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高抬贵手 涉棉企业准入远期市场名正言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0:12 证券时报 | |||||||||
本报见习记者 刘文元 发自北京 今后,具有农发行贷款的涉棉企业参与远期市场规避风险将名正言顺。 昨天,农发行总行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棉花收购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农发行通知》)特别强调,当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下称“撮合市场”)成交价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设在北京,在22个棉花主产区和主销区设立常年交易工作站。2002年12月,推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成为棉花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国内涉棉企业的大部分收购资金来源于农发行贷款,农发行一直对企业进入撮合市场和郑州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持否定态度。2004年郑商所棉花上市时,农发行曾下文禁止从农发行贷款的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棉花市场存在的风险迫使农发行逐渐意识到了远期市场对规避风险的重要作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撮合市场只有棉花现货企业参与,没有其他行业的投机者,风险转移不完全。而郑州期货市场投机者众多,具有很好的保值功能,农发行也应该进一步允许贷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农发行通知》指出,国庆节前后,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增加了农发行收购资金贷款管理的难度。农发行总行要求各地分行和支行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市场走势,结合贷款企业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防范价格风险,进一步做好当前棉花收购资金管理工作。 10月18日,农发行曾紧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棉花年度信贷工作的通知》,据农发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通知的下发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棉花产需矛盾突出,棉花市场价格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测,棉纺织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使棉花信贷管理的难度加大。 自收购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一路上扬,籽棉的收购价格从开始的每斤2.2元一度上涨到3元以上,全国棉花市场和郑商所的棉花交易价格也大幅走高。 针对棉花市场的风险状况,中国棉花协会和国家发改委也曾于10月中旬和下旬先后发文警告棉花市场参与者,由于“价格上涨预期增强,部分地区出现抬高价格、盲目抢购等问题”,发改委提醒企业吸取2003年度收购价格上涨过高,后期价格回落,造成棉花销售困难的教训,不要盲目抬价抢购,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棉花收购等工作的紧急通知》认为,由于棉价上涨导致棉花市场蕴含着较大风险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全球棉花资源是充裕的,棉花供大于求;二是棉花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上半年的棉花需求增长速度会比今年上半年有所回落;三是棉价水平偏高,“目前棉花收购价格已涨到710元/担,接近2003年度的价格水平,市场风险较大”。 发改委的紧急通知公布时间是10月26日下午,通知公布后,导致当日郑商所的棉花价格大幅下挫。昨天,郑州棉花主力0603合约报每吨15120元,下跌35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