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聚焦高油价:油价泡沫恐难破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8:20 中国证券报

  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共同动用原油储备,原油价格应声下跌,但有专家认为这还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记者 辛昕 成静卫 北京报道

  战略原油储备真会彻底浇灭熊熊燃烧的高油价之火吗?整个世界都在原油缓慢下行的
价格走势中苦等准确的答案。

  9月2日,面对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原油期货价格每桶70.85美元的历史新高,国际能源署宣布其26个成员国未来30天内,每天将向市场释放200万桶原油、汽油及其他燃料,相当于全球燃料日消费量的2.4%左右。自成立以来,国际能源署只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曾协调成员国共同动用原油储备。受此影响,本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也跌到70美元以下。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消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已开始履行自己的诺言,向市场投放战略原油储备。尽管过去动用战略储备都导致油价大幅下跌,但仍有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油价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缓冲器”作用有限

  人们乐观地把战略原油储备比喻为“缓冲器”,希望它能缓解原油供应紧张和平抑油价,但它并不是解决当前能源困境的根本办法。

  正在上海期交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宏民认为,尽管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已从其战略石油储备中向炼厂出借石油,但这并无助于改善目前汽油短缺的局面。不少经纪商也表示,欧洲厂商已经开始将汽油运往美国,以充分利用美国汽油价格高涨大赚一笔。

  张宏民判断,油价短期走势取决于美国原油生产和石油炼制能力遭受破坏的真实状况和恢复速度。目前看来,它们似乎并没有遭到重创,正在快速恢复。另一方面,美国原油储备充足,动用储备对稳定市场有一定作用。但炼厂恢复需要时间,如果世界其他地区的套利船货不能及时到来,美国汽油价格将会继续走高,从而推高原油价格。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石油价格走势,专家预测,在不发生大的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全球石油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价位,石油价格泡沫在短期内不会立即破灭。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认为,决定石油价格走势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拥有国际石油储备65%份额的中东地区局势,二是占世界消费量40%的美国需求的变化,从这两方面看,近期国际油价将继续在高位震荡。

  国信证券研究员林田则认为,预计2006年,世界石油供应状况仍不能显著改善,而在需求方面,2004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速高达3.4%,远远高于1990年以来年均不到1%的水平,今年全球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在2.5%左右的增速。

  现在,欧佩克已明显放弃了2000年制订的22-28美元/桶的目标价格,正在试探全球对油价的承受力以确定新的更高的目标价格,况且,欧佩克增加产能需要大量投资,面临产能建成后油价下跌的风险,所以迟迟不肯增加产能。

  面对人们对欧佩克有意推高油价的质疑,欧佩克轮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9月4日重申,欧佩克正在为稳定世界石油价格做出最大的努力。他说遍及全球的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国际原油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炼油设施短缺以及人们心理上的恐慌等才是导致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此外,欧佩克还宣布,准备从10月份起将该组织原油日产限额提高50万桶。

  对冲基金“混水摸鱼”

  石油产品市场中金融的操纵,更是使原油价格偏离供求,使原油成为带有投机性的金融产品。近年来,在国际石油期货、期权及互换市场上,总能看到JP摩根、美洲银行、巴克雷投资、高盛、美林、石油金融公司、苏格兰皇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身影。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刘莹认为,从当前的市场供求来看,即使在油价飙升的2004年,平均每日供应量也比需求量多出50万—100万桶。石油价格上升不该如此迅速,但石油进口国的强劲需求和对产量的担心,让国际投机者乘机炒作,推高了油价。

  据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黄运成指导的同济大学有关课题研究成果显示,今年6月中旬以来,投机力量严重夸大了产油国剩余能力不足这个缺陷,并开始大量购买

原油期货合同,特别是远期合同。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和其他交易商今年都增加了他们在石油交易上的赌注。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统计,对冲基金现有交易量占油市的60%。世界原油日供应量为8400万桶,这个量完全能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但期货市上的交易量却达到1.2万亿—1.6万亿桶,助推了油价的暴涨。

  黄运成说,今年以来欧佩克几次调高日产量仍无法减轻市场的压力,投机和非基本面因素是主要原因,这个因素可能令目前的油价每桶额外增加10—15美元。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投机”油价的一个明显例证是,今年7月7日伦敦遭遇炸弹袭击后,一些交易商因担心世界经济减速而撤出风险投资,致使当日油价跌幅超过4美元。

  中国如何少受“牵连”

  面对节节攀升的高油价,国内许多企业的反应是“非常担忧”。

  专家认为,这种情绪非常普遍的原因在于国内企业还停留在高能耗低产出的初级阶段。清华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向东说,“如果把成品油价格涨上去的话,很多企业利润空间可能马上就变小了。我国产品在国际的竞争优势没有了,很多行业就会过剩,可能会引发一场危机,这实际上是我国经济中最致命的东西。”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对宁向东所说的“危机”做了更具体的阐述。他认为,“过度依赖美国市场使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高油价的冲击,如果美国经济因为国际油价飙升而放慢,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通过杠杆传导效应而放大。”罗奇说,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突然放缓,不难想象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情形正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出现。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或者维持在目前的高位,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长放慢,甚至会出现上个世纪80年代能源危机时的“滞胀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就会急剧缩减,中国经济因此将遭受强烈冲击。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内至今仍没有建立石油价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平台,国内企业没有对石油等能源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经验。

  黄运成认为,目前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国家能源规划草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意义十分重大。但从国际经验看,节约能源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战略。

  此外,据专家介绍,西方国家为掌握石油定价权,规避石油价格风险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展了多层次的石油衍生品市场。在目前状况下,研究西方国家如何利用衍生品市场规避石油价格风险,是我国石油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课题。专家呼吁,应重视金融创新对抗高油价风险的能力,在石油体制改革中应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构建灵活运用规避风险的机制和平台。

  美国利用高油价低美元

汇率的政策,对我国外汇储备及经济运行成本造成极大压力。据此,黄运成认为,我们可以把石油期货仓单视为一种新的国际有价证券形式,参与外汇组合,通过外汇资产与石油期货的适时互换,把单纯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以规避外汇市场和石油市场的风险,减少石油价格因素对我国金融稳定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