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之争 上海证交所期交所展开德比大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12:12 《全球财经观察》 | |||||||||
虽然上证所和期交所都想让股指期货在自家田地里开花,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金融监管方式的走向 崔万俊 好像一切都是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准备。先是世界最大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
境外机构纷纷抢注中国股指期货,在国内一片金融安全忧患声中,上证所在推出上证50ETF后,又宣布成立股指期货项目小组。 戏台已经搭好,关键是主角何时上场。业内所共知的是,由于股指期货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都在暗自叫劲,争取股指期货在自家上市。 “选择在上证所还是期交所上股指期货,要受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式影响。虽然现有两个市场都在证监会监管之下,但一直是期、现货市场分开监管。由哪一家上股指期货,首先取决于我国将来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货证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认为。 据了解,上证所早在1993年推出国债期货之时,就开始研究股指期货,之后对该产品的研究和准备从未中断。到1999年,上证所就推出了股指期货研究报告,但股指期货的研究就此中断,直到最近才重新启动。 上证所研究中心总监胡汝银称,此次成立项目小组,主要是希望能根据市场新变化,完善设计,“毕竟市场条件已改变,现在标的指数、合约大小、清算交割制度等都要重新设计。”对于股指期货被推迟的原因,胡汝银解释说,“主要还是中国股价高估,有关当事人行为短期化,对股指期货有恐惧感,担心影响市场稳定。”胡一直坚持,中国资本市场应四个轮子走路,少了股指期货,就像少了一个轮子,怎么能形成完整的市场结构呢? 相比之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研究要快半拍。据悉,期交所早在2002年就完成了股指期货的方案设计、论证、规则制定和技术准备,同年,期交所将该品种的上市合约申请上报证监会,但后来因各种原因,被推迟了。 “周小川在任时,是想让期交所上这个项目,说是考虑到期交所盈利等方面不如上证所,做个平衡。但后来,商品期货发展起来了,期交所经营得到改善,再就没有下文了。”上海期交所一内部人士向《全球财经观察》透露。 那么,上证所此次高调宣布成立股指期货小组,是否意味着,掌控审批权的证监会将天平倾向了上证所?问题似乎并不简单。 虽然业界都认为,现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环境基本具备,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年初时也曾明确指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只是个时间问题。但迄今仍没有一个推出的时间表,而且在哪个交易所上,将意味着中国在资本市场监管方式上的不同选择。业内认为,如果在上证所上股指期货,就相当于在上证所重新设一个期货交易所,给现有的分业监管方式带来困难。 “在哪一家上,各有利弊,在上证所上,离现货市场更近一些。在期交所上,可以利用现有的交易规则、交易系统和风险控制制度,以及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成本更低一些。”廖英敏说。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在期交所上可能性大些。他从1988年开始,就一直从事并关注中国的股指期货研究。对股指期货上市后的监管体制,常清对《全球财经观察》说,“如果新上一个期货品种,就应成立相应的交易所、期货公司、监管部门,那么仅证监会就会有几十个监管部。” 对业内有人提出,要在证监会设立指数期货部、由其负责草拟规则并监管业务活动,常清对此并不认同,“即使在期货市场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听说期监会内部按品种设立部门搞什么“指数监管部”,更何况我国实行的是证监会证券期货监管职能合并的体制。”他认为,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不管是从规模效益(成本)还是从监管上考虑,股指期货在期交所上更合适。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