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良茂期货:3月7日国内期货及时评(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7:03 良茂期货

宏观经济

国内部分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
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报告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仍较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很突出。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一季度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2.5%左右,涨幅比去年同期减少约0.3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超过3%3月份CPI同比涨幅仍将在2%以上。报告指出,目前仍有必要严格控制投资的增速,以防止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的反弹,重点控制好信贷和土地供应两个闸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10家机构最新公布了对中国2005年经济增长走势预测,预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区间为8.5-9.3%,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的涨幅预计落于1.8-4%之间。

全国人大会议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预期,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控制在4%左右,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报告称,中国今年将著力搞好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政策方面,报告指出,今年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今年要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3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减少198亿元;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报告并提出,中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调控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企业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的贷款,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

 

美国

04年四季度GDP增长年率终值自3.1%修正至3.8%04年全年GDP增长年率仍持平于4.4%,为1999年至今的最高增速。

2月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了26.2万人,为四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增加22万人,低于市场最新预期30万人。 失业率从1月的5.2%上升至5.4%1月修正后为增加13.2万人。

2ISM非制造业指数由1月时的59.2升至59.8,大致符合分析师预计

2ISM制造业指数降至55.3逊于预期,1月为56.4

2月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降至94.11月终值为95.5

1月经季节调整後工厂订单上升0.2%12月为 上升0.5%

1月营建支出成长0.7%,年率为1.047(万亿)美元,12月为成长1.2%

1月新屋销售下滑9.2%,年率为110.6万户

1月个人所得下降2.3%,个人支出持平,12月分别为增长3.7%0.8%

227当周消费者信心指数自此前一周的11至负9ABC News/华盛顿邮报)

227当周连锁店销售同比增长7.6%Redbook

226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较之前一周减少1,000,31.0

225当周领先指标升至134.9,此前一周上修为134.0ECRI

225当周抵押贷款申请减少(MBA

格林斯潘在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称,今年迄今为止,美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似乎相当不错。然而人们对于预算赤字问题的忧虑却为美国经济的前景,特别是长期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他说道,倘若国会不采取有力措施,预算赤字势必难以在未来数年内明显回落。他表示,倘若放任预算赤字上升,则美国经济必将面临十分严重的后果。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预期全球2005年经济成长率将自去年的5%放缓至4.3%,主要是受油价上涨影响。IMF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目前看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成长会好于该组织去年9月的预估IMF认为油价是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2006年全球经济预期将成长4.4%IMF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还预期,美国20052006年经济成长率均将达到3.7%,去年美国经济成长了4.4%IMF警告称,美国可能面临“通膨问题”IMF此前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将成长3.5%中国经济今年将成长8.5%,去年9月预估为成长7.5% IMF将欧元区2005年经济成长预估值自此前的2.2%调降至1.6%,对于德国今年经济成长的预期亦自此前的1.8%降至0.8%此外,IMF还预期德国在2005年将连续第四年突破欧盟(EU)设定的预算赤字上限

 

欧元区

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季率为0.2%,第三季度修正后也为0.2%,初值为增长0.3%2004年全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为2%,高于2003年的0.3%第四季度出口上升0.5%,第三季度为上升1.3%;消费支出上升了0.5%,而第三季度为上升0.1%。第四季度的商业投资上升1%,第三季度为上升0.2%

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9,同1月持平。该指数高于50意味着制造业在扩张。

2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低于前一月的53.4。此前市场普遍预计为下降至53.3,该指数高于50表明服务业处于扩张状态。

2月消费信心连续第六个月维持在-13;经济信心指数则下降至98.81月为100.82月商业信心指数为-71月为-5。欧盟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经济信心指数的下滑表明,欧元区经济中的所有行业均在下降,其中工业行业的信心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服务业、零售业以及建筑业。此外,欧元区2月商业景气指数为+0.21月为+0.4

2月消费物价指数年率上涨2.0%1月份年率为增长1.9%不过,2月份通胀上升力度并没有预期的强劲。经济学家曾预测2月通胀率将增长2.1%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低于欧洲央行的目标,是近10个月以来的首次。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是“接近或者低于2%”。1月核心物价指数也大幅下降。剔除能源、食品、烟酒之外,核心物价指数月率下降1.0%,年率上升1.6%

1月份工业生产物价(PPI)较去年12月上升0.6%,年率上涨3.9%生产物价月率上升与之前经济学家的预测一致,但年率上涨幅度高于预期。

■欧洲央行(ECB)周四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ECB已连续第21个月维持利率在纪录低点2%,向银行的紧急贷款利率为3.0%,存款利率为1.0%

■欧盟委员会在周三公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欧元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0.3-0.7%,之前为预计增长0.2-0.6%;另外,维持对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0.2-0.6%的预期不变。

行业资讯

★铜产量约占全球五分之一的十七家亚洲铜生产企业共同成立了一个亚洲铜俱乐部共有九家中国铜企业参加了亚洲铜俱乐部合计年产180万吨铜占中国总产量的90%

★美国铜及铜合金制品1月装船量较200412月的28.75百万磅增加21.5%34.94百万磅,但同2004年同期相比持平。美国铜及黄铜服务中心协会(CBSA)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铜产品装船总量为12.82百万磅,环比增加了21.4%,同比增加3.4%1月铜合金装船总量为22.12百万磅,环比增加了21.6%,同比则下降1.7%

★智利统计局周一称,该国20051月铜产量较去年同期成长11.9%431,072吨。

★印度矿业部周三称,20044月至20051月铜产量为336,660吨。20034月至20041月铜产量为328,123吨。

★墨西哥政府周一公布,该国12月铜产量降至30,593,较上年同期下降4.5%。该国2004年共计产铜352,492吨。

★日本1月包括铜坯在内的日本精炼铜出口为16,72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6%

200412月份日本的精炼铜出口为17,939吨。1月铜进口同比增加17.71%5,870吨。1月铜线缆的发运量为64,900吨,较2004年同期下降4.3%1月底阴极铜库存较200412月增加30%51,465吨。

★智利国有铜公司Codelco一高层人士周二表示,该公司已将其对今年铜均价的预估调升至每磅1.20-1.30美元。

★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Kazakhmys周三称,今年前两个月精炼铜产量由去年同期的68,200吨下降至63,300吨。该公司位列全球前10大铜业公司之一。

 

★山东鲁能集团拟在马来西亚东部Sarawak建设一年产能为500,000吨的铝冶炼厂。

★印度矿业部周三称,20044月至20051月铝产量为731,970吨。

★日本1月铝进口同比增加31.68%315,908

★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称今年LME期铝价格将下降,估计今年的LME期铝平均价格将下降至1,675美元/吨。          

                    

市场信息

 

良茂期货:3月7日国内期货及时评(7)

良茂期货:3月7日国内期货及时评(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