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的中国传教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06:2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罗文辉 发自上海

  曾在30年前推动美国期货市场发生根本性变革的“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不仅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股灾余震中挺身而出,成为坚决捍卫期货市场利益的“斗士”,还扮演着“传教士”角色,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各地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

  如今,这位被梅拉梅德自传《逃向期货》的中文翻译陈晗博士亲切称为“胆识过人、富于雄辩、作风强悍、面容慈祥的犹太老爷子”,正把推广金融期货的传教热情倾注于中国期货市场上。

  开展全球范围内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合作,是梅拉梅德在多个场合表达出来的终极追求。也正是1987年美国股灾时以梅拉梅德为首的CME与纽约

证券交易所(NYSE)的同舟共济,才使得当时的金融期货市场避免了一场没顶之灾。

  幼年即因逃避纳粹迫害而远离故国波兰漫游成为“国际人”,并始终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梅拉梅德,执著于期货市场国际化的“传教”工作。

  CME在梅拉梅德全球经营战略思想指导下,领先各大交易所在世界各地进行金融衍生品的教育和推广,早期即帮助组建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和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亚洲。CME先通过与新加坡金融交易所(SIMEX)合作设计两地隔夜盘“双向对冲系统”(MOS)而进入新加坡市场,后进入日本,现来到中国。在梅拉梅德2002年访问上期所的次年,CME即与上期所签署合作备忘录。目前,CME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都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不过,梅拉梅德的助手周元(CME亚洲业务总监)9月30日在郑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CME在近期开发中国国内市场业务方面尚无总体安排,其各项教育、培训计划仅限于政府部门(包括证监会、银监会等)高层,尚未涉及与国内期货经纪公司合作层面,且近期有可能在内地设立办事处。

  诚然,天下无免费的午餐。上期所以高价购买了CME首创而如今在全球各大期货交易所风行的市场风险控制系统SPAN,不过该系统至今未能被推广应用。而在日前由CME发起举办的上海“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已有媒体认为以“梦幻组合”高调亮相的CME高管层难免自我推销之嫌。

  其实梅拉梅德已在上海“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坦承,目前以教育者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前期投入的智力、人力成本,未来将以资金回报。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这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不顾一周来在中国各地连续奔波的辛苦,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源地——郑商所15周年庆前夕,如约专程赶赴郑州参加《利奥·梅拉梅德论市场》一书中文版首发式。该书译者王学勤博士事后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梅拉梅德近期常来国内推广其期货市场国际化理念,但以前从未在国内连续呆上5天之多。

  而且,场内交易员出身并长年坚持亲自交易的梅拉梅德在穿上郑商所特意赠送的“红马甲”时,其喜悦之情不禁溢于言表:“不知该说什么,很荣幸成为郑商所一员。”

  然而,在9月30日,匆匆由机场赶到郑商所国际会议厅的梅拉梅德,也许还没有搞清楚飞机晚点到达的准确时间,竟然向等待已久的人们张口误称“下午好”。

  急切盼望金融期货早日问世的中国期货业内人士,应该能够理解梅拉梅德提前问候的心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52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