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高赛尔黄金交易大赛 > 正文
 

活跃中国国内黄金市场:应有更多金商银行参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8:3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李琦 发自上海

  今年以来,国内黄金投资市场日益升温,黄金投资品种也不断创新。

  日前,本报记者就国内黄金市场的发展专访了高赛尔金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华金银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周里昂先生。

  周里昂在海外市场从事了多年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期货和期权等相关业务,8月份,高赛尔公司还推出了黄金现货延迟交收交易模式——“黄金道”。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看待目前的黄金投资市场?

  周里昂: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前景是远大的。近几年,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幻无常,使得具有传统保值投资功能的黄金再度受到投资者青睐,投资机构和投资基金增加了黄金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2004年美国黄金基金的收益率高达51.2%,在过去4年中,黄金基金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了50%,这更显示了黄金的投资价值。

  再看看国内的黄金市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黄金消费国,但前两年人均年消费黄金仅仅0.16克,远远低于世界人均0.7克的水平;我国黄金储备也仅600吨,国内黄金需求的潜力非常大。随着黄金投资渠道逐渐拓宽,黄金投资势必成为金融投资市场的主流。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征遗产税,人们还很少意识这一点,而黄金是可以合理避税的。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内黄金市场的开放度如何,有哪些不成熟的地方?

  周里昂:我认为中国的政策已经开放了,包括中国的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比如中金集团、中国银行都可以参与到国外的黄金买卖,它们可以直接进口黄金,也可以做黄金期货。虽然不是所有的国内黄金投资者都可以到国外去买,但只要有一个人可以去国外买,这个通道就已经打通了。实际上就看这些企业和机构愿不愿意去承担这个市场调配的责任。

  另外,国内黄金市场价格和国外基本同步,这个也可以说明我国黄金市场已经是开放的。

  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黄金市场,实际上还是一个用金单位和产金单位的供需活动而已,国内黄金市场还欠缺专业的黄金人才,对于黄金交易、黄金专业知识和法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盲区。

  《第一财经日报》:国内有了黄金交易所之后又陆续建立一些区域黄金交易中心,这有没有可能影响到金交所的作用发挥?

  周里昂:这最终取决于市场,我相信金交所对它的交易流程等也会作相应调整。虽然它是一个官方机构,但我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最后会成为一个标准的期货市场,叫黄金交易所或期货交易所都可以,这要看国家的金融政策。因为整个市场不可能只靠黄金交易所去运作,但场外交易合同市场是不能推出期货的,期货必须是一个交易所的行为。

  黄金交易所和区域黄金交易中心之间除了互相竞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互补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加黄金的流动性,中国的黄金市场要想活跃,除了有金交所之外,还应该有很多的金商、银行来参与,大家互相平盘。目前中国的黄金市场还不活跃。

  从市场细分来说,金交所就是黄金原料批发市场,区域黄金交易中心应该是次一级的市场。未来的黄金市场中应形成更多的做市商。做市商和做市商之间进行相互的对冲,相互套保,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第一财经日报》:以前你提议在深圳建立个人黄金储备中心和全国黄金借贷中心,如何理解其意义?国际上有没有先例?

  周里昂:有,比如瑞士苏黎世,世界大部分央行都把黄金储备放在瑞士。中国的金银加工店大部分都在深圳,中国的黄金消费品如首饰基本上是在深圳加工再批发到各地,深圳的黄金流通量是国内最大的。

  黄金也可以像银行贷款一样借出来,借出之后可以把现货黄金抛售出去,获取现金;然后买入还款期的远期黄金,这种方式应该说是黄金借贷、销售、套期保值的一种综合行为,它的原理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获取资金来使用。与借钱不同的是,黄金的价格波动较大,而货币相对来说是稳定的。

  个人黄金储备中心和全国黄金借贷中心完全是企业行为,全部是民间黄金,目前招商银行和高赛尔正在筹备建立个人黄金储备中心,人们拥有的高赛尔金条入库招行,然后招行可以将黄金租借出去收取借金利息,这样可以增加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满足用金企业的短期用金需求。

  爱问(iAsk.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