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油价之变呼唤原油期货:定价权缺失为溢价埋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8:31 中国证券报

  记者 赵彤刚

  6月28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第六次中美油气论坛上指出:“这一轮高油价形成和引发,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地区不稳定和投机炒作等因素所致。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作为亚洲主要石油净进口国之一,为高油价付出了高昂代价。去年,仅石油一项商品就造成了中国3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对中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其实,在自去年以来的本
轮油价快速上涨对
中国经济
构成压力之前,一个不利于中国原油进口成本控制的现象——“亚洲溢价”已经存在,只不过最近一两年才引起人们注意。

  油价波动中国难以承受根据IEA测算,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保持一年,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GDP增长则将受影响0.4-0.5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测算,假定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并保持一年,按照199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油价上涨对我国GDP影响最多是0.5个百分点。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则称,去年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差额代价是136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导致外汇多支出75亿美元,石化产品多支出61亿美元,这个数字占去年GDP的0.9%。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杨华分析说,相对于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对石油需求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在被别人操纵的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背后,我国经济所受损害程度也就更大。举例来说,1吨原油约合7.3桶,按照2004年我国进口1.2亿吨原油计算,国际油价上涨1美元,我们就要多付出8.76亿美元(2004年平均油价高出2003年10美元);而如果成品油出厂或者出口之时,国际油价下跌1美元,一进一出,企业与国家承担损失将超过2美元。从这个简单而粗略计算中不难看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对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民经济构成了直接而巨大挑战。

  杨华的分析在本次油价上涨中也得到了佐证。今年8月10日,美联社在一篇分析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付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逼近65美元的原因时,引用了佛罗里达州自由贸易集团总裁詹姆斯.科迪埃的这样一段话:“人们都在谈论油价突破60美元会给世界经济发展拖后腿。可在美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却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即使油价涨到70美元,我们也能忍受。”科迪埃表示,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近来原油和汽油价格一路飙升,但消费者却没什么太大反应。而在中国,已数次随国际市场变动而调高了油价,则几乎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心头难以承受之重。这样的差异说明,中国与其它国家在高油价问题上承受能力的确不同。

  “亚洲溢价”揭秘所谓“亚洲溢价”,是指中东原油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价格比销往欧美地区高大约1美元左右。

  据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唐苏欣和张建华研究,从1993至2001年,沙特轻质原油销往东北亚地区价格,比销往欧洲价格平均高1.01美元/桶;与销往美国市场相比,差距更大,有时达3美元/桶以上。甚至出现过直接从沙特购油运回国内,还不如按沙特给美国价格先从沙特运到美国,再从美国转运到中国价格便宜。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亚洲溢价”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中东国家对销往这三个地区原油使用计价公式不同。

  目前,世界上原油种类有上千种,世界原油产量的2/3跨国流动。这些种类繁多的原油,在国际石油贸易中是如何计价的呢?据专家介绍,它们一般都是以某一种原油价格作为交易基准价格,然后根据具体交易条件不同,在基准价格基础上加上一定贴水来计价。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有两种基准原油:一种是WTI,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另一种是布伦特,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人们通常所谈论的国际原油价格,就是指纽约商品交易所WTI或者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期货价格。目前亚洲虽然也有几种本地基准油,如迪拜油、阿曼油、米纳斯油、辛塔油等,但是这些油种价格归根结底受WTI和布伦特影响,最终是由WTI和布伦特价格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亚洲目前还没有基准原油。

  受上述定价方式影响,中东原油在销往欧洲时,其计价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联动;销往北美时,其计价与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联动。由于亚洲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原油期货市场,没有一个能与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处于同等地位的基准原油,因此销往亚洲原油只能与PLATTS 报价系统的迪拜、阿曼油价联动,每月公布一次官价或贴水,以提单日所在月计价。PLATTS 报价由于作价机制等方面原因,无法完全反映东北亚地区真正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导致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原油价格普遍偏高,中国多年来也一直蒙受其害。

  “亚洲溢价的本质,与国际机构和基金可以肆意操纵原油价格本质一样,都是别人掌握了定价场所、定价方式和定价规则的结果,相应地是我们自身定价话语权的缺失。你可以指责他们在操纵,甚至可以说这一切都是阴谋,可你眼下却不得不接受这些市场上形成的价格。”王震的分析十分理性。

  上海期货交易所石油期货专家李辉对记者说:“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定价基准,已经成为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有人认为,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中有10美元左右投机溢价。但我们不能去对中东产油国说,因为油价中有10美元是由于投机造成的,所以我们拒绝支付这一部分价格。既然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现有游戏规则,那么所能做的惟有积极参与,适应并运用好这些游戏规则。”

  油价之变呼唤原油期货系列之一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98,000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