销售完成6300千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670千吨。

  由于近期中国进口的放慢国际海运运费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5月23日从美国海湾到日本航线上巴拿马型货轮运费为每吨54到55美元,亚洲的一些玉米买家可能在海运运费走低的情况下推迟对玉米的采购计划。7月船期美国玉米对日本的CNF报价是CBOT7月玉米合约加上195美分,与之前一周持平,但另一方面最近美国谷物市场出现的供应受损的担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洲买家的采购行为,在谷物价格尚未完全对不利天气做出反应之前行动较快的买家估计会提前签订购买合同。

  现在国际谷物市场出现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的对供应预期所导致的价格波动,据路透社的报道CBOT玉米上的基金在上周一个交易日内平掉了5万手左右的空头,基金在美国天气可能不利的刺激下选择了规避可能的上涨风险。对于国内玉米的操作来说,由于现在已经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价格向下的运动缺乏止损盘和主动性的抛盘,因此估计要想再次跌破前期低点估计有些困难。再加上上周国际谷物市场出现的这些变化,国内玉米肯定会受到强劲的支撑,目前暂时抛弃做空的想法是相对明智的。但是要想在国内马上做多也缺乏足够的理由和大背景,毕竟做多是一定要靠资金推动的。(付强)

  大豆:

  大豆:干旱幽灵再度出现

  上周CBOT大豆在远月合约的带动下突破前期盘整的震荡区间,很快将接近700美分一线,这次大豆的走势还是相当强劲的,均衡格局应该就此打破。大连大豆的表现相对较弱,不仅近月的涨幅相当有限,连远月的11月合约也得不到多头资金的光顾,持仓水平停滞不前。9月合约上周五收于3139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101元/吨。

  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止到5月19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11034千蒲式耳,同比增加111.46%,前周出口检验量修正为10184千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作物进度报告显示:截止到5月19日的一周,占全美大豆产量95%的18个州已经完成播种任务的65%,持平于去年同期的65%但高于5年平均水平56%;同时出芽率为27%,低于去年同期的38%以及5年平均水平28%。

  美国普查局公布的4月份大豆压榨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3795千吨,同比增加23.94%;1-4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5628千吨,同比增加10.93%。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进口大豆2050千吨,同比增加28.93%。1-4月份进口大豆累计为7320千吨,同比增加10.24%;4月份中国进口豆油116500吨,同比减少50.29%。1-4月份进口豆油累计为516168吨,同比减少48.25%;4月份中国出口豆粕(资讯 论坛)67481吨,同比增加68.09%。1-4月份出口豆粕累计为226535吨,同比增加34.29%。

  现在美国的天气状况确实有一些变数,虽然说美国玉米在前期的播种工作当中进展迅速,然而据媒体报道最近一周来低温多雨的天气迫使农户不得不重播玉米。谷物主产州之一的俄亥俄州的大部分已经播种的玉米都受到损害,美国相关的人士都说如此大面积的玉米需要重新播种在记忆中还是很少见的。不过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干旱天气才能导致谷物单产的大幅下降,而现在的这种低温甚至大雪天气并不是非常致命。因此对于期货市场的担忧我们还不能过于相信,而从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NOAA)发布的美国干旱图表来看,美国中部大豆玉米主产地基本没有干旱,土壤状况良好,所以美国的基金在最近买入的时候也一直提到这只是风险升水。然而一旦市场都在担忧这种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时,买盘就会不断涌现了。

  从近期国际国内大豆的实际走势来看,远月的11月合约走势相当强劲,美国的11月大豆已经突破了盘整区间的高点,所以即使从交易层面来看我们也无法再看震荡或者看空了,而是应该偏向多头一方。更重要的是,美国官方机构已经明确公布的气象图表上也可以看出美国中部大豆玉米主产区的天气出现了干旱情况,基金对此洞若观火,已经开始入市买入了。同时现在正在进行的大豆出芽速度也落后于5年平均水平,这也暗示着今年大豆的单产水平确实可能较低,对于每年这个时候天气的变化需要每天密切关注,这会造成大豆价格的剧烈波动,现在的盘整格局应该会就此被打破。(付强)

