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北京中期投资月报小麦:结束盘整节前大力上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2:55 北京中期期货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郑州强麦期货价格自6月底、7月初达到相对高位后,期价随即走了1个月的单边下跌行情,8月开始止跌企稳,进行了2个月的横盘整理阶段,直至本月底出现突破上扬行情。

  本月小麦行情整体呈现横盘振荡格局,主力合约由1月向5月平稳过渡。主力合约WS605月开盘价1679元,最高价1722元,最低价1668元,收盘价1715元。全月成交量为356950手,较上月增加134968手,月持仓量为162436手,较上周增加17982手。

  北京中期投资月报小麦:结束盘整节前大力上扬

05年强麦连续周收盘价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总观小麦整体走势,本月成交量、持仓量均有所减少,而郑商所的注册仓单量呈稳定增加态势。究其原因,期价近2个月的横盘走势则可解释。

  北京中期投资月报小麦:结束盘整节前大力上扬

05年度强麦周仓单手数统计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于郑麦期价长达2月的横盘整理,期间参与期货市场更多的是保值户、套利户和一些做市商,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等待突破机会,所以出现成交量、持仓量减少。直至月底29出现日突破上涨行情,并伴随着局部天量,成交量剧增。

  现货市场的购销不活跃,也使得不少企业选择在期货交易所注册仓单,以期待更好更快的卖出现货,表现现货企业对小麦后市整体看淡。

  第二部分 基本面分析

  一、世界小麦供需态势

  USDA报告本月全球05/06年度小麦产量几乎没有变化,消费量和贸易量轻微上调,期末库存小幅下调。报告中仅把我国05/06年度的期初库存小幅下调了25万吨,其它数据没有变化,因此期末库存也相应下降了25万吨。报告中,我国的产量为9500万吨,进口300万吨,国内消费量1.01亿吨,出口100万吨,期末库存3387万吨。

  USDA9月报告:全球小麦供需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

年度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量 国内消费总量 出口量 期末库存
05/06 年度 9 月 147.96 610.26 106.89 618.56 109.76 139.66
8 月 148.36 610.33 105.94 617.24 108.79 141.45
7 月 148.73 612.56 105.69 617.94 109.13 143.34
6 月 149.48 612.42 103.94 617.65 107.37 144.25
04/05 年度 131.06 624.19 108.82 607.29 108.79 147.96
03/04 年度 165.78 553.92 102.25 588.64 109.38 131.06

  二、国内近期影响期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整体看,本年度我国小麦市场继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库存将进一步减少。观察今年国内小麦市场,市场参与者心理更趋成熟,市场各主体也比较理智。农民售粮多年习惯发生改变,季节性集中售粮变为常年出售;企业经营方式更新,采取随购随销,不留库存或少留库存,储粮增值观念已被打破;消费者节日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节日突击购粮、存粮成为历史,传统的“季节性旺季”规律也被颠覆,节日消费对市场的拉动效应弱化。

  前期市场刺激性因素不足,缺乏利好题材是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经过2个月的平稳蓄势整理,月底出现的突破上涨行情无论从时间和空间看,均在情理之中。

  (一)市场主要利多因素影响

  1、中秋临近拉动市场需求

  本月市场炒的最热的利多因素就是“双节”因素。今年中秋节给持续低迷的面粉市场注入了一定活力。中秋节临近,月饼生产进入高峰期,面粉需求增长,市场购销有所趋旺,产区各地小麦交易量明显增长。同时厂商也进入销售高峰期,购销相对活跃,成交有明显增长,国内小麦价格受此影响出现小幅回升。

  今年中秋节,市场未表现有明显趋旺的迹象,这说明当前面粉供给充足,市场趋于理性。尽管这样,中秋节仍然是面粉用量最大、最集中的节日,加上学校开学,集团消费需求增长明显,受此拉动,价格也呈现稳中略涨的走势。预计进入4季度后,消费需求将有所趋旺。

