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大江投资专栏 > 正文
 

大江投资:玉米期价有望突破上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8:53 大江投资

  近期小麦(资讯 论坛)期价持续疲弱,大豆(资讯 论坛)也是跌了又涨,都不同程度的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了行情。惟独玉米(资讯 论坛)处世不惊,价格起色不大。但仔细观察,玉米期价也在逐渐抬高价位,相对平静的表面背后也在酝酿着变化。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供需关系,伦敦的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月报,预测全球2004/05年度的玉米产量为6.96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了1010万吨,主要是对中国、美国以及
欧洲玉米产量预估值做了上调,原因在于单产高于早先预期。IGC将2004/2005年度美国玉米产量调高到2.98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300万吨,将中国玉米产量调高到1.28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600万吨。相比之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4年中国玉米产量1.317亿吨。

  那么与上述产量相对应的消费怎么样,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之势。1991至2003年,全球玉米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是2.22%,比世界玉米总产量的增长率高0.4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全球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消费需求还会增加, 2004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约为1500万吨,较2003年增加7.1%;占消费总量的12.4%。现阶段,国内燃料乙醇生产刚刚起步,淀粉、变性淀粉、果葡糖浆等产量也不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燃料乙醇的发展最被看好。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使生物燃料开发和使用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也非常重视乙醇汽油的发展,预计2005年前将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目前,国内年产燃料乙醇所需玉米约390-420万吨,约占全国玉米产量的3.1%-3.3%。2003年,全国汽油年消费量约3600万吨,2005年将超过4000万吨,如果加入乙醇10%,则需乙醇400万吨,估计可消化粮食1500万吨,约占国内玉米总产的12%。乙醇汽油的大力推广将使玉米的需求量大幅提高,对后市玉米价格将有推动作用。

  另一个对玉米供求影响较大的是库存情况,随着世界玉米产不足需的突出矛盾,世界玉米库存作为平衡供需缺口的主要方式,处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自1999年以来,全球玉米库存连续5年下降,目前全球玉米库存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2003/2004年世界玉米库存仅6760万吨,为本世纪最低点,比上年的10250万吨下降34%;其中美国玉米库存为2275万吨,占世界玉米库存的24%;库存减少主要来自于中国,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美国和欧洲。按照上述数据推算2004/2005年度期末库存应在8560-10260万吨之间,这个数据也仅恢复到02/03年的水平!离99/00年度的1.71亿吨的库存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我们从玉米与其它农产品的绝对价格做一比较。国内玉米价格从8月份下跌以来,目前还没有出现象样的回升。长时间价格走低,使玉米与相关品种价差再度扩大。据衢州市粮食批发市场测算,粮食涨价前的2003年6月1日,三大作物价格为,中等小麦1.14元/公斤,中等晚籼谷1.13元/公斤,中等玉米1.16元/公斤,比价接近1:1:1;到今年的12月1日,该市场显示,中等小麦1.70元/公斤,中等晚籼谷1.55元/公斤,中等玉米1.36元/公斤,比价为1.25:1.14:1,玉米价格和小麦、稻谷价差拉大,玉米价格明显偏低。当前,小麦、稻谷价格已止跌回升,玉米价格下跌动能明显不足。玉米价格偏低,还导致农户严重惜售。由于收购价格不理想,东北主产区农户普遍惜售,玉米收购进度一直比较迟缓。

  第三,从美国和中国玉米市场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单单的只从他们之间的绝对价格对比而认为美国目前玉米价格较弱,那么我国玉米的价格也不会上涨。实际上从最近公布的美国农业部报告可以看出,美国玉米价格的低靡主要是因为出口不畅所至。国际海运费的上涨,使美国玉米失去了优势地位,更多的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将进口大量的中国玉米。在世界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国际原油仍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国际海运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下降,这将给我国玉米带来良好的出口切机。

  第四,我们从技术图形上分析(以C0505为例),国内玉米的涨势已经初露端倪。10月8日以来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其价位也是在不断的抬高。连接10月8日以来的低点,就会形成一条支撑线,这条线对其价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尤其是11月下旬以来,期加不断挑战前期高点逐渐形成一个上升三角形形态,目前这一形态基本完成其五个结构运行,面临着向上的突破。(如下图)

  

大江投资:玉米期价有望突破上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综上所述,虽然今年玉米产量空前提高,但消费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同其他农产品相比,玉米价格也已跌无可跌。预计春节前玉米价格会迎来一轮有力度的反弹。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投资风险自负。大江投资研发中心)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