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工业品回调冲击玉米市场 期价进入阶段性调整(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1:01 大陆期货

  三、国内市场动态分析

  2006年我国玉米播种情况

  三大粮食品种中,今年国家对主产区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而对玉米生产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农民播种玉米意向主要受种植收益的影响。

  今年我国玉米等谷物种植情况良好

  今年一季度,一方面受禽流感、养猪业低迷和出口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面临下跌压力;另一方面,东北、黄淮海主产区玉米转化能力的提高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又给国内玉米价格带来支撑。1~3月除黄淮海部分地区受禽流感影响,玉米价格在一段时间较低外,国内玉米价格特别是东北产区的玉米价格要高于去年同期。

  4月份后,随着养殖业玉米需求逐渐恢复,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扬。

  春播前玉米价格走强,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提高,有利于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

  有关权威部门预计我国今年谷物总播种面积达到8400万公顷,同比增长3%,其中夏收小麦2180万公顷、玉米2730万公顷、稻谷2920万公顷,不同程度高于上年。 在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量预期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我国今年谷物产量将达到4.44亿吨,较上年4.28亿吨的谷物产量水平增长1574万吨和4%。测算结果显示,我国05/06年度谷物消费总量将达到4.34亿吨,较供应总量高出132万吨,全社会谷物库存连续第六年减少,但库存下降速度为2000年以来最慢的一年。 预计我国06/07年度谷物产量及进口总量为4.48亿吨,该年度谷物消费量预计为4.34亿吨,产需相比结余近1400万吨,期末库存下降六年后首次增长。

  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情况

  东北四省区(含内蒙古)是我国玉米生产最重要的地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1/3,产量约占全国40%,商品量约占全国50%。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情况对全国玉米市场的供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04年国家开始在主产区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东北地区玉米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春播前,东北玉米市场价格较高,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高涨。预计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去年东北四省区玉米播种面积已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今年东北四省区将更多依靠现有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根据农业等部门数据,今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约4450万亩,较上年增加约8% 吉林约4350万吨,略增;辽宁约2450万亩,持平;内蒙古约3000万亩,增加约9%。

  春播前,东北地区天气情况较差,各地玉米播种进度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玉米播种普遍推迟。入春以后,黑、吉、辽三省中东部地区降水量偏大,低温天气频繁出现,地温回升较慢。播种期间,三省中东部地区土壤温度仍然偏低。此外,黑、吉、辽三省西部以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比较干旱,也影响到玉米播种。总之,受不利天气条件影响,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普遍推迟,比常年要晚10天左右。由于春播推迟,增加了东北地区玉米遭受秋霜灾害的可能性。农业部门已提出减少和淘汰晚熟品种,增加中早熟玉米播种的生产建议。吉林、黑龙江等省受低温影响较大的部分地方改种了早熟品种。早熟玉米品种在降低秋季早霜危险的同时,也将影响到玉米单产。

  黄淮海地区玉米播种情况

  黄淮海地区是仅次于东北地区的全国第二大玉米产区。冀、鲁、豫三省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产量约占全国的30%,商品量约占全国的25%。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情况对全国玉米供求形势也有较大影响。

  黄淮海地区主要是夏玉米,在冬麦收获后播种。黄淮海地区玉米的这种生产特点,决定了该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受小麦播种面积影响。今年该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为该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增加打下了基础。此外,4月份后,黄淮海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扬,也有利于该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今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但幅度不大,同时由于该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因此预计2006年该地区玉米播种面积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据各地农业部门估算,2005年河北玉米播种面积约4000万亩,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将保持上年水平;2005年河南玉米播种面积约3600万亩,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今年玉米播种面积与上年持平或略增;2005年山东玉米播种面积约3700万亩,从历史数据看,玉米播种面积扩大还有一定潜力。

