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市场供需仍陷利空格局 大豆依旧保持弱市盘整(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2:20 美尔雅期货

  豆粕市场:国内豆粕市场价格继续小幅下跌

  本月,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走势,虽然大部分地区豆粕价格下跌幅度只有30-50元/吨,但对于已经处于近两年较低水平的豆粕价格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月下旬,京津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2300元/吨,最低成交价格为2280元/吨;江浙地区43%蛋白出厂报价为2330元/吨,最低成交价格为2300元/吨;广东地区43%蛋白出厂报价为2330元/吨,最低成交价格为2300元/吨。导致豆粕市场价格下跌关键的原因在于养殖饲料需求疲软,进入2月份以后畜禽产品养殖恢复的速度明显低于市场的预期。另外,市场传闻广州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而导致2000余只家禽被扑杀以及香港暂停从广东地区进口活家禽也成为推动豆粕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广东地区活家禽价格已经下跌了50%,这导致国内供求双方均对养殖饲料豆粕需求的增长持悲观心理。

  豆油市场:需求增长推动豆油价格小幅攀升

  在豆粕价格出现下跌的同时,中国豆油市场价格却出现了小幅攀升。本月,华北地区国标一级豆油价格出厂报价为5300元/吨,较上月水平提高20-40元/吨;华东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为5370元/吨,较上月水平提高40元/吨;华东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为5330元/吨,较上月水平提高50元/吨。由于国际豆油市场对生物燃油概念的炒作使得国内外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倒挂。如果按照目前南美豆油对中国CNF报价530-540美元/吨计算,进口豆油到港成本高出国内分销价格300-400元/吨,这使得国内厂商将采购重点从国际市场转向了国内市场,从而带动国内需求增加。另外,国内外豆油价格倒挂使得中国3-4月份船期进口豆油订购量降低,这将相应造成中国5-6月份进口豆油数量大幅减少。部分国内贸易商基于对未来市场看涨的预期增加豆油采购量,也导致国内需求量出现提高。

  数据分析(国际大豆市场方面)

  单位:百万吨

2005/06 年度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

压榨量

国内需求

出口

期末库存

世界

2 月

44.87

222.76

66.28

183.84

213.73

66.35

53.83

3 月

44.88

224.12

65.3

183.17

213.81

66.07

54.42

美国

2 月

6.96

84

0.11

46.81

51.21

24.77

15.09

3 月

6.96

84

0.11

46.81

51.21

24.49

15.37

其它

2 月

37.91

138.76

66.17

137.03

162.52

41.58

38.73

3 月

37.92

140.12

65.19

136.36

162.6

41.58

39.05

主要出口国

2 月

30.48

103.5

1.09

59.39

64.18

38.92

31.98

3 月

30.48

103.5

1.09

59.39

64.18

38.92

31.98

阿根廷

13.92

40.5

0.65

28.45

30.2

10

14.87

3 月

13.92

40.5

0.65

28.45

30.2

10

14.87

巴西

16.48

58.5

0.43

29.49

32.31

26.07

17.02

3 月

16.48

58.5

0.43

29.49

32.31

26.07

17.02

主要进口国

2 月

6.07

19.28

54.05

57.82

73.46

0.41

5.54

3 月

6.27

20.59

53.16

57.23

73.61

0.44

5.98

中国

4.7

17

27.5

34.51

44.73

0.37

4.1

3 月

4.7

18.3

27

34.61

45.1

0.4

4.5

欧盟

0.79

0.84

14.8

14.2

15.61

0.01

0.8

3 月

0.99

0.86

14.4

13.5

15.39

0.01

0.84

日本

0.26

0.23

4.3

3.1

4.49

0

0.3

3 月

0.26

0.23

4.3

3.1

4.49

0

0.3

墨西哥

0.04

0.13

3.73

3.82

3.85

0

0.04

3 月

0.04

0.13

3.73

3.82

3.85

-

0.04

  美国农业部在本月10日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对大豆市场没做太大的调整,一些调整也在市场的意料之中,所以对市场影响不大。从该报告中可以看出:

  1、 继续调低美国大豆出口量预测1000万蒲式耳,从上月预测的9.1亿蒲式耳下调至9亿蒲式耳,致使美国的期末库存增加了1000万蒲式耳,从上月的5.55亿蒲式耳增加到了5.65亿蒲式耳。这一调整基本上在市场的预料之中,所以说对市场影响不大。

  2、 但美国的豆粕豆油供需表有不小的变动,豆粕的国内消费量下调了19万吨,这些豆粕转移到了出口市场,所以期末库存不变。豆油的出口则大幅调减10万吨,主要是豆油的出口成交一直没有起色,其结果是本来就已经很庞大的库存继续增加,达到122万吨,上年度是77万吨,这是自2000/01年度以来的最大库存。

  3、 中国和欧盟两大主要进口国的进口量均被调低。USDA调高了中国的大豆产量预测,从上月的1700万吨调增至1830万吨,由此而调减了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从原先预测的2750万吨减至2700万吨。欧盟的大豆进口量从1480万吨调减至1440万吨,主要是因为压榨需求下降,从上月预测的1420万吨下调到1350万吨。

  4、 USDA在本月报告中没有调整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预测,继续保持巴西5850万吨、阿根廷4050万吨的预测数。

  5、 05/06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3.93亿吨,比上个月的预测增加37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27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调增140万吨(大部分来自中国)。全球油菜籽产量的增加也主要来自中国。此外,印尼的棕榈油产量也调高,但部分被马来西亚的减产所抵消。

  从大豆的供需平衡表看,大豆市场的利空基本面依然没有任何改变,相反,由于中国和欧盟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减少,还导致了美国大豆的库存进一步增加。但这一因素已经在目前的市场上得到体现,因此市场不会对报告产生大的反应。估计近期内大豆价格还将在比较窄的区间内保持振荡走势。

  综合分析:整体来看,本月状况相对上一个月无明显变化。在本年度产量调高,需求减少等因素导致库存不断调高的情况下,目前供需结构呈现明显供大于求的态势。禽流感的持续肆虐,市场心理继续受到抑制。豆类市场整个产业链条上各品种价格均遭受到较强的上行压力。

  三、技术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美盘大豆

  5月美豆 周线图

   市场供需仍陷利空格局大豆依旧保持弱市盘整(2)

5月美豆周线图(来源:美尔雅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周K线观察,目前价格运行在一个大三角区间以内。整体走势偏若,价格运行于形态下沿位置,目前支撑表现于580美分位置。如果美盘向上突破,从长期周期来看美豆本来运行在历史地位,向上空间比较大。如果向下突破,则下跌的空间有限。

  5月美豆 日线图

   市场供需仍陷利空格局大豆依旧保持弱市盘整(2)

5月美豆日线图(来源:美尔雅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日线图来看,美豆的价格正运行在一个中期箱体下沿。上行走势受到抑制,量能亦显不足,预计后期仍将以震荡为主。

  9月连豆 日线图

   市场供需仍陷利空格局大豆依旧保持弱市盘整(2)

9月连豆日线图(来源:美尔雅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中期走势来看,三角整理的走势仍在延续。短期有在图中横线位置构筑短期底部迹象。K线形态呈震荡上行,短线可谨慎看多。

  四、综合分析:

  美盘大豆:美豆价格正在三角形整理当中,还没有走出具体方向。

  从长期形态来看:如果向下突破,则下跌空间有限,适合短线操作。

  如果向上突破,则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适合长线操作。

  大连大豆:目前有构筑短期底部迹象,操作上仍保持震荡思路,短期内可保持谨慎看多态度。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