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际期货评论 > 国储铜价之争 > 正文
 

回首株冶事件:一样的逼空 不一样的预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 13:55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李文科

  其实,早在199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就曾出现过多逼空的一幕。当时的空头头寸大多在中国人手中,“株冶”事件最后造成近15亿元人民币巨亏。

  “株冶”事件发生正值中国刚刚介入国际期货市场的起步阶段,国际基金打出一个“
多逼空”的漂亮仗,给了中国一个下马威。

  株洲冶炼厂,也就是如今的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1997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已从事两年交易的株冶工作人员,越权进行透支交易,在LME大量卖空锌期货合约,其头寸远超既定期货交易方案,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并发生逼仓。

  事情暴露时,其在LME市场已卖出45万吨锌,而当时株冶全年的总产量仅为30万吨。

  事发后,1997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处理“株冶事件”,当时,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亲自到工厂蹲点近一个月,一边采取头寸止损、追加保证金、合理调期等措施紧急处理头寸,一边通过各种渠道调集其他锌厂的货源、组织交割,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

  但终因抛售头寸过大,最后只好以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履约。由于从1997年初开始的六七个月中,多头推高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这导致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额达1.758亿多美元,折合人民币14.591亿多元。

  看起来株冶事件与此次事件有很多相似性,都是被多头逼仓,都可能因此面临巨额的损失,但今天与株冶事件有本质区别。

  “株冶事件”发生时期的中国既非最大锌消费国,也非最大的锌生产国,这也决定当时在处理危机时,目标只能定位为“最大幅度的减少损失”。

  不过,今天的国储局远非昔日的株洲冶炼厂,国储局这一特殊角色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必然会让同样的危机有不一样的预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