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大豆研究 > 正文
 

大豆市场结构涨势阻力重重 豆类期货任重道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2:00 中大期货

  一、行情回顾

  本周CBOT大豆市场在缺少实质性新消息刺激下,多数时间仍维持区间震荡整理走势,虽然基本面利空压力仍旧沉重,但基金持续买盘却对期价形成有效支撑。近期因两任美联储主席的讲话激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持续调高利率的预期,国际基金逐渐将投资重点放在了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小的农产品市场上,CBOT农产品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全线买入的情形。周末在基金大量技术性买盘拉动之下,近月3月合约自近六周以来首次收在600美分整数关上方,而主力5 月合约也刷新同期高点。

   大豆市场结构涨势阻力重重豆类期货任重道远

大豆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国内连豆周内呈三角形旗形整理,波幅逐日收敛。在国内玉米带头领涨、首先向上突破旗形整理的提振下,连豆一鼓作气,周五大阳线向上直破整理区间,大有壮志凌云之势。

   大豆市场结构涨势阻力重重豆类期货任重道远

大豆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二、本周消息面浅析

  1、周五农业展望论坛会议上又传出了新消息。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07 年度的美国大豆产量为29.65 亿蒲式耳,低于当前年度的30.86 亿蒲式式耳水平;预计新大豆播种面积为7400 万英亩,较去年增加200万英亩;预计新豆平均单产为40.7蒲式耳/英亩、收获面积为7290 万英亩。此外,美国农业部还预计2006-07 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7.3 亿蒲、出口量为10.75 亿蒲;预计2006-07年度美豆年终结转库存为5.6 亿蒲,略高于当前年度的5.55 亿蒲预估水平。

  分析: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下年度的美国大豆供需前景仍旧十分宽松。供需面依然比较沉重。

  2、美国农业部的周度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2 月9 日,2005/06年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装船量为666 万吨,而去年同期是878 万吨。上周美国对我国装出了53 万吨大豆,目前美国已经对我国售出但尚未装船的大豆数量为102 万吨

  分析:

  美豆出口依然不太理想。

  3、巴西南部天气周三中午时候已有向干旱发展迹象,而阿根廷未来7-10天内仍旧缺少良好降雨机会,巴西南部大豆作物的作物生长条件已经变得有些干旱,而阿根廷情况显得更糟。据气象机构的预报显示,目前阿根廷出现更多降雨的时间可能会推迟,预计到下周中期之前整个大豆主产区将以高温干燥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到90-100 华氏度(32-38 摄氏度),这将对正处在关键生长期的豆作物构成威胁。

  分析:

  最近南美出现了干旱天气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基金借助南美天气因素的主要题材,再次具备炒作的理由。

   南美大豆产区过去24小时降雨实况(2月19日)

   大豆市场结构涨势阻力重重豆类期货任重道远

南美大豆产区过去24小时降雨实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4、伯南克称,目前全球商品总需求仍有着较强的增长动力,原材料产能的扩张也可能超出正常水平,如果没有相应的对冲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增加,这使得美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利率,美国经济仍处于扩张通道之中。

  分析:

  受美联储前后两任主席近期讲话影响,投资人更加预期美联储可能持续调高利率,国际基金亦开始逐渐减持工业品期货的多头头寸,增持农产品期货的净多头寸。这对农产品无疑是利好消息。

  回顾上周和本周的行情,可谓“利空出尽便是利多”。

  三、多空因素重点分析

  (一)利多因素

  1、玉米涨势提振

  由于玉米不仅可作为替代燃料乙醇汽油的原料,还可作为高附加深加工生物制品的原料,吸引大量投机资金进驻,成为农产品的领涨品种。加上节后玉米加工企业的采购力度加大,但是到货量偏低,港口库存降低,这更有助于玉米价格的上扬。本周国内玉米期货于周三首先向上突破旗形整理区间,引领着近日以来农产品的涨势。

  本周我国没有出现新的禽流感病例,同样也有助于人气回暖。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出现回升,对于适宜在低温天气下存活的禽流感病毒来说,疫情继续扩散的几率有可能随之减弱。如此,更有利于基金买盘的涌入。在基金买盘的影响下,各农产品市场之间近期产生了相互助涨效应。在玉米涨势的提振下,周五连豆大拉长阳,突破了近周以来旗形整理区间。

   大豆市场结构涨势阻力重重豆类期货任重道远

大豆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