  玉米涨小麦跌 饲料企业开始用小麦替代玉米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始终处在高位,与2006年新麦收购价格相比已明显倒挂。为此,一些中小型饲料厂调整配方,使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以缓解目前饲料价格高企,畜禽养殖亏损的状况。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连续攀升,并已涨至较高,而新麦价格偏低,使得与玉米价格明显倒挂。目前,湖北武汉地区新麦农村收购价1220元/吨--1240元/吨,饲料厂进厂价 1300元/吨--1320元/吨;而东北玉米站台价1520元/吨,小麦与玉米价差达到每吨200--220元。河南驻马店新麦收购价1240元/吨- -1260元/吨,进厂价1300元/吨左右。由于当地玉米霉变率较高,饲料难以批量使用,该地区东北玉米进厂价1460元/吨,两者价差为每吨160 元;可见,上述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现已明显倒挂。

  由于价差拉大,玉米在饲料配方中已被部分替代。因为价格是由价值所决定,我国小麦价格一般相对玉米有所偏高,小麦与玉米的价格比大致为1.2—1.3:1之间。如果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则一般在比价0.9:1以下,饲料厂开始考虑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目前,湖北武汉小麦与玉米比价约为0.83:1,河南驻马店小麦与玉米比价为0.89:1。为此,一些饲料厂已经开始在饲料配方中采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尤其是湖北武汉地区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小麦较为积极。为减少亏损,小麦替代量将相对扩大。目前,由于国内玉米价格高企,畜禽价格下滑,养殖户普遍存在亏损。为降低成本、减少亏损,则小麦是玉米的主要替代品。玉米能量消化能3380大卡/公斤、代谢能3130大卡/公斤;而小麦消化能3350大卡/公斤、代谢能 3090大卡/公斤,能量基本相当。通常只要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一定比例倒挂,作为能量饲料的玉米将会被部分小麦替代。一般情况下,小麦在饲料配方中的替代量为10%左右,据了解,目前湖北武汉地区小麦替代量约占玉米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如果在饲料中添加合适的酶制剂,小麦的替代量可以适当增加。

  总之,由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现已涨至阶段性高位,致使饲料价格居高难下,畜禽养殖仍然亏损。而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新麦价格相对偏低,并与玉米价格明显倒挂,以致这些地区出现新麦替代部分玉米。这将使得有关地方玉米货源偏紧现象有所缓和,玉米价格续涨势头有所平抑,饲料成本相对降低,但新麦价格将有所走高。

  中国有望加大玉米进口量

  五月底,中国西王糖业公司定购五万吨美国玉米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过去两周里,已经有两家国内贸易公司进口了210吨美国

转基因玉米。西王糖业作为国内主要的玉米加工商,计划今年将玉米加工产能提高50%,达到90万吨,以便满足国内葡萄糖的强劲需求。公司表示如果一切顺利,还有可能在9月份之前,也就是国内玉米收获之前再进口5万吨美国玉米,这也将是多年来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

  之前,国内很多人都在预期中国很可能从玉米出口大国转为净进口国,最早可能是在2007年,这种预计是基于中国玉米产量可能降低,而国内工业需求以及饲料需求增长,库存呈现降低趋势。按照美国农业部当前的预测,中国在2006年10月到2007年9月份期间将会进口10万吨玉米,高于上年的3万吨,而出口将会降低到400万吨的水平,这也是1996/97年度以来的最低出口量水平。

海关总署公布 1—5 月中国玉米进口统计数据
5月
1-5 月
数量(吨)
同比变化(%)
数量(吨)
同比变化(%)
玉米进口量
184
392.3
2932
533.3
原产地
美国
183
392.9
469
74.8
老挝
0
未公布
2190
未公布
海关
上海
83
124.3
369
37.5
黄埔
100
未公布
100
未公布

  未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净进口国的趋势对整个国内市场将是长期的利好。

  四、玉米后市走势分析

  据美国农业营销专家罗伊?莫尔藤森撰文指出,尽管今年以来,商品指数基金等大型投机资金在包括玉米市场在内的农产品市场兴风作浪,但是市场正在越来越多关注起基本面的因素,特别是在玉米市场。

