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际期货评论 > 正文
 

550点一带支撑有力 芝加哥大豆构筑季节性底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0:37 中国证券报

  青马投资 马明超

  秋季总是大豆价格一年里最为低迷的季节,今年也不例外。整个十一长假期间,CBOT市场仍然在苦苦消化着季节收获压力。但是在全球需求稳定、商品价格整体维持强势作用下,CBOT大豆价格在550至560一带支撑也非常有力。特别是在美国两大预测公司先后发布超过30亿蒲式耳的高产预报后,大豆价格仍然未能有效向下拓展空间。从影响市场各种因素未来
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国内外大豆市场在金秋十月将构筑价格底部。

  美两公司调高产量预期

  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影响国内外大豆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是中美大豆正在收获,较快收获进程以及市场对高产预期,对价格形成向下压制作用;二是中国进口需求日渐旺盛,以及美国港口运输能力日渐恢复支撑价格;三是南美大豆逐渐进入种植期,市场对种植面积预期以及天气变化,在中美收获压力消化完毕后将对价格构成支撑。

  就短期价格走势来说,决定市场下跌格局能否终止的关键是,大豆收获压力何时能够释放完毕。长假期间,美国Fcstone公司和Informa公司先后公布最新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字都超过30亿蒲式耳,其中Fcstone预测更是高达31.05亿蒲式耳,这与去年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纪录的31.24亿蒲式耳已经十分接近。美国农业部将于10月12日公布新的月度供需报告,市场平均预测报告中美国大豆产量为30.06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上调1.5亿蒲式耳,预测区间为29.16至31.26亿蒲式耳;单产方面,市场平均预测为41.6蒲式耳/英亩,比上月的39.6蒲式耳/英亩高出2个蒲式耳。

  如果报告结果和市场预期相同,美国大豆今年无疑是仅次于去年的高产年。不过,对高产预期从新豆陆续上市的9月初就已经开始影响价格,如果10月12日报告产量与预期差距不大,那么季节性压力释放将随着报告出炉而进入尾声。也就是说,10月12日报告将可能成为大豆市场利空释放最为关键题材,甚至不排除短期利空出尽的情况出现。

  市场可能高估美国产量

  去年秋季CBOT大豆价格在高产压力作用下,价格绵绵不断下跌,一直维持到次年春节前。其间,美国农业部2004年9月份公布的产量为7718万吨,到2004年10月份则大幅提高为8456万吨。今年情景又是非常类似,9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产量为7774万吨,10月份报告将于本周三公布,根据市场平均预期水平30.06亿蒲式耳,也相当于8181万吨。但从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历年对照图看,今年美国大豆优良率仅处于中等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市场对美国产量估计可能过高了。

  根据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长势情况报告,全美18个州大豆生长良好率达到56%,高于前周1个百分点,但仍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66%水平。10月份供需报告是由美国农业部发布,其产量数据应该建立在其发布的其他数据基础之上。因此,笔者估计10月份产量报告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低于市场预期。预计单产水平大致在40.5至41蒲式耳/英亩,产量大致为29.5亿蒲式耳,折合8000万吨左右。至于有公司过高估计美国单产,笔者认为有借势炒作嫌疑。

  十月构筑季节性底部

  其实,即使美国大豆高产不存在水分,今年大豆价格外部形势和去年也不一样。首先,CFTC公布的CBOT大豆期货持仓报告显示,截至10月4日,美国基金在大豆市场上的持仓仍为净多单2207手。而在去年10月5日,美国基金在大豆上持有的净空单已经达到了4.42万手。去年,也正是因为基金在10月份已经持有了巨量空单,才导致了后期长达4个月阴跌格局。目前CBOT大豆价格和去年同期水平基本相差不大,如果基金今年在这样价格水平上翻空,甚至建仓达到4万手以上空单,那么价格下跌目标将直接指向450美分,这显然和当前全球大豆市场供求形势以及全球商品强势格局不太吻合。其次,自从今年2月份,美国指数基金开始染指农产品期货后,通胀或者滞胀问题已经引起各路资金广泛关注。周边品种,比如金属和原油居高不下,给价格处于绝对低位的大豆价格带来较大外部支撑。

  年年花相似,岁岁道不同。同样是秋季、同样是跌势,但会有长短之分、快慢之别。今年秋季的CBOT大豆市场在下跌过程中明显集聚着较大反弹能量。从技术上看,自2003年牛市结束后规模最大的反弹,可能会从这次筑底成功开始。但是,价格在整个10月份甚至11月份间大幅上涨的可能仍不大。因为市场在这一阶段仍缺乏支持价格大幅上涨的题材。与今年2月份美国大豆大幅暴涨的理由源于南美产区干旱,以及指数基金介入一样,大豆市场今后止跌上涨需要一些实际题材。

  未来可能发生的利多题材主要有,一是10至11月份间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幅度超过预期,或者种植生长过程中再次出现灾害性天气。去年市场炒作南美天气问题从次年2月份才开始,今年可能会提前。二是指数基金可能会再次加大农产品市场多头头寸。随着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价廉物美会越来越吸引指数资金,增加其在农产品上的头寸配置。三是随着生物柴油革命开始,豆油、玉米等农产品未来蕴含着较大上涨空间,未来工业和人类共同争夺食物资源的远景,给农产品市场带来非常大的炒作题材。而且,这一题材可炒作的持续性非常强。目前在CBOT豆类市场上,豆油价格强势状态已经说明,这一题材炒作悄然开始,以后也可能会愈演愈烈。

  金秋十月是大豆市场找底的好时节。理想情况下,10月12日,美国农业部利空报告公布时间价格将形成低点;不理想情况下,价格要到11月初才能从熊市阴影中走出。操作上,这一段时间可以采取逢急跌买入,滚动操作办法,以等待供应旺季过后上涨行情的出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