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用铜行业消费萎缩明显 铜进入大级别变盘时间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0:55 中国证券报

  平安期货 王兆先

  上周四LME综合铜自7月中旬以来首次跌破30日均线,并且均线系统开始汇聚,种种迹象显示,全球铜价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间之窗。综合分析显示,9月中旬前后,全球铜价将发生重大趋势性变化,空头主力已经走到了跳台边缘。

  主要用铜行业用量萎缩明显铜价长时间高位运行,对用铜行业影响深远。它导致那些产品价格弹性较小,并且利润较低的用铜行业效益大幅下降,从而迫使这些行业中的资金转而寻求能够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行业。

  上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产量数据计算的

冰箱和空调用铜总量变化图,其中冰箱用铜量平均每台3公斤,空调用铜量平均每台6公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冰箱和空调用铜量,随季节变化而呈现明显季节性周期。每年5至7月都达到用铜量高峰期,总体看呈现一浪高过一浪态势,推动着铜价不断走高。但截至今年7月数据,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从图中定性看出,例如每年用铜高峰期后,用铜量回落总能够在上一年高峰附近获得支持,但今年7月用铜量44087.40吨,则明显低于上一年的峰值60415.80吨,下降幅度达到27.03%。而更详细和具有说服力数据,则可从表1中看出。表1是2000年以来每年5至7月用铜高峰期间冰箱和空调用铜总量及同比数据对照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今年7月前,每年的5至7月冰箱和空调用铜总量同比,均呈现一定增长幅度。除了2003年6月和7月相对较小,分别为9.09%和5.49%,一般都在24%至45%之间变动。引人瞩目的是,2004年7月用铜量同比增幅达到不可思议的101.28%,这是推动铜价在2004年9月以井喷形式突破的主要推动力。而今年5月和6月用铜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4.54%和26.36%,分别是近5年的倒数第一和第二,这说明今年这两个月铜需求较往年明显减弱。而到今年7月,用铜量同比更是罕见地下降了20.70%,这实际上对铜价高企发出了强烈警告。

  表2是冰箱和空调用铜量每年高峰月用铜量以及之后第2个月用铜量对比数据,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03年9月铜的牛市爆发前,每年用铜高峰月后第2个月用铜量相对高峰月用铜量,一般都有38%至66%的下降;而2003年情况是只下降了13.76%,显示现货市场铜需求出现了明显增长,导致高峰月过后铜需求仍然强劲,最终在当年9月刺激全球铜价爆发了一波持续了2年的牛市行情。这种需求强劲,在2004年数据中仍然反映出来。当年高峰月5月后第2个月即7月,用铜量相对高峰月用铜量仅微降了7.98%,显示去年铜消费增长更加强劲,从而导致铜价在去年9月爆发了一波更加强劲的突破行情。

  表1和表2历史数据显示,当年异动强烈地支持了两次铜价突破,今年反向变化异动数据也应该提醒我们,沪铜已经运行到大级别变盘前夕,铜价极有可能在两次向上突破的9月中旬,发生一次向下大级别突破。

  铜价处在时间和空间共振点基本面数据所出现的异动,必然会反映在技术面上。也就是说,技术面应该在此刻处在关键阻力位和重要时间之窗内。而下面技术面数据分析显示,LME综合铜确实处在关键时空点。

  从时间上看,笔者注意到LME综合铜从历史大底1335.5美元运行到目前高点,时间跨度达到47个月。那么,47个月是否已经完成了一个大级别上升周期?江恩给出的判断依据是,在这个大级别周期内,必须存在一个或多个次级循环周期,其跨度与47个月大级别循环周期存在几何关系,也就是江恩所说的圆与三角形或四边形关系。而事实上,从2001年11月7

日历史大底1335.5美元运行到2004年5月18日,跨度为31个月,显然,31/47=0.66,正好是圆与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而2001年11月7日历史大底运行到2004年3月高点跨度为29个月,与大级别周期47个月则满足黄金分割比0.618。可见,从时间上看,今年9月高点至少是中级顶部,目前调整幅度是不够的。

  而从价格来看,从1335.5美元大底上涨到2004年3月高点,上升了1721.5美元,而上升到今年9月高点3725美元,上涨了2389.5美元。而2389.5/1721.5=1.388,正好也满足波浪理论对不同浪级之间波幅的定量关系。

  根据上面对LME综合铜运行时间和波动幅度发现,可以判断,目前全球铜价正处在大级别时间和空间共振点,其共振导致反向波动幅度至少要达到25%,即3128美元附近。笔者倾向于认为,调整幅度要达到1335.5美元大底上涨以来的0.33%,即2936美元附近。运行轨迹大概是这样,在2006年1月形成此次调整的一个支持性低点,之后会产生2至3个月的反弹。若反弹失败并跌破支持性低点,则将展开空方期望的历史大调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