  燃料油(资讯 论坛)

  燃料油:燃油还将弱于原油走势

  上周原油价格终于出现了反弹,原油价格下降的原因是高库存,反弹的诱导因素也是库存。上周发布的库存数据表明,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了169万桶。市场本来就对下降空间充满疑虑,现在来了个出乎意料的库存下降,价格强劲反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周的库存无论是升是降,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逻辑和发展趋势。三月份和四月份美国部分炼油厂关闭检修使得原油需求降低,而进口又大量增加,从而库存大幅度上升。现在美国炼油厂检修大多已经结束,产能利用率逐步上升,上周已经达到94.6%,上个月这个时候才91.3%,从而使得原油需求大幅度上升。虽然目前进口量还比较高,但随着大西洋两岸价差的缩小,进口原油到美国已经越来越不划算,上周进口量大减169万桶,预计进口量还会下降。这样一来一去,库存总要减少。

  本周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标志着驾驶季节正式开始,汽油需求将持续增加。不过今年头三个月汽油需求年同比增长比去年下半年明显放缓,这种趋势是否能持续下去尚待观察。如果汽油需求增长率真的继续下降或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那么今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油价可能不会有太大波澜。我们倾向于认为汽油需求增长率不会继续低迷,重新抬头的可能性很大。今年第一季度汽油需求同比增长率低于去年可能是因为今年年初美国经济略显低迷,消费和投资都有所放慢的缘故,今年汽油零售价格高企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从目前美国的就业、收入、消费和投资来看,美国经济第一季度的疲软是暂时的,随着就业持续好转,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都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而汽油零售价又从高点持续下降,因此有理由预期今年的汽油需求增长率不会继续低迷。

  上周的反弹不能说明原油价格脱离了震荡下滑区间。首先,原油价格还处于52美元以上的压力线下面,还没有突破这个震荡区间。第二,上周的反弹中交易量不大,持仓量变化不大,多头还处于谨慎观望状态,很多空头也没有平仓。最近的持仓报告表明,基金在上周二时还持有净空头寸14319手,这是去年年底以来的最大净空头寸。

  虽然上周原油价格出现反弹,但是燃料油没有跟。前一段时间原油价格下降的时候,新加坡燃料油显得非常强势,现在原油价格上涨,新加坡燃料油又显现低迷,可见不能跟着原油做燃料油,只能把原油价格走势当作一个背景。新加坡燃料油低迷的第一个原因是近期有大量船货到港,交易商为了给这些船货定价必须压价。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需求迟迟不见涨。船货到港时间大致在两周到三周左右,加上到新加坡后新加坡的供应必然大量增加。中国最近下调了汽油价格,如果继续下调柴油价格的话,对于燃料油需求必然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需求何时才能上涨也很难说。综合上述两个因素,估计最近两周新加坡燃料油弱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黄埔现在担心会出现价格倒挂的局面。因为六月份到货量估计比五月要多很多,集中到货必然导致黄埔价格疲软。

  在这种情况下,沪燃油操作要十分谨慎,无论做多做空都很困难。我们预计本周沪燃油价格会处于2450-2600的区间振荡,等待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发生根本改观。

  (卢林)

  棉花(资讯 论坛):

  棉花:恐慌性下跌

  在连续、集中的利空消息冲击下,上周郑棉出现大幅跳水行情,临近周末市场才获得了些许的平静。主力509合约周收盘14085元/吨,下跌520元/吨。

  期现价格结构发生逆转

  年初以来,在投机力量看涨棉花后市的情况下,资金的推动使得期现之间的价差不断扩大。以郑棉当月连续与中国棉花A 指数(328)之间的价差来看,一度在2000 元/吨以上徘徊。但是随着价差的扩大,期现套利的空间凸现,注册仓单也出现快速的增加,截至上周,注册仓单已经达到4885 张,合棉花近10 万吨。从理论上讲,期货价格最终势必向现货靠拢,大量的期现套利将促使两者价格最终趋同。但是,在市场跨期套利、环环相扣的操作中,这种压力没有得到释放,加上市场对远期的看涨心理,期现价差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而且市场的投机力量不足,实盘压力过大。棉花期货的总持仓停留在10 万手的水平,而仓单加上有效预报形成的实盘双边持仓达到5 万手以上,实盘与虚盘之比高达50%。大量的仓单占用了大量的期货保证金,降低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不利于棉花期货市场的发育和正常运转。

