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际期货评论 > 正文
 

基金投机千亿美元燥动 大宗商品狂奔超级周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09:5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李文科

  投资基金这一商品期货的孪生兄弟再次搅动了国际商品市场。

  纽约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创下了18年来的新高,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10月11日达到每吨3987.5美元,直逼4000美元大关。

  这轮商品期货的大涨,是由商品周期的来临、全球通胀和需求增加为导火索,基金借机进行商品期货投机所致。目前,基金在黄金上持有的净多头寸为近20年之最;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统计,对冲基金现有交易量占石油市场的60%。

  以国际投资基金形式出现的游资正在制造大宗商品市场的“超级上涨周期”,游资已经成为除供求关系外,一个新的决定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参数。

  超级周期

  商品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超级上涨周期中,以石油和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这一长期趋势可能历时十年之久。这就是在全球盛传的所谓“超级周期”。

  全球权威的期货价格指数——CRB(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商品价格指数令人惊愕的走势似乎正在为“超级周期”这一说法添加新的解释。9月初,CRB指数创下了25年来的新高。

  由于美元贬值,欧元不稳定,又恰逢商品上涨周期,大量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其他交易商转向石油、黄金、基础金属等期货市场。

  仅在原油市场,其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大概是日原油供应量的两倍,在上涨油价中估计有1/3属于“投机溢价”。

  市场操纵

  这直接导致了LME与英国金融服务局(FSA)都介入期市开始调查有明显迹象的“市场操纵”行为,然而,调查至今没有结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游资操纵市场的手段更为高明。“只有等到市场崩盘的一天才能有结果”。

  尽管监管当局很难找到“元凶”,但市场早有自己的说法:巨额国际游资以各种形式介入商品市场进行炒作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他们通过将市场出现的一些短期因素混淆为长期因素,将边缘影响夸大为主要影响,从而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巨幅波动。这种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波动。对于投机资金而言,只有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才能通过套利获取更多的利润。

  国际投机资金的所属机构已经形成了相当专业的炒作队伍,一方面,他们寻找炒作的题材,进行大肆渲染;另一方面采取更隐蔽、更高明的手段来进行市场炒作。从年初到现在,伴随着大起大落并持续上扬的原油、黄金、铜等大宗商品的走势正沿着投机资金的目标前进。

  而市场的基本面走势也在为游资的炒作提供更大的舞台,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经久不衰的“中国需求”。

  游资成为决定价格因素

  随着国外投资基金的规模迅速增加、炒作手段日渐高明,他们已经对市场起到愈加关键的作用。

  目前,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投资于商品市场的资金规模约达1000亿美元,基金持仓量大幅增加。目前基金在黄金上持有的净多头寸为近20年之最,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统计,对冲基金现有交易量占石油市场的60%。

  游资凭借其巨大的资金规模,在期货市场上“借势造势、共进共退”。此轮“超级周期”可以算是国际基金炒作的典范之作。

  当国际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开始在2002年作出中国铜需求将放量增长的结论时,他们已经在LME市场上大量买入商品期货,并借势造势,推动了几波上涨高潮。

  中国国内跨市套利盘资金,尤其是反套利资金又被国际投资基金抓住了把柄,即缺铜的中国却在LME卖铜,引发了国际投资基金进一步逼空中国资本,从而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之所以让国际基金找到逼空的机会,也是由于国外期市以场内交易为主,可交易会员不过十几个,资金流动和交易过程非常透明,再加上中国资本的操作手法单调,基本没有投资组合进行风险控制,因此基金狩猎变得十分简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