  2、小麦价格低迷导致农户惜售心理严重

  如今麦农售粮更加理性,心理更趋成熟。随着粮食流通日益市场化,农民售粮方式也发生变化,由过去集中售粮转变为分散售粮。而且目前收购价格却较上年有所下降,当前价格一直难以满足种粮农户对于小麦价格的期值,加上近期由于秋收临近、新棉上市、学校已经开学及农资需求降低,农民不急于出售小麦,惜售心理较强,使农民变现积极性下降。

  由于化肥、农膜、燃料等价格持续上扬,今年粮食种植成本有所提高。据各地测算,因农资涨价致使粮食生产成本每亩增加30至40元,成本的增加远远超过了国家对农民种植的补贴。种植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价格起到支撑。

  另外,政府托市收购麦价上涨时,麦农大量出售了手中的小麦,可以说该卖的基本卖了,后期如果麦价过低,麦农惜售心理会进一步加剧,对市场价格起到支撑。

  3、国家政策扶持小麦价格

  近一时期小麦价格的下跌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各地开始出现小麦的竞价采购活动,虽然采购数量不大,但已表明国家的动态。如果小麦价格继续下跌,国家将可能继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以保证小麦价格的稳定。另外在当前小麦收购季节,国家不允许大规模的储备小麦进行集中轮换,使得小麦上市供应量减少,也有助于稳定小麦收购价格。

  另外,粮价的回稳,将有助于今年小麦冬种工作的开展,确保冬种小麦播种面积的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库存的充裕,这是国家稳定粮价的根本原因所在。

  4、相关品种的市场行情对小麦后市形成支持

  在我国小麦种植区,一般情况下可以实现一年两季种植,秋粮的主要种植品种为玉米,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主要来源。小麦和玉米消费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价格也是相互支持的。

  目前,国内小麦现货市场消费不旺,小麦价格难以走出方向,农民年内收入将一部分转移至玉米生产上来,因此,在秋粮中占大部分比重的玉米的产量和收购价格对小麦价格走势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最近玉米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均表现坚挺,对小麦市场也构成支撑,带动小麦价格的上涨。

  (二)市场主要利空因素影响

  1、供需矛盾缓和主导价格平稳

  市场供求是决定小麦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今年供给量增加,产需矛盾缓和,价格平稳走势也在情理之中。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05/06年度我国小麦新增供给量预计将达到9900万吨,其中国内产量为9600万吨,而去年我国小麦总产量为9195万吨,这预示着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了400万吨。另外,预计全年我国小麦消费总量为1.04亿吨,产需缺口为500万吨。

  今年的夏粮丰收,小麦产量可能比统计的数据要高一些,考虑进口小麦的因素,今年小麦供需缺口较小,或者说是基本平衡。国有购销企业的小麦收购量创历史新高,超过了粮食市场放开之前的收购量,形成了高库存的状态,大量的小麦压在国有购销企业库中,使大多数企业感到经营的压力,纷纷销售小麦,导致市场小麦供应充裕。

  就目前国内小麦库存看,还没有下降到合理的库存水平,仍然处于高库存状态,特别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夏收前后储备陈麦抛售的力度减弱,库存粮未得到充分释放。而国内小麦库存量达3千余万吨,供过于求的格局难以逆转,小麦价格缺乏大涨的基础。

  整体而言,05/06年度,我国由于小麦产量增长而进口减少,当年新增供给量不能满足消费,期末库存比上年度降低,但降幅减小。目前我国小麦库存消费比为33.8%,远高于全球的小麦库存消费比的平均水平,供需缺口仍然可以通过消化库存来弥补,供需矛盾基本趋于缓和。

  2、国内小麦市场需求低迷依旧

  从往年的市场情况看,自8月中下旬开始,随着中秋以及国庆节长假的临近,面粉消费市场进入一个传统的季节性旺季。但自今年春节、“五一”、中秋期间,传统的“季节性旺季”规律被颠覆,小麦市场需求疲软局面未得改变。

  目前国内小麦贸易商逐渐理性应对市场变化,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已经意识到小麦中长期基本面难有较大改变的客观事实,不少用粮企业也认为目前政府为保护农民利益而敞开收购的大量小麦,国家会在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将会抛售库存平稳粮价。因此,贸易商在市场上采购行为表现谨慎。

