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沪胶有望再续辉煌 逼仓等投机炒作迹象尚未出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12:23 经易期货

  本轮橡胶牛市上升行情中期现同步上涨。以05年元月初开始至7月底的上涨,幅度达到了5500点,从11500~11800区间起步,RU0510合约达到了17390。期间在3月中旬~4月底有一段回落调整走势,消化库存压力,五一节后重拾升势,形成反季节上涨。扬升迅猛而强烈,现货价在同期也大幅上涨,具有期现价格同步的特征。今年胶价从低位稳步高走,最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受全球性干旱影响,占全球天然橡胶总产近38%的泰国上半年也遭受旱灾困扰,原定的出口订单无法按时供货,为了避免违规受罚,被迫从新加坡现货
市场高价采购;干旱的同时,泰国南部的橡胶主产区还发生了持续的宗教分歧引发的暴乱,据说已经造成800多人死亡,已经严重影响了割胶生产。另一产胶大国印度尼西亚尽管今年还将继续增产,但也面临过去几年橡胶种植园面积减少,增产后劲不足,苏门答腊西部出现落叶天气产量正在降低的问题,全球第三大产胶国马来西亚的供给情况也并不比领国好多少。在印度,受天气多雨的影响;我国海南主产区遭受百年一遇旱灾,至5月中旬尚有1/3投产胶园未开割或被迫休割,影响了前期的橡胶国内供应。受供应减少影响,截至7月20日日本民间仓库的生胶库存降至纪录低点8897吨,较6月30日9,317吨减少5%。由此可见,现货供应紧张是期货和现货联合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在沪胶上涨过程中,总持仓没有明显增加,期货价一度贴水于现货价呈现倒挂,没有“逼仓”等投机炒作迹象。

  我们注意到近几个交易日沪胶持仓增加较快。近两周来510和511两个合约持仓都翻了一倍,增加了约2万手,近几个交易日增加速度有所加快。近两周交易呈现冲高回落后的振荡蓄势走势。从持仓结构看,多空换手均相当积极,资金短线炒作热情配合了沪胶大量成交下的宽幅震荡走势,市场分歧加大,多头和空头持仓兴趣增加,空头持仓集中度也同步增加,已经形成和多头的相持局面,部分主要多头的获利回吐对市场构成的回吐压力已经减弱。

  对橡胶走势影响较大的另一个潜在因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由于全球橡胶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一带,而东南亚各国作为资源出口型国家汇率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均和人民币关系密切,有某些联系汇率特征。比如人民币升值对橡胶美元报价的影响由于泰铢等币值的相应升值而有所抵消,这样就使人民币升值对橡胶进口价格的直接影响较小。

  人民币升值主要通过对外贸出口不利而间接的对橡胶价格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对胶价的影响较为复杂,升值幅度小的时侯对国内盘的利空可以由继续升值的预期导致的资金流入而抵消,但升值幅度大了“紧缩”效果就明显了。升值2%低于国际上的普遍预期,人们的预期不能低估,外资继续流入,通胀压力会增加。美国方面前期对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期望较高,预计人民币在9月左右会继续升值3%(0.3%渐进),达到5%的折衷水平。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放缓的压力更为直接,据海关总署的有关人员日前分析,由于轮胎成本上升、进出口税率影响、轮胎行业出口无序竞争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关区的轮胎出口今年出现明显下滑。人民币继续升值,无疑将对轮胎等的出口雪上加霜,而轮胎出口需求是支持橡胶需求和价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统计,国产天然橡胶市场自从1994年放开以来,橡胶综合平均价最高是1995年每吨1.3923元,那时候国际天然橡胶价格是每吨1450美元,而现在国际胶价已达到每吨1498美元。随着旱情的缓和,进入下半年高产期资源供应会有所增加,价格也可能稍有回落,但由于有诸多利好因素的有力支撑,今年橡胶综合平均价仍有可能接近或超过最高的1995年。由于7,8,9,10是割胶旺季,产生的高点可能只是阶段高点。从生产周期上看,若人民币没有继续升值,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在经过调整后沪胶创出新的高点,甚至18000以上的机会相当大,沪胶有望再创辉煌。对上海交易所来说,加快推动子午胎胶(STR20)上市交易既能吸引套保企业入市扩大沪胶交易规模,也为轮胎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规避橡胶现货价格上涨的有效手段。

  经易期货  冯征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