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新规 外资杀入内地期货业面临两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2:41 每日经济新闻 | |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港澳服务提供者申请期货经纪公司股东资格审核》(简称:细则)后,海外机构跃跃欲试,有消息称,两家知名海外期货经纪商已经在为拔得内地合资期货公司头筹展开竞争。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海外机构兴趣浓厚,但内地、海外期货经纪商在目标上存在差异,外资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 外资进入存在矛盾 此前,瑞富(Refco)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选择的合作对象是盈利能力比较强、网点比较广泛,有良性发展模式的内地期货经纪公司。 而目前内地期货经纪业不景气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不久前,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张邦辉承认,期货业整体活跃程度下降,这已反映在业绩上。仅北京辖区,上半年期货公司亏损面就达到80%左右。 业内人士预计,目前全国成交量排名前20位的期货经纪商,至少囊括了全国期市60%的成交量。许多期货经纪商手中最有价值的只是牌照罢了。 上海中期的顾问方世圣表示,“外资如果找了一家小公司,即使能持股49%,要把名气打响也比较难。而大型期货经纪商仍在盈利,除非有意引进战略投资者,不然也不会愿意让外资进来。”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台湾期货市场一直都允许外资进入,但并没有本土期货经纪商愿意引进外资股东。 不过他表示,允许外资进入总体是件好事,外资机构的管理制度、交易技巧会对内地期货市场带来良性循环。 内外资目标不同 “在CEPA框架下,虽然外资有进入内地期货经纪业的机会,但内外资在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清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他认为,内地期货经纪公司与外资合作的目的是借鉴海外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而外资首先需要资本赢利;其次,要为自身的全球战略服务,为客户走出去服务。目标不同,相互融合当然需要一个过程。海外机构现在进入内地期货市场不过是“卡位”战略,毕竟中国期货市场长线仍大有可为。 短期内外资优势不明显 证监会在2002年5月颁布的《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中,将期货经纪公司业务限制在经纪和咨询业务范围内,这被外界认为是造成目前内地期货经纪业普遍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内地只允许内地交易者交易3家交易所的商品期货,不允许参与海外期货交易。在现有的业务层面上,外资的优势也很难体现。 “目前的法规还规定外资不能做内地的期货,而且海外期货经纪商擅长的是在金融期货”,方世圣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外资在现有的业务层面上不一定能赢得了内地期货经纪商。” 方世圣表示,内地期货商只有单一的经纪业务,获利空间有限,因此,允许外资进入的同时还需其他配套政策出台。 他说,台湾期货商一开始也只能进行经纪业务。但只要有“防火墙”对风险的有效隔离,就能引入自营、全权委托账户、期货基金等新的业务模式,使期货经纪商成为综合期货商。 作者:金士星 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