  3、后期轮库对市场造成压力

  据统计,自今年夏收工作开始以来,全国小麦入库量累计达到了2024.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了1762.7吨,占全社会小麦收购量的87%,比去年同期多收购了275.3吨。按照今年我国小麦产量9600万吨来推算,收购数量已经占到了产量的21%以上,后期市场上再次出现大量托市收购小麦是不大可能的。

  目前中央储备轮入任务已经完成,国家采取的是“先轮入、后轮出”的政策,轮入多少将轮出多少,这样一来,国储粮企将由市场买方成为卖方,这一正一反的角色变化使后期的轮出对市场存在一定压力。另外,主产省陈粮库存虽然已不多,但部分省份依旧有陈粮需要出库,销售压力也依然存在。

  4、明年小麦播种面积不会下降

  自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一直大幅下跌,促使政府暂停所有主要的库存抛售活动,来支持小麦价格。主产区河南省小麦价格要比上年同期低7%左右。

  明年国家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同时继续执行种粮直补政策,扩大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而且今年执行最低限价收购小麦,努力保护农户的利益,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户仍会种小麦。今年小麦价格偏低不会导致明年小麦播种面积的降低。

  5、人民币升值给小麦市场带来压力

  目前为止,人民币已升值近2.5%,由于初期其升值在市场预期之内且升值幅度较小,对小麦市场总体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然而,市场预期人民币后期仍将继续升值,一些国外机构认为人民币在未来10年内升值幅度将高达10%—20%,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声明不排除人民币再次升值的可能性。

  小麦是我国大宗进口商品,去年的进口量达到723万吨,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为277万吨,同比上升1.5%,全年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00万吨左右。人民币继续升值将直接降低进口小麦价格,随着国外优质廉价的小麦涌入,将给国内小麦市场带来很大冲击,使得国内小麦价格难以上涨。

  第三部分 技术分析及后市展望

  一、郑强麦605日K线技术分析

  北京中期投资月报小麦:结束盘整节前大力上扬

K线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月强麦605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横盘整理状态,MA均线粘合走平,略有向上。布林通道由于月底的突破上涨行情,也开口扩张。从形态上看,可以视为一个并不好看的上升三角形。三角形上边线为1695元一带。三角形下边线逐渐缓慢上移,1650元,1656元,1667元,1678元为依次上升相对低点,反之,也可视为依次支撑位,多单止损点。

  整体看,本月多方曾3次上冲1695这一重要阻力价位,但均无功而返,错失了在2/3处的最有效、最有力的突破空间与时间,直至29日,才在三角形靠近顶角部位构成突破,预计后期将走出一轮中级上涨行情,但力度不会很强。

  另外,仔细观察月底小麦的飚升行情,很像月中的玉米启动行情,资金介入迹象明显,玉米近期的多头走势对小麦后市的走势可以予以借鉴。

  操作上,月底前对重要阻力位1695元的有效突破,可以预见后期将有一轮中级涨市,建议投资者多单一路持有,但也不应对这轮上涨抱有太大幻想空间,注意及时止赢出局。做套利者如果前期在WS601和WS605上做卖近买远套利,月底的突破上扬行情,使价差进一步扩大,收益可观,可继续持有。

  预计这轮上涨行情的第一目标价位为1750,如果上穿,则看第二目标价位1775元,如果价格走势强劲,1800元将是第三目标价位。

  下月小麦期价受基本面因素衬托,预计不会有较大跌幅。如果期价下跌第一支撑位为1710元,第二支撑位为1695元,如果破位,则向下看1670元和1640元。

  二、后市展望

  进入10月份,主产区冬小麦播种工作将全面展开,农户进入农忙时期,将无暇出售小麦,小麦供应量明显减弱,加上用粮企业在采购方面转向了收储企业采购小麦,收储企业因小麦成本较高而出库价格较低,因此销售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近期小麦上市供应量减少。加上月底小麦期价的飙升,预计10月小麦将走出一轮中级涨势,但也应谨慎对待。

  整体看,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求关系处于基本平衡阶段,国际市场呈现供过于求,对国内小麦的缺口能够有很好的弥补,在此背景下,交易者心态较为平和。排除目前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预计国内小麦市场在第4季度,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几率不大。

北京中期期货 吕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