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史蒂芬-罗奇认为亚洲各国正处于能源风暴中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1:14 中国证券报

  记者 黄继汇 朱茵 报道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兼全球经济研究部董事史蒂芬·罗奇日前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能源成本飙升打击美国消费,亚洲将遭受冲击。罗奇表示,全球化年代的第一个油价风暴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今世界来说,这预示着不同寻常的风险。如果高油价会对已过度消费的美国消费者造成损害,那么以对美出口作为主要增长动力来源的其他国家也无法
幸免。而亚洲恰恰是处于2005年能源风暴吹袭的中心。

  在油价持续走高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迅速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即便油价就停留在约60美元每桶的水平,美国消费支出也势将显著放缓,罗奇列举的理由如下:

  首先,美国家庭的财政预算灵活度非常有限。他们的个人平均储蓄率已下降至零,远远低于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平均值9.5%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夕的7%水平。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由美国日益危险的房产泡沫所创造出的暂时性财富。

  第二,就在70年代两个石油危机到来之前,美国家庭的自主消费已出现过剩,这为之后美国最严峻的消费导向经济衰退埋下了伏笔。今天看到的过剩情况也比较类似,花在消费耐用品和住房建设的支出平均占去年美国GDP的14.3%。这几乎与70年代能源危机引发消费市场崩溃前的水平一样。

  自上一次经济衰退于2001年下旬结束以来,计入通胀因素的实际油价已涨升三倍多,一直以来镇定自如的美国消费者有很大可能会开始减少开支,这预示着世界其它经济体将有麻烦。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亚洲区(日本除外)可能面临双重打击。该地区低效的能源消耗技术和对美国消费者的过度依赖,将会使其经济受到尤其严峻的冲击。

  罗奇认为,中国显然很难不受影响。2004年中国的GDP每单位石油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像很多亚洲国家一样,中国倾向给零售能源产品提供价格补贴。尽管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所受到的高油价冲击得到缓冲,但政府则要面对更大的财务负担。此外,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出口是输往美国市场的,也就是说中国最大和最蓬勃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美国的消费能力。面对能源风暴时,这是任何经济体(即使是中国)均难以应付的一个困局。

  他还分析,亚洲其它经济体的情况可能也好不了多少。由于仍缺乏来自内需的支持,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已紧密地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业

供应链中。在这个层面上,如果高油价削弱了美国的消费能力,中国出口会随之放缓,生产方面的调整将最终波及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也再次体现了全球化风潮下各个地区经济体的相互依存性。

  日本和印度也许能好过一点。日本的内需增长近年有所改善,这种状况如果能持续的话,将有助于缓冲出口下降造成的冲击。同时日本还受惠于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突出进展。自1973年起,日本的石油密度比率——用以量度石油消耗量对比经济产出的计算单位下降了83%,显著高于同期美国达到的下降50%的幅度。然而鉴于中国现已成为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任何由于能源冲击致使

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都会给刚出现复苏曙光的日本经济带来实质损害。至于印度则情况不同,它与中国没有密切联系,其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在于能源的低效使用和定价。正如中国,印度的能源使用效率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另外像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内价格结构给零售能源产品提供了大量的补贴,这意味着上升的能源成本将对已经紧张的财政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尽管日本和印度受到的高油价影响在某程度上低于其它亚洲国家,损害仍将无可避免。

  罗奇表示:“从多方面来看,全球化是有利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进程。但对于过度依赖美国消费的世界而言,这一增长

发动机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带来巨大的危险。2005年的能源风暴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已经过度消费的美国受到冲击,亚洲将可能面对严峻的考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