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暗渡陈仓抢占外盘制高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12:50 《财经时报》 | |||||||||
尽管内地期货业赴香港设立分公司的政策要在“两会”后才颁布,中期已开始利用其香港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外盘业务,其他几家期货公司也在积极谋划类似的行动。他们深知,外盘业务的规模将决定其在中国期货业改革中的地位 □ 本报记者 李文科
中国期货业的排头兵——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期”)已经在开展海外期货交易,即行内人所称的外盘业务。受理有关业务的被指是中期抢在有关政策放行之前,私下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 《财经时报》从数位中期旗下分公司的经纪人处了解到,在2005年年底,这些经纪人、尤其是金属部门的经纪人,就被告知可以向期望做外盘的客户推介代理外盘的业务,通知这些经纪人的人员还强调说“要只介绍自己熟悉的客户做外盘”。 不过,中期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不承认已在香港开展业务。但他承认香港公司与中期有关系。市场人士对此的另一种判断是,所谓的香港子公司也可能是由中期的母公司——中期集团所设,如此,将不会违反任何现行政策。 为了争取中国期货业的“制高点”,国内实力雄厚的几家期货公司都在谋求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以便迅速开展外盘业务。其目的非常直接——争夺中国期货业改革进程中的制高点。这是因为,外盘业务的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些公司在今后期货业中的位置。 “悄然”突围 中期一位经纪人告诉《财经时报》,国内的经纪人只是将客户介绍给中期在香港的子公司,这类客户并不在国内开户,也不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通常,是将客户的人民币先换成港币,之后再兑换成交易所需的币种”。目前进行这类交易的客户,主要是有保值需求的国内贸易商、生产企业、设备企业,相关交易还尚未对散户开放。 外盘的客户业务量现在并不大。这除了因为中期并未进行大规模推广,更主要的是,很多客户对这类外盘交易还心存疑虑。 中期的这位高层管理人员向《财经时报》强调,中期在规范运作方面走在期货业同行前列,比较谨慎。虽然他们对于“走出去”持积极态度,但现在还只是在接触和探索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大进展。 在他看来,在香港合法设立分公司并非难事,但要想获得“合法客户”将是内地期货业走出去的“拦路虎”,所以,走出去的前提是“法律、法规先行”。 实施细则焦点 受制于内地的法律法规限制,目前,除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能够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的31家企业以外,其他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允许从事外盘交易。 但是,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存在套期保值需求和大量资金投资需要,内地资金通过各种灰色渠道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擦边球”行为已不再是新闻。这条日渐壮大的灰色地带由于难以监管,风险巨大。 据估算,仅2005年度,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全部交易资金中就有10%至20%来自中国,这一数量远远超过31家国企套保的额度。 在内地期货业看来,“外面的世界”存在巨大的诱惑,这也成为促使内地期货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的重要原因。 2005年10月,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更紧密经贸安排)第三阶段实施协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期货公司自2006年1月1日起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由于相关实施细则还未公布,因此,“走出去”目前还只能“停留在计划当中”。 即便如此,由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主办的“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资格考试”已异常火爆。这项资格考试是有意投身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内地人员前往香港从业的通行证,因此,越来越多的内地从业者对此高度关注。 在去年于深圳举行的首次资格考试中,共有270名内地考生参加,整体合格率超过八成。2006年4月22日,这项考试将在上海举行,业内预测,在香港与内地市场日愈融合的趋势下,届时,势必会再次掀起两地资格互认的热潮。 《财经时报》获悉,尚未公布的实施细则中,焦点将是内地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能否从事全部香港证监会许可的经营业务,其中,包括是否能进行自营和代理外盘交易等。 并非救命草 这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只有拥有了海外交易“合法”资格和更多“合法经营项目”。目前处于崩溃亏损边缘的内地期货公司,才能通过业务量的增加得以复活。 而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将可在期货业改革进程中占据制高点,从而确立自身在今后期货业中的高度。 不过,在中期一些高层人士看来,要想使得“走出去”业务能够形成公司的利润增长点,还需要很长时间。 持有这样想法的公司不在少数。这是因为,现在抢先“走出去”,将不得不面临众多障碍:政策、人才、成本、风险控制、交易便利性、对外盘的了解程度等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