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指数基金唱响牛市主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5:3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宏观基金、技术型的CTA(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以及商品指数基金是运作在商品市场中的主要力量。我们耳熟能详的宏观对冲基金和CTA基金是市场的推动者,而指数基金虽然作为一个被动的投资主体,却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指数基金构筑牛市行情

  大规模的资金通过指数基金源源不断进入商品市场,它们和对冲资金一起,构筑了2002下半年以来全球商品市场的牛市上升行情。2004年底,和美元挂钩的对冲基金开始陆续退出市场。但是对冲基金的退出并没有对整体商品的牛市格局形成打击,期货市场的资金有增无减。2000年初,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商品指数的投资只有1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550亿美元。巴克莱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总的投资商品的资金还会增加。2004下半年和2005年初,连倾向于保守投资的退休基金也开始将商品纳入投资组合,扩大规模的商品指数基金的后备军又一次大量涌入商品市场。传统的商品指数基金不采取抛空,其被动买入持有的交易策略作为重要的多方力量,支撑着牛市的运行。

  不同的商品指数选取的商品种类都不同,各种商品在不同的指数中的权重也不同,不过商品的大类一般包括金属、能源和农产品。

  在金属类别中,基本上所有品种的持仓量从2002年以来都有一个持续的增长。在金属铜的份额上,基金更倾向于用COMEX铜进行交易,它和白银的历史最高持仓都是今年上半年出现的。而黄金的历史最高持仓出现在去年11月,它的回落是因为美元反弹,对冲基金的离场造成,但是目前依然保持很高水准。

  在能源类别中,各品种的持仓保持突飞猛进的格局。基本上纽约原油、布伦特油、

天然气每天的持仓都在创造着历史。纽约和伦敦两地13亿桶的持仓量相当于基本保证金就需要130亿美元,如果加上后备资金,光原油市场就冻结着近200亿美元以上保证金。而对于指数基金,由于不采用保证金杠杆交易,每成交一桶就有60美元被自己系统内部冻结,其放置于能源市场的资金更是庞大到可见一斑。

  唯一出现不和谐步调的是农产品市场,虽然总体上持仓依然向上发展。但是很多品种目前的持仓和上半年的最高持仓相比,有很大的缩减。

  从持仓量以及价格的总体描述中,整个商品市场的资金量在对冲资金退出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整体商品期货市场的牛市在指数基金的支撑下得到维持和扩张。

  对国内期市的影响

  国际市场豆类价跌仓减,处于年初快速上涨的回调期,由于缺乏指数基金更多的关注,因此目前由商业方面和CTA基金主导行情。其对国内大豆市场的指导意义在于今年不会再产生波澜壮阔的大行情。由于国内大豆市场资金缺乏,国际市场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国内的价格更多由国内基本面情况来决定。

  在各类商品指数中,能源类商品的权重从21%到70%不等,是最大的资产构成。原油市场在2004年中就从近期升水的格局转向平水到贴水。目前近期合约对下一合约贴水达0.5美元/桶以上,而这种贴水让指数基金的迁仓付出不小的成本,但总体原油价格的上涨抵消了这种担忧。8月中旬,原油持仓达95.7万手历史纪录,最近由于部分多头获利以及9月合约交割持仓量缩减为近90万手。但只要持仓量没有继续减少,证明指数基金的份额没有缩减,那么原油市场将在地缘、炼厂设备、需求等因素下被指数基金继续炒作。对国内燃料油价格的指导性不言而喻。

  而金属铜却是指数基金最为满意的一个品种。其每月的迁仓交易可以获得60美元以上的收益。而这种稳定的收益使得指数基金的持仓非常稳定,由于它们作为最坚定的买入持有者之后,市场上的空方力量一直处于被锁定的状态,铜市场其他交易方利用现货挤仓依然成为可能,在国际铜的引领下,虽然国内目前消费疲软,但是国内做空者依然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抛空机会。

  2002年以来,全球对冲基金的发展踏上快车道。不过和2002年、2003年骄人的业绩相比,2004年以及2005年上半年,对冲基金的盈利能力却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大幅降低,基金破产清算时有发生。和对冲基金一样,在期货市场进行掘金的商品指数基金部落中,同样会遵循先到吃肉、后来喝汤、迟到者买单的规则。只是在目前的市场发展过程中,后到者和迟到者还没有明确的区分,整体指数基金的资产规模还在膨胀,而业绩也没有出现下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指数基金仍将是商品期货市场中的主角。

  作者:龙宇投资 陆承红

  (来源:上海

证券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