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中国因素应由中国人体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9:38 中国证券报

  全球期货巨头齐聚北京,国内期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

  记者 王超

  备受金融界瞩目的亚洲衍生品大会于今日在京召开,美国期货协会(FIA)首次移师中国举办亚洲衍生品大会,这本身就意味深长。FIA为什么选择中国?中国期货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未来中国的期货业如何选择?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大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常清教授。

  记者: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尚未正式对外开放,期货市场的发展与世界相比也有较大差距,那么FIA此次为何选择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

  常清:首先,作为中国期货业者,对于FIA选择在中国举办亚洲衍生品大会应是非常高兴的事,表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期货市场备受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增长率的贡献已超过13%,有的年份甚至达到17%,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方面,已经逐渐同美国并驾齐驱。其次,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中国因素愈发显著,无论是大宗原材料市场还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世界金融市场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因素可能成为世界金融产品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FIA选择中国,说明全球期货行业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因素。再次,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期货市场的高度关注。经过多年建设,国内许多品种开始走独立行情,比较充分地反映中国的供给和需求,而不是完全跟着世界市场亦步亦趋,许多品种脱离了影子市场的这一期货市场的初期发育阶段,开始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最后,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许多交易品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企业投资理财的需要,因此许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做外盘的资金要大于做内盘的资金。中国资本已经成为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际上市但国内还没有上市的品种,都是国内企业的选项。因此此次FIA在北京召开有着深刻的背景。

  是机遇也是挑战

  记者:对于FIA的这次大会,有专家认为这是国际竞争对手的敲门之举,国内期货业应当有危机意识,您认为国际市场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关注,会给中国期货市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常清: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对亚洲国家影响力的增强及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期货市场要为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大宗原材料提供定价,不仅为国内还可以辐射整个亚洲地区,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定价中心,这是重大机遇。

  作为一个新的定价中心,存在与欧美市场的竞争。在市场的成长期,如果某一阶段没有出现正常质的飞跃,还成不了真正的世界定价中心。欧美市场有大量的与中国竞争的交易所和品种,假如中国主流资金都到国外去从事交易,那么中国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就可能丧失。因此,中国期货市场应该尽快跃过这一阶段,成为有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市场,增强定价功能。进入WTO后,估计将出现两种情况:向前顺利发展,可以达到当初设计期货市场的目的,即成为亚洲的定价中心;如果在此过程中,主流资金都被国际老牌交易所吸引走了,竞争力不如外国,定价功能就会大大削弱。若看不到困难,就会给以后的市场建设带来麻烦,这是一个面临的挑战。

  国际化是做出来的

  记者:现在市场各层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见仁见智、看法不一,那么在您看来真正的国际化应当如何理解?

  常清:关于国际化,市场观点较多,部分有其合理性,但是有些观点还需要斟酌。我认为,是中国的就是国际的,例如,CBOT从未宣称要做国际市场,就是从事美国大豆的交易,现在刚开始上南美大豆,照样成为世界大豆定价中心,因为美国大豆通过进出口辐射整个世界。所以从CBOT的成长历程看,我们越做成中国的,越才是国际的。如许多品种,包括天胶、棉花、非转基因大豆,其辐射力随着贸易的扩大而增强。

  以下三种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一是“价格跟着国际市场亦步亦趋,成为外盘的影子市场,这才是国际化。”如果亦步亦趋,没必要搞期货市场。中国因素在国际上不能很好反映,只有中国企业才了解中国市场,因此影子市场虽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二是“经营机构合资才是国际化表现”。观察许多世界大型交易所,还没有听说哪家交易所很好地发挥了国际化功能,机构主要是外国的。恰恰相反,如美国市场,主要是美国资本做主体会员。因此中国期货市场要发展壮大,需要很好地发展中国民族资本期货经营机构。三是“国际化需要外国人来当客户,期货市场扮演主角的应该是外国人”。CBOT、CME都有外资进入,但是主流资金仍是来自美国国内。假如一个交易所的主流资金都是国际的,那么这家交易所是否是真正的国际化,尚无先例。

  总之,中国因素需要中国人自己来发现,因为只有中国人才了解中国市场,有中国自己主流的经营队伍,有自己的民族资本作为机构投资者来建设中国期货市场,才能建设定价功能较强的期货市场,这才是真正国际化的市场。

  期市发展需要理论突破

  记者: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的早期设计者、理论奠基人之一,您已经正式到中国农业大学做专职教授,据说目前正在筹备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那么,您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专心从事期货理论研究呢?

  常清: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的历史中每经历一次大的发展,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生存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期货市场应扮演何种角色,这在国际上也没有成型模式。这是实践提出的理论命题,从理论上研究清楚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

  由于业内研究力量有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就是要依托大学、面向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借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攻关研究,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保障。如果说在我国期货市场创立之时,我们曾经起到过作用,那么在这个市场即将出现质的飞跃的时刻,我们同样要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记者:目前市场上对您从事理论研究有不少传言,主要是围绕您旗下的两家公司,您现在还有精力管理公司吗?

  常清:一个真正好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流于形式不实用,我希望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之路,把在实践中得到的真知灼见真正地运用到促进期货市场发展之中,这才是有用的理论研究,否则理论和实践永远是两张皮。

  目前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中心,同时作为两家期货公司的董事长,我会继续履行董事长之责,但具体事务由执行董事长吴元贞来处理。我希望公司作为理论研究的实验田,通过不断创新一方面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为公司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货市场是生产信息的场所,也是传言的滋生地,这是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些年来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都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业内对我本人及公司的关注,我从来都是从正面来理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