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四千美元不是铜价牛市终极目标而是新的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7:45 山西物产期货

  “十一”长假过后,铜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在伦铜一周上涨150美元的带动下,周一开盘沪铜各合约跳空开盘,涨幅均在1200元以上,再一次地刷新了历史纪录,Cu0510合约更是达到38000元。

  在沪铜休市的一周时间里,伦敦铜价几乎是不间断地上涨,每天都在创出新高,LME三月铜最高达到3932.5美元,现货价格则突破了4000美元的大关,达到4074美元。库存在前期增加至8万吨以上之后,上周LME铜库存有所下降,库存最新数据为70475吨,比前期下降了1万多吨,这说明所谓的隐性库存并没有出现,预期库存还会继续维持在这样的水准波动。库存的下降和期价的上涨令现货铜升水再度上涨,目前现货升水为170/180,为近期最高。

  笔者认为,虽然铜价近期上涨的节奏有些过快,但长期以来的上升趋势依然保持完好,4000美元并不是铜价牛市的终极目标,而是新一轮涨势的开始。现阶段铜价的上涨是以全球低库存为基础的,加上行业中不断出现的一些生产问题,铜价出现阶段性的爆发性上涨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全球的工作库存仍然处于2.3~2.6周的绝对低水平,远低于被市场认为关键的4周低水平下,按历史数据的统计学观点来分析,铜价有足够的理由维持在3000美元的价格之上。即使是考虑到2006年铜市场可能会出现高达30万吨以上的过剩的话,但是全球总的库存也难以很快地回升至4个消费周的水平。因此铜价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维持在历史高价区3000美元之上。

  在铜价上涨超出市场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的情况下,操作策略就显得比市场预测更为重要:

  摒弃战略性抛空的思路

  铜价目前处在一个完好的上涨趋势当中,所谓上涨性趋势就是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在不断上移,在一个高点之后还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的高点。笔者认为,随着铜价的上涨,市场的预测值也会不断抬高,所以预测铜价未来的高点对于操作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能做到的就是逢低买进。如果说“低”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的话,那么在铜价下跌的时候或者说不涨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从理论上来讲,在期货市场趋势性的上涨过程中也会存在着抛空的机会,但是在反向市场结构下,抛空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目前沪铜期货合约隔月升水在600元左右,对于空头来说,头寸每持有一天就要多付出30元/吨的成本,无论是从保值还是投资角度来看,目前多空双方的持仓机会是不平等的。所以不管是从中期趋势上还是从短期趋势上来看,市场都不支持抛空。从操作策略上来讲,为了避免在上涨的过程中出现踏空、或者出现因为逆势抛空而造成的“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的被动局面,现阶段可以考虑完全放弃抛空的操作,在卖出的后面,一定要加上平仓两个字。

  买入远期期货合约

  从中期趋势上确认了铜价将维持上涨之后,反向市场结构就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远期合约的机会。虽然沪铜的合约设计只有连续的12个合约,但投资者还是可以选择在6个月甚至9个月以后的合约上进行买入。今年1~9月份,现货铜平均价格为34300元/吨,那么低于这个平均价格的合约都具备了买入的价值。因为作为终端铜消费企业来说,无论是为了维持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好还是考虑到产品的边际贡献也好,既然能接受目前37000元/吨的铜价,那么6月以后34000元/吨的价格也应该说是能够有完全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承受的。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处于全球竞争环境中的商品来说,并不存在定价权的问题,所谓竞争市场,就是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市场。铜价是由供需双方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共同产生的,并不会因为消费企业的不认同、不接受就会停止上涨的趋势,正如不会因为生产企业的不认同就会停止下跌的趋势一样。历史上国际市场上主要铜生产企业曾经几次联合减产试图扭转当时铜价下跌的局面,减产数量一度高达80万吨至100万吨,但是也并没有改变铜价的下跌趋势。2002年下半年以来铜价的走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和不断增长,从而导致了铜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

  铜价的上涨和消费的增长是相伴相随的,正是由于消费的快速增长,才造成了目前全球铜市场以低库存为主要特征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推动了铜价的上涨。

  综上所述,铜价未来还将长期处于上升趋势,预测未来高点在何处的意义不大。在操作上应该坚决摒弃战略性抛空的思路,积极买入远期合约,捕获每一个回调的时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