  然而,5 月中旬以来,美国、欧洲先后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中国政府也于5月20 日决定从6 月1 日起对74 种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税率,一系列、集中的贸易政策利空,未来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增长速度的变数增大,使得市场对后市的乐观看法发生了动摇,郑棉价格也就应声而落。远期价格的回落,使得仓单的压力被激发出来,一下子使得郑棉多头陷入一片恐慌,5 月19 日到5 月24 日的5 个交易日里,期价大幅下挫,最大跌幅达到了1200 元/吨,郑棉总持仓从10.7 万手减少到9.6 万手。而同期现货价格的调整幅度不大,使得期现价格的结构发生了逆转,自25 日起,当月收盘价对现货价开始出现贴水,达到200 元左右。

  “特保”大棒下,纺织企业采购趋于谨慎

  近期对整个纺织行业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先是美国、欧洲先后开始对我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随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继跟进。如果采取配额限制,相应的产品进口数量增长将被控制在7.5%以内。5 月20 日,中国政府为了放缓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缓和纺织品贸易争端,决定自6月1 日起,对纺织品出口关税进行大幅调整,普遍增加400%,最高达到20 倍。这一系列政策利空压得国内纺织企业喘不过气来,同时也为我国纺织外贸出口前景再次蒙上阴影。纺织行业突然遭遇寒流,直接挫伤了棉花市场向好的人气。一方面,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型的企业,对于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加上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采购趋于谨慎;另一方面,中小棉商在恐慌气氛中,出货趋于积极。这就使得近期现货出现了一定的回调。

  资源缺口、恐慌心理,谁占上风?

  短期内,国内棉花市场弱势难改。然而,恐慌终将过去,市场将回归理性。最终市场将对“特保”、出口关税的调整对国内纺织业和棉花的消耗重新进行评估。因此,目前来看,特保措施形成的恐慌将难抵国内的资源缺口,后期的市场焦点将再次回到资源缺口上。特保、出口关税只能加剧市场的波动,最多影响棉价上涨的高度,但是不能改变的是棉花价格的趋势。根据权威部门的预测,今年、明年我国棉花的供需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棉花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因此,大量的进口将对国内外的棉花价格形成较大的价格冲击,后市密切关注我国棉花进口的节奏。另外,值得体现投资者的是,天气等季节性因素将成为市场的焦点。

  后市展望

  经过快速的下跌,恐慌气氛近两天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盘面上看,快速的下跌和低位的盘整伴随着大量的成交,换手较为频繁,这就使得市场上的杀跌能量得到了释放,短期内下跌的空间有限。因此在13800 以下抛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然而,当前市场处于弱势之中,反弹的能量不足。操作上,建议观望为主;抑或短线操作,控制风险。(薛峰)

  经济:

  经济:不平衡的世界

  经济合作组织上周发布了最新经济展望报告,该报告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美国成功进行了软着陆,经济重新走上较高增长水平的轨道。

  二,日本经济复苏有望。

  三,欧元区经济低迷,缺乏增长动力。

  四,亚洲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劲。

  归结起来一句话: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加剧。

  经合组织在这个报告中把2005年美国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估值从3.5%上调到3.6%,美联储上周发布的会议纪要也表明了同样的乐观态度。我们曾经在以前的经济周报中提出,美国就业增长将带动消费,消费是投资的最终来源,鉴于这种因果联系效应,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太悲观,四月份的耐用品订单更证实了我们这种估计。三月份耐用品订单曾经全面下滑,但是四月份就出现了反弹,四月份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1.9%,大大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率达到4.3%,扭转了第一季度的下降趋势。最值得注意的是四月份资本品订单出现强劲增长,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6.8%,表明去年十二月份美国投资税务优惠政策结束后,经过第一季度的调整,投资重新走上上升的轨道,而第一季度的下滑很可能是因为企业为了赶上税务优惠的末班车在去年第四季度加紧投资后的正常调整,不完全是需求放缓所致。

