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期货:窥视石油定价权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6:5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有关专家称,中石油、中石化双寡头垄断现状制约了这一设想,恐难以得到广泛参与 本报记者 罗文辉 发自上海 “说不定明年就会推出成品油期货新品种。”北京石油在线的CEO周成当博士乐观地告诉本报记者。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以及国内油品定价机制的不健全,已经引发了一些如炼化业亏损、部分地区油品供应紧张等问题。这使得国内关于石油期货的议论再度引人注目。 “2007年后石油现货市场即将对外全面开放的中国,应尽快完善石油定价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石油期货市场。”上海源复企业顾问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分析师刘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但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内外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国际地缘政治特征的研究,否则石油期货新品种推出后,国内投资者易受国际机构的诱导而被圈、被套,甚至出大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认为,由于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流通渠道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高度垄断,即使到了2007年我国的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开放,在短期内也不会形成国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两大集团相抗衡的局面,匆忙开出的期货市场将因缺乏现货商(包括现行期货制度下禁止直接参与的国外油商)的广泛参与而无法获得成功。所以他断定:“4到5年内不可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原油、成品油期货。” 事实上,国际石油定价机制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石油七姊妹”寡头垄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操纵控制石油市场和期货交易所主导市场定价(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逐步转化过程。而纽约棉花交易所在1967年、1974年两次强行推出石油期货均告失败,早期品种也只有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在1978年底推出的2号取暖油因1979年的石油危机而取得意外成功,而NYMEX最成功的石油期货品种——西得克萨斯(WTI)低硫轻质原油期货则在1983年才开始交易。 刘涛认为,WTI原油期货的成功,是石油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因为此后20年石油价格的主导权重新回到美国,而这又支持了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之路受历史限制注定坎坷不平,1993年杨景民率领下的上海石油交易所仅辉煌过一年半,而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去年推出石油期货品种中最不起眼却又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燃料油后,一直称要完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力争近期内推出其他石油期货品种。 东航期货虞立戎博士表示,一两年内上原油和汽油等成品油期货的时机尚未成熟,但他同时肯定上期所去年推出的燃料油期货由于各种原因(如各方配合及一些制度上的安排)虽然并不完全如人意,但让期货经纪商、现货商和投资者开始熟悉了石油期货这一品种,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为日后上期所其他石油期货品种的推出奠定了良好基础。 熟悉国内石油期货酝酿过程的周成当则告诉本报记者,据他所知,发改委属意的是先推出原油期货品种,而上期所更希望先上市汽油等成品油期货,因为原油直接关联企业仅有油田和炼化厂,而汽油等成品油涉及行业广泛,可吸引各方参与者,从而更容易启动市场。周成当表示,发改委对上市新石油品种计划一直很支持。 不过,对于上市新品种能否马上取得成功,并重现王者风采(当今石油期货占据国际商品交易之首),目前谁也不敢早下断言。中国石油消费居全球第二而在国际定价体系中连0.1%的权重都没有,石油期货的成功一直是业内人士梦寐以求的。 上期所张宏民博士,曾建议先成立石油现货交易市场,将增量石油资源(非国营贸易进口石油)纳入交易范围,通过石油电子交易平台进行即期、远期合约交易,培育市场参与主体,也即先补上现货市场这一课,然后完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从而形成包括现货即期、远期和期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石油产品交易市场。他建议,在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转轨中,可实行如成品油调价听证会制度,以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减少摩擦。 也许张宏民的建议更具现实性。事实上,已届退休之年的杨景民还在为筹建两年而尚未开张的上海石油电子交易市场而奔波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