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大江投资专栏 > 正文
 

大江投资:大豆已经出现了阶段性低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5:56 大江投资

  CBOT大豆(资讯 论坛)在11月8日创下50.24美分的低点后便蹒跚向上。相比CBOT国内大豆走势较强,早在10月份大连大豆便表现了一波反弹的行情,但由于美盘的不配合而最终中途夭折。如今美豆、连豆同步上涨,较相互应。笔者认为大豆的上涨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可谓苦尽甘来。

  大豆供求关系

  中国今年大豆总产增产至1750万吨以上已成定局,2004年美国大豆创历史新记录达8500万吨左右也是铁定事实,南美诸国大豆2004--2005年度仍将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大豆年总产量, 2004--2005年度国际库存也可能达到历史上第二个高库存年,但这信息已经通过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作了提前消化,而消息正式确认时,往往价格向反方向运动之时,这也是屡试不爽的价格波动法则。

  大豆进口减少

  据新华社上周五称,中国在今年前10个月内共进口1552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的进口量减少了15.7%。今年6--10月份以后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出现骤减,大豆短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向供需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趋势逐步发展。中国6月份进口大豆同比下降41%,7-11月进口也将处于偏低水平。中国贸易加工商的诚信资质以及进口大豆质量问题都成为国家宏观调控进口的主要理由。大豆进口的减少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因国内今年大豆丰收而形成的供给压力。

  压榨能力扩大

  近些年来,我国大豆压榨厂增扩建规模已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04年压榨能力已达6000吨,预计2005年将有可能突破7000吨,强劲的压榨需求带动了几年来大豆价格的迅速飚升。但是早在去年,国家就已看到国内市场发育过热的倾向,并于今年适时的加强了宏观调控。先是紧缩银根,压缩信贷规模,这对于主要依然银行借款进行大豆采购和运营的多数国内油厂无疑是"釜底抽薪",不少油厂不得不退订大豆甚至不惜违约,在今年国产大豆采购中也因流动资金捉襟见肘,迟迟无法实施批量收购。近日,央行又推出银行贷款升息的政策,使各压榨油厂大豆购销成本同步增长,承担的市场再次加大,都打击了国内各油厂大豆采购和压榨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春节的即将到来市场对大豆压榨产品豆粕(资讯 论坛)和豆油的需求必定增长,后续产品需求稳定或增长,"有利可图",将刺激对油厂加大大豆需求或采购力度。

  现货价格支持期价

  黑龙江大豆现货价格从上市最初的2.7-2.8元/公斤下跌到最低点2.26-2.34元/公斤,下跌幅度比较大,导致目前黑龙江农民惜售心理特别严重。国内油厂因收不到大豆普遍开工不足,国内利用大豆进行压榨的油脂企业原料普遍不足,大批油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以九三油脂集团为例,该集团今年收购的大豆数量不及去年同期的1/10,各地的分厂几乎都处于停产状态,为了保证生产,九三油脂不得不在近期大幅提高大豆收购价,加上前期北京汇福等国内大型油企业在黑龙江的收购,近期黑龙江各地大豆现货价格出现了普遍回升,而且预计这种局面短期内仍将持续。

  仓单成本支持期价

  为了比较期货和现货价格,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连豆仓单成本。大豆仓单成本=黑龙江油用大豆站台价+期货豆清选费+运费(杂费)+请车费+入库费+检验费+仓储费(按仓储1个月计算)+交易交割费+资金利息(按60天算)+增值税+包装费(麻袋),以11月17日佳木斯站台油用大豆收购价为例,大豆仓单成本为2764.76元/吨。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扣除请车费用、资金利息、增值税发票等项费用,以目前的黑龙江大豆现货价格计算,大豆仓单形成后,其成本也是很高的,而在实际交割运作中,这些费用也很难省下来。因此,如果黑龙江大豆的现货价格能够维持到12月中下旬,那么,A0501合约中低于2700元/吨以下的空头将全部亏损,A0501价格达到2800元/吨是可以预期的。

  技术方面

  我们从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连续合约形态看,1999.7月见底401美分,五年的三大波上升至1064美分,结构上大豆自2004.4月份以来的这轮跌势在结构上已经接近完成了第四大波的跌势探底。以主力期货合约美豆1月为例,现在在走大C--5的调整至502美分。短期来看,日线上下降压力线即将突破,MACD指标底部背离多日,快慢速度线向上形成交叉。所以目前可以尝试做多。国内而言,连豆合约几个月来连续下调,A0501合约从最高时的3626元/吨下跌到最低时的2537元/吨,跌幅巨大,本身也存在着反弹的要求。本次上涨是带量增仓形成的,尤其是A0505合约,其可靠性较强,后市仍然会有上涨空间。

  通过大豆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笔者认为10--11月份大连和美国大豆和豆粕主要商品期货已经出现了阶段性低点。大豆在这大半年的调整过程中可以说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利空消息,无论是产量方面,还是消费量方面。“利空出尽是利多”,苦尽甘来也许是对目前大豆价格最恰当的判断。(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投资风险自负。大江投资研发中心)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