  经合组织也把美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估计值从2.3%调整到2.4%。如果就业和消费提高使厂商获得了更多的定价权,得以把成本转移到最终产品上去,通货膨胀压力确实会进一步加大。从最近的物价数据看,情况并不严重,至少还不会引起美联储加速升息。美联储发布的三月份会议纪要对通货膨胀基本没有改变以前的看法,因此可以预期美联储还会保持逐步升息的节奏。

  经合组织也指出,美国的问题是财政纪律和贸易赤字。从新财年的财政预算看,布什政府确实想削减赤字,目前的赤字也基本上被控制在预定的水平上,没有继续创造新高。我们认为,布什政府的财政赤字走势可能会像里根政府一样,头四年大幅度增加,第二个四年在头四年达到的高水平附近振荡,虽然不能大量削减赤字,但也不会继续大幅度增加。至于贸易赤字问题更不好解决。从长期看,美国不能维持巨额贸易赤字,但贸易赤字是经济结构问题,而且美国的贸易赤字对全球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前一段时间美元持续贬值都没有撼动巨大的赤字,现在美元有所升值后就更难削减贸易赤字了。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保持高水平增长,贸易赤字可能还会扩大。

  在指出美国经济重上轨道的同时,经合组织对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保持了较为乐观的看法。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在于居民消费和企业资本投资,从近期的数据看这两个部门的复苏前景确实较为乐观。

  经合组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不过有些机构的看法要悲观一些,他们认为今年中国进口增长放缓意味着中国经济前景不妙,还会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近几个月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航运运费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都在降低,这可能意味着经济有放慢的迹象。我们认为,第一季度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也可能是去年中国大量进口产生了高库存的结果。而且,中国进口累计同比增长率虽然比去年低了很多,但二到四月是在逐步增长的,一旦库存消耗到一定程度,进口继续高速增长不是没有可能。经合组织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汇率问题,他们认为如何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是亚洲新兴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当然,这主要指中国。

  欧元区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欧元区就业和内需不振,虽然外部需求保持较高水平,但还是不能扭转该地区的经济颓势。五月份德国IFO指数继续走低,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说明第二季度德国和欧元区的经济状况还会继续下降。鉴于欧元区经济低迷,已经有人提出欧洲中央银行降低利率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欧洲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并非易事。欧洲中央银行虽然不是德国联邦银行,但也继承了德国联邦银行对通货膨胀的传统警惕性,以物价稳定为首要任务,在原燃材料成本压力未减的情况下,即使通货膨胀没有进一步扩大,也不会轻易降低利率。

  经合组织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欧元升值都是欧元区经济低迷的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欧元区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改革欧元区经济结构,就要对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零售金融市场、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改革,首先要保证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可信度。经合组织隐含的意思就是要德国、法国这些欧元区大国保证财政纪律。改革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些问题做起来很难,看来欧元区要真正整合为一个统一经济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法国近期要对欧盟宪法举行全民公决,一旦公决结果拒绝欧盟宪法,将对欧元区的统一形成巨大的打击,至少欧元要受到拖累。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第一个后果是拖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经合组织在这次报告中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从8%调降到7.4%。第二个后果是加剧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中国的汇率和纺织品出口争端从根本上说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后果。其它后果还包括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变动,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象地那么简单。例如,美国经济发展强劲和欧元区经济疲软会导致美元兑欧元走强,但是美国经济发展强劲也会增加美国的贸易赤字,从而对美元汇率形成一定的压力,最后的汇率走势要看各种力量综合平衡的结果。(卢林)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