  首先,全球种植情况。近期种植面积大小与天气情况将是重要的炒做对象。美国方面,玉米价格长时间处在高位增加了种植户积极性,美国种植带的及时雨使得唯一影响产量的因素都消失待尽,仅仅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看,美国玉米今年产量将会有所增加;国内市场,东北地区今年尽管提高了种植面积,但由于天气因素影响到种植时间,是否将会影响到收获未得而知,也为未来的产量画上了一个问号,而黄淮海地区的种植面积今年仍没有明显增加,但也要看到,如果玉米价格始终维持高位,对于一个还有充足扩种面积的地区来说,很有可能增加种植。可以说相对美国,国内玉米本年度种植要略逊一筹。

  其次,玉米的消费情况。禽流感后遗症还是较为严重,饲料的需求量较前两年仍有所减少,作为主要的玉米消费渠道,这一严重影响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化。

  原油价格的高起,替代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燃料乙醇更是混合燃料中的主要材料,玉米的工业属性在这一刻不容忽视。进入7月份,将是美国汽油用量高峰,对乙醇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对玉米价格将是一个有力支撑。从长期消费情况看,更多的玉米将会用于玉米深加工(淀粉、玉米糖浆、燃料乙醇的生产),对玉米价格将是长期利好。

  另外,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玉米与小麦价格价差的不断扩大,使得玉米在饲料方面的主导地位很有可能受到冲击,这也将是玉米继续走高的主要瓶颈。

  最后,中国消费情况,这一块儿不得不拿出来单独讨论。中国一直是玉米产量大国,据国内权威机构预期,今年产量更是达到1.37亿吨,但近些年的产量远远赶不上国内玉米消费量的增加,受此影响,国家玉米储备量也出现连续多年下降,因此,国内外权威人士预计,中国将从玉米出口国转变成为玉米净进口国,而在5月底中国西王糖业公司定购五万吨美国玉米的消息更使得很多人对此观点深信不移。但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中国转为净进口国需要有个前提,就是今年产量下降,或者说是不增加,是否真能如此,从目前的种植情况上还是很难看出的,因此,中国转为净进口国问题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相信短期内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不会过大,截止新玉米上市之前都将是个迷。

  从长期看来,中国转为净进口国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工业品回调冲击玉米市场期价进入阶段性调整(2)

大连玉米C703合约日K线走势分析图(来源:大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尽管玉米价格走势更多回归基本面,但从技术图形上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以上就是主力合约C703日K线走势图,首先,从6月份走势看,本次回调已经达到50%,而此价位恰好是前期高点价位1460元/吨附近,而从近期走势情况看,下滑趋势也正是在此附近企稳,因此,我们可以说此价位将是玉米重要支撑位;其次,从近3个月走势看,玉米整体仍未破坏其上升趋势,在上升通道下轨同样获得了支撑,而从6月份最后几个交易日K线上看,在触及此下轨后已出现一定的上涨态势;最后从趋势指标MACD形态看,也反映出有上涨的可能性。

  笔者在此大胆预测,若玉米价格不能有效突破重要支撑1460元/吨与上涨通道下轨,则上涨趋势不变,阶段调整已经告一段落。

  特别提示:由于玉米近期仍在炒做工业属性,因此,原油价格变动将非常重要。提请投资者密切关注后期原油价格走势。

  附件:6月24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纽约商业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能源与金属战略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隆重举办,著名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先生莅临论坛作了“全球商品市场未来十年价格趋势展望”的主题演讲,之前他曾经提到过农业品将在未来成为主题,而在本次演讲过后,他特别回答了关于玉米市场的看法:

  “对玉米这一块我非常地乐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玉米变成了乙醇,作为一种原料。现在玉米的需求大量增加,玉米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既可以做燃料,而且很多国家还会对种玉米的农民提供补贴。对粮食的储备都在减少,从1972年开始,大家都应该知道34年前我们的粮食储备非常少,70年代整个商品市场价格走势非常高,有很多价格上涨。所以,我对玉米今后是比较乐观的,尤其是农业方面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都会是很好的市场。”

  大陆期货 杨帆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