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大豆筑底,走势趋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9:54 文华财经

  国庆长假之后的首个交易周,美豆和连豆期价联袂劲升,向上突破了前期的低位振荡区间,令大豆收成带来的季节性供应压力减轻。美国农业部在10月12日公布了月度供需报告,市场将报告数据解读为利空出尽,非但未能推动期价拓展下跌空间,反而激发了一波强劲反抽,CBOT大豆期价在上涨中成交放量,走势体现出筑底形态,而连豆多头前期护盘取得成效,借助外盘的反抽之势大幅推升期价,扭转了市场前期偏空的人气,买盘趋于活跃,行情稳中有升,当周连豆主力A605合约收盘于2885,较前周大涨139元。。

  夏季以来,CBOT大豆期价持续三个月振荡下跌,市场笼罩在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丰收的供应压力下,加之今年美国大豆收成进度神速,超过去年和五年同期水平,令市场利空气氛进一步凝重,CBOT主力合约一度持续下滑难以获得稳固支撑,且随着美国大豆作物在生长后期的优良率稳步提升,市场许多分析机构对今年美豆产量的预估值随之水涨船高,部分机构的预测水平几乎赶上去年创记录的产量水平。然而美国农业部在公布10月供需报告之后,产量之谜随之明朗,USDA的预估值低于市场的平均预测水平,由此引发行情逆转。美国农业部10月12日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显示,预计05/0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达到29.67亿蒲式耳,比上个月的预估值增加1.11亿蒲式耳,单产从上个月的每英亩39.6蒲式耳提高到41.6蒲式耳。本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从16.85亿蒲式耳提高到16.95亿蒲式耳,由于产量的大幅提升,相应的05/06年度的大豆期末库存亦从9月份的2.05亿蒲式耳提高到2.60亿蒲式耳。单从数据的变动看,由于调升了产量和年末库存预估值,该报告数据应有利空影响,但是USDA对美国大豆产量的预估值低于分析师此前的平均预估值30.14亿蒲式耳,且库存亦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估值2.91亿蒲式耳的水平,同时由于美国农业部将05/06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从7310万英亩调降到7220万英亩,故即使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了2蒲式耳,但总产水平仍未超过30亿蒲式耳,且由于美国大豆已经进入最后收成阶段,大豆的产量再度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本月供需报告的产量数据较接近实际值。市场对本月报告的反应为利空出尽,期价得以摆脱低点大幅反抽。

  CBOT大豆市场在关注大豆供应数据的同时,也在关注需求方面消息,中国的采购是支撑美盘期价的重要因素。USDA在上周五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美国农业部上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6日当周,05/06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68.49万吨,比前周增加27%,比前四周增加7%,其中中国采购了51.78万吨大豆,是当周主要的买家,验证了前期市场的传言,交易商希望看到中国的采购继续增长,对美盘提供利多支撑。另外,美国油籽加工协会在10月14日公布的压榨数据显示,九月份美国国内大豆压榨量为1.27101亿蒲式耳,比前一周的1.23212亿蒲式耳高,也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了近期美国大豆价格水平较低使得厂家压榨利润丰厚,刺激了压榨量的增长,同时美国豆粕和豆油消费因植物蛋白和生物燃料的需求增长而增大,也是推动美国压榨量增加的动能。美国大豆出口增长和国内压榨需求的增长皆对期价走势产生支撑。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大豆目前供应充沛,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1953万吨,同比增长39.9%。其中九月份的进口总量为187万吨,较前两个月的进口量有明显的回落。由于中秋国庆期间国内豆粕和豆油消费趋旺,油厂的压榨利润有所改善,从前期的亏损边缘回升到50---100元/吨左右,带动了压榨量的增大,港口的库存从八月份高峰继续回落。然而随着美盘的反弹,进口大豆价格成本将回升,而国内豆粕和豆油价格则较为平稳,油厂压榨利润可能再度回落。目前产区新豆收购已经开始,东北大豆收购价格维持在1.27---1.30元/斤之间,但是油厂收购并不积极,农民亦有惜售,购销不够活跃。连豆多头经过前期的强硬护盘,终于等到外盘反抽,市场人气随之改善。多头主力将交投重心转到五月合约,以远期合约的强势带动近期合约稳定,减缓季节性供应压力。图表上上,内外盘大豆主力合约期价皆向上突破了前期的振荡区间,美盘当月511合约双底已形成,而连豆主力605合约则形成上升通道,均线系统多头排列,振荡盘升的格局显现。(刘幸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