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催生
自2月16日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筹备小组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以来,国内有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热议与金融期交所“破茧”、呼之欲出类的报道开始多了起来。在众多热议与报道中,与中国有着血缘“姻亲”关系的新加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为,此前1年多时间内数度传出要“抢注”中国股指期货的消息得到证实:2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已结
束对其会员有关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品种交易规则初稿的书面公开征询,并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这一中国指数期货交易品种。
对于新加坡交易所这一兵临城下的“抢注”表现,业内专家指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除了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外,还能发现价格,形成定价中心。股指期货一个新品种上市成功与否主要看市场参与度高低,如果新加坡先上,先将部分投资者吸引走。因此,新加坡交易所“抢注”我国股指期货,必将吸引很多QFII以及一些在国内股市的地下外资资金,国内一些投资者也会受到吸引,通过地下途径去新加坡市场。如此,将不仅导致我国金融、股市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割裂,而且极有可能造成我国金融和证券市场的定价权被国外所掌控。
印证专家上述分析的是20年来新加坡交易所对日本、印度等不同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的“抢注”。1986年9月,新加坡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别国股指期货合约——日经225指数期货。此后,新加坡交易所又陆续“抢注”了印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的指数期货/期权产品。这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抢注”行为,不仅使新加坡交易所赢得了提供最广泛亚洲衍生商品种类的先发性优势,也为其后续建亚洲资本市场的门户、努力打造亚洲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中心奠定良好基础。
实际上,力图“抢注”并争夺我国金融衍生品定价权与市场商机的并非新加坡交易所一家。2003年12月8日,香港交易所上市H股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的指数成份股为32家在主板上市的主要H股公司;2004年10月,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先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同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由16家在美国主板市场上市或发行存托凭证的中国公司构成的中国指数期货。
由此看来,从2月中旬开始筹备的上海金融期交所,被烙上了疑似匆忙“催生”的印迹也是极其自然的。
时间表“乱相”
在锁定新加坡9月推出中国A股股指期货以后,市场关切的眼光自然落在上海金融期交所可能挂牌交易的时间上。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筹备工作加速进行,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会在六七月间成立。”这是国内相关熟悉筹备进程的人士,在4月初对上海金融期交所“竣工”挂牌给出的最为乐观的时间预期。
“证券市场股改的完成,股指期货的合约设计与制度安排,股指期货交易系统的试运行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培训、指导和教育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金融期交所最快也只能在今年年底前后挂牌。”5月中旬,国内期货业界一位资深研究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言之凿凿地说。不过,他同时也坦言,新加坡拟于今年9月推出中国股指期货,这对目前正在筹备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在时间上确实产生很大的压力。
神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裁汪正也认为,虽然各方对股指期货寄以厚望,但是现在还缺乏推出的条件,例如股改最快到年底才能实现全流通,同时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充分,包括指数的设计,标的物的明确。“一年内能够推出,效率就非常高了。”他说。
在今年“两会”期间,上海金融期交所筹建组组长、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期交所的筹建工作正在研究和努力当中,其设立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在金融期交所正式挂牌官方与非官方众说纷纭的时间表“乱相”中,还有一个可以与之存在关联的立法事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4月12日在京透露,全国人大已经启动了《期货交易法》的立法程序。不过,对于业界有关金融衍生品交易需要等待期货交易法正式出台的担心,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证监会正就金融衍生品起草法规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先行出台,期货交易法纳入金融期货交易,不会影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上市步伐。
关于上海金融期交所正式挂牌时间,与我国同属期货市场新兴国家的韩国或许可以作为参照。1987年11月,在全球股市经历了“黑色星期一”暴跌后不久,韩国修改了证券交易法并授权韩国证券交易所建立期货市场。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韩国证券交易所开展了对机构投资者指导和教育工作,1996年6月开始对外发布KOSPI200指数。1995年6月至1996年8月经过15个月模拟交易后,1995年12月正式建立KOSPI200指数期货市场,并于1996年5月开始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交易。
当然,对于市场同样关心的金融衍生期货交易品种谁先上的问题,业界专业人士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股指期货先上。不过,也有人表示,并不排除国债期货率先推出的可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