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谁在编制高企原油走势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8:58 中国证券报

  广发期货 姜鹏

  8月来,

国际油价脱缰狂奔。短短两周多时间,每桶原油价格差不多上涨了10美元。纽约商业交易所基准原油主力合约0509于8月12日达到66.86美元,盘中曾触及67.10美元,一周涨幅达7.3%。目前油价水平几乎是2002年8月油价的2.6倍,是2004年8月油价的1.6倍。上周以来油价有所回调,但似乎没有退潮意思。

  笔者认为,两种力量是制造疯狂油价走势的“元凶”。

  首先,油价飙升的背后浮现出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身影,投机力量是近3周来原油飙升10美元的主要原因。当原油价格冲破61.50美元阻力位后,大量基金信心倍增,倾其所有纷纷买入多单。从7月26日至8月16日三周时间内,基金多头继续主导原油走势,净多头由不到1.2万手增加至4万手。这种力量对峙剧烈程度,达到4月中旬以来最强点。

  基金投机者只关注甚至夸大影响原油价格短期因素,如美国炼油厂生产中断、飓风、伊朗核问题等,而对长期因素视而不见。那么,目前全球原油供应和需求情况究竟如何?能源咨询公司WoodMackenzie驻波士顿分析师Hittle表示,市场担忧存在供给缺口,但事实上供给缺口并不存在,油价飙升只是投机者炒作而已。从长期因素来看,根据美国2000年一份地理调查,地球可能仍然有6490亿桶石油储备。随着更多石油资源被发现,这个数目可能还会增长。这份报告总结说,只有24%全球石油库存被开采。8月17日,美国石油协会(API)称,7月美国原油以及油品需求量较上年下降3%,降幅为三年来最大,API月度石油报告中称,7月日均石油发货量下降62.5万桶,至2030万桶。今年1至7月份石油总需求较上年同期低0.8%。API发货量反映了炼油厂和大油库发往批发及零售供应商石油,是需求良好指标。

  其次,美国媒体亦在

石油价格疯狂上涨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在宣传影响油价的各种因素中,媒体有夸大消费因素、短期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价格影响倾向,而对有助油价下跌的因素一笔带过。Hittle曾谴责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美国媒体,在营造市场恐惧中扮演的角色。

  除了上述元凶外,油价上涨确实存在一些现实利多因素。比如8月份以来,美国多家炼油厂发生故障以及热带风暴袭击,这无疑给石油供应带来一定麻烦。从需求角度来讲,美国正处于夏季用油高峰期,美国强劲消费能力使汽油库存连续6周下滑。但是这些因素基本是短期或者季节性的。而国际投机资金为了自己集团利益,在此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随着美国夏季汽油消费高峰以及热带风暴即将结束,如果在未来几周内没有重大供应中断事件,今年第一个需求旺季即将安全度过。鉴于目前美国国内原油和燃油储备充足,市场对未来供应短缺担心将相对减轻,基金可发挥的空间将日趋有限,原油价格将进入一个趋势回调期。不过又一个新的炒作题材将诞生,那就是取暖油。

  爱问(iAsk.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