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中国吃下1005万吨大豆 对冲基金转身疯狂做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10:13 第一财经日报

  分析师认为应警惕对冲基金利用美元贬值预期再次逼仓中国买家

  本报记者 黄河 发自深圳

  2月7日到3月4日,做空大豆(资讯 论坛)的投机基金开始了疯狂的空头回补动作,在短短18个交易日内将其持有的8万手空单全部清仓;而对冲基金等宏观基金更是大举做多大豆
,目标直指中国买家,“逼仓中国”再度上演在即。

  国内大豆市场昨日(15日)早盘豆粕(资讯 论坛)505合约再封涨停,大豆509合约也受CBOT电子盘上扬带动大幅走高,报收于3154元,比昨日暴涨98元。

  对于美盘劲升推动连豆期价连续强劲的走势,多位分析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对冲基金等宏观基金的介入,已经全面改变了此前由供需条件所形成的基本面分析。

  “虽然无法通过具体持仓变化判断有对冲基金入市,但从市场规模的变化上还是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北方期货分析师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美盘金属期货的净头寸最大值一般在25000手左右,而去年突然增加至48000手,目前仍有36000手左右。“只有对冲基金才可能带来这么大的增量。”

  杨军表示,对冲基金进入期市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多个品种上同时投资。而据CFTC最新持仓分类报告显示,截至3月8日,基金在美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多个期货品种上均出现了大量的净多头寸;而在农产品方面,基金更是用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将创纪录数量的全面净空持仓一举转为全面的净多状态。

  杨军同时指出,在基金做多商品市场的同时,其做空美元的力度也在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宏观基金做多商品市场的真实目的在于博弈美元的继续贬值。”

  而就大豆市场而言,前期传统基金在空头市场上的失策为宏观基金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青马投资首席分析师马明超向记者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CBOT市场上的多家机构依据市场供大于求的预测大量抛空大豆期货。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底,美国投机基金卖出了8万手的空单(8万手空单几乎占到美国大豆期货总持仓的40%),折合1000余万吨的大豆。但在此期间,中国强劲的进口需求却几乎全部消化了这一做空压力。美国农业部2月3日公布的大豆销售报告显示,中国累计购买美国大豆1005.25万吨——等于美国投机基金的卖单全部卖给了中国厂商。

  在布下创历史纪录的空单而价格仍未出现有效的下跌后,忐忑不安的做空基金开始了疯狂的空头回补动作。从2月7日到3月4日,短短18个交易日内基金将其持有的8万手空单全部清仓。

  “据我所知,就有多家美国机构在500点卖空,最后在580点左右被迫斩仓。”马明超表示,这种情况下,无形中为入市做多的宏观基金减轻了很多压力。

  马明超认为,近日美盘市场价格的暴涨,表面上是南美干旱的恶化带来的供给减少预期所致,但实质上则是由于资金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

  据保守估计,目前基金净多单已接近3万手。“下一阶段市场供需方面会越来越向有利于多头方面发展。”马明超这样预计。他同时表示,从历史来看,宏观基金大举进入商品市场一般都会带来一两年的大牛市行情,2003~2004年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大牛市行情的演绎正是得益于宏观基金的积极参与。

  “这次也有类似的背景,不同的只是美元的价位。”马明超表示,现在需要谨慎观察的是未来的市场会是一个短期内的疯狂上涨还是持久行情。“我倾向于疯狂上涨。”他在电话里笑着补了最后一句。

  在国际市场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之际,国内的现货商表现出了理性的一面。有分析人士指出,部份现货商由于在去年CBOT大豆冲击1000美分时盲目追涨导致损失惨重,目前还没有急于追涨。

  对此,青马投资期货分析师唐毅表示,随着宏观基金的进入,国内投资者应当注意基金利用美元贬值等有利因素再次逼仓中国。据唐毅介绍,由于此前国内市场对芝加哥大豆普遍看跌,国内油厂在春节前预购了300万吨至400万吨的南美大豆,也就是说中国大豆进口企业春节以后需要购入2.2万手至3万手的大豆多单对进口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宏观基金正是看准了此点利用春节间隙大量调仓推高期价。

  唐毅指出,假如不能改变目前的投资理念,仍抱着基本供需分析不放等待回调,国内大豆进口企业有可能重蹈去年上半年高位接盘的覆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对冲基金新闻 全部逼仓中国新闻 全部大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