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学苑理财 > 正文
 

国海富兰克林总裁林伟杰:价值投资忠实追随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15:43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冯庆汇

  个人经历:

  投资理财经历:

  ◎ 中学时代在中国餐厅里打工挣钱交学费,依靠奖学金读完了博士学位,空闲时间在学校宿舍兼职当值班员。多余的零花钱用来买基金

  ◎ 目前投资美国的基金,全部买了富兰克林集团下的基金,尤其喜欢偏股票型基金,曾经持有一只基金的期限达到5年,平均年收益率为12%到13%。多数基金持有两三年就获利了结。

  ◎ 几年前投资入股做一个项目的风险投资,结果这个公司运作了1年多就没了,钱全都打了水漂。

  ◎ 在香港买了保险,主要是意外险和健康保险。

  ◎ 下一步打算在上海买房子。

  理财理念:

  ◎ 一个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能够开发出其他人不曾发现的价值,通过拜访上市公司来发现股票的价值。

  ◎ 选择基金要选择好的公司,好的投资团队,并且有稳定增长的基金。

  ◎ 做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很重要,年轻人可以多做些风险高的投资,中年人最好还是以稳健投资为主。

  ◎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非投资。

  从“老牌劲旅”富兰克林基金公司新兴市场部门的分析师成长起来的林伟杰,从骨子里流淌出诚实敦厚的味道。聊了近2个小时之后,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对于投资股票驾轻就熟的自信。这位超级信仰“价值投资”的总经理说,那些能够分享证券市场成长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

  “新兴市场之父”的徒弟

  林伟杰的办公桌案头放着本马克·莫比尔斯的著作《Passport to Profits》(通向盈利之门)。这位光头的性格明星曾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十大投资大师,和巴菲特齐名。也正是他第一个提出到新兴市场投资的理念,被华尔街日报称为“新兴市场之父”。

  当话题自然的落到莫比尔斯身上的时候,林伟杰说,“莫比尔斯曾经是我的上司,我跟着他工作了很多年,我们几乎走遍了全世界的新兴市场,包括中国。”这个话题令人倍感振奋,当我们不免抱怨中国股票市场混乱的格局的时候,林伟杰毅然拿出投资大师徒弟的风范,“不管在多么低迷的市场里,其实都有办法找到值得投资的公司。即使是巴西这样的国家,平均每3到4年来一次金融风暴,当时我们依然挖掘出不少有价值的公司,而且我们管理的基金同样能在那里取得骄人的业绩。”

  “我是彻底的价值投资者”——林伟杰的解释是这样的,一个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能够开发出其他人不曾发现的价值。“比如有一家上市公司,你发现它实际上值3块钱,而它现在的股价只有1块钱,这就是价值。我们的做法是以1块钱买入,而后放在那里长线投资,也许需要很长时间其价值才会被认可,而后股价上涨,直到我们觉得股价相对于公司本身的价值已经得到释放的时候,我们才会抛出。”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发现股票的价值呢?多数人的困惑莫过于此。除了传统的分析财务报表,林伟杰说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拜访上市公司”。“过去我跟着莫比尔斯工作的时候,我们所在的富兰克林基金公司新兴市场部门有一架自己的小飞机,通常我们会亲自拜访那些感兴趣的公司,我和莫比尔斯的足迹几乎遍布南非、巴西、墨西哥、波兰、俄罗斯、印度、土耳其、韩国等等各个新兴市场国家。我们到南非的金矿里面看工人如何工作,也到俄罗斯看石油工厂的工作状况,只有实地考察之后,你才能真正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

  他举了个例子。“当时有一家上市公司,他们在财务报表里宣称自己公司的盈利如何如何可观,但是当我们到那家工厂以后却发现,半天都没有一辆卡车进出工厂,而仓库里的现货却堆积如山,显而易见,实际情况和财务报表严重不符。”

  当然,衡量公司价值的复杂性远甚于此,经验、感觉、专业素养、战略眼光、判断力一个都不能少。林伟杰说了个小故事。若干年之前,他和莫比尔斯一起拜访一家生产维生素药片原材料的公司,当时全球范围内对维生素药片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因此这类公司通常业绩骄人。那家公司有不错的设备,生产线,但是地上非常之脏。于是莫比尔斯低声对他说,“地上这么脏,他们生产的药你敢吃吗?”林伟杰说,“问题的实质是,这家公司当时辉煌的业绩主要得益于全球范围内巨大的需求,因为需求大,所以他们的产品自然卖得好。但是这家公司内部的管理,或者说他们真正的竞争力可能不高。”

  买好的基金,赚时间的钱

  8岁起随父母移民之后,林伟杰的学生时代是在美国度过的。“和中国人的习惯不同,美国的教育最为强调独立,一般的美国小孩从15、16岁起就开始打工挣零花钱,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美国孩子就有理财观念。”

  在少有华人的北卡罗来那州,林伟杰的生活也迅速的“美国化”。中学时代,他曾经在父母朋友的中国餐厅里打工,收盘子,洗盘子,点菜服务生,几乎所有的岗位他都轮流做了一遍,不菲的工钱全用来交了学费。到了大学,他则依靠奖学金读完了博士学位,空闲时间在学校宿舍兼职当值班员。“多余的零花钱,我曾经用来买过基金。当时有些同学热衷于炒股票,不过因为我所研读的氏双学位,课程紧张,根本没时间每天跟踪股价,研究公司基本面,自然而然基金成为我投资的首选。”

  确实,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共同基金行业迅速崛起为华尔街的新贵,再加上股票市场的繁荣,还是大学生的林伟杰对于含有股票投资的基金充满信心。这一“思维习惯”保持至今。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林伟杰后来对股票的热情更是有增无减,于是决定投资品种的时候,股票型基金突出重围,成为他个人的投资组合中当仁不让的“主力”。当然,弃股票择基金还有不得已的苦衷,“在美国,证券从业人员虽然可以买股票,但是买之前,或者抛之前都要申请批准,太费时间。所以还是买基金省时省力。现在到了中国工作,国内的基金,股票我们都是不能投资的,狭小的选择面促使我只能投资美国的基金。”

  至于选择基金的标准,林伟杰说的很简单,“选择好的公司,好的投资团队,并且有稳定增长的基金”。他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全部买了自己公司,也就是富兰克林集团下的基金。这家老牌基金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上市基金公司,差不多有60年的历史,管理着超过3700亿美元的资金。“在美国,偏股票型基金的分类比中国复杂的多,我们最老牌的一个收益基金和公司的时间差不多长,有60年,平均下来每年大约有10%到11%的增长率。这个基金我自己也买了。”“我比较喜欢以每年稳定增长为目标的基金,有些基金某年可以达到30%甚至翻番的增长,到下一年就亏光了,风险太高。”

  也正因为他欣赏“稳定增长”型基金,林伟杰更倾向长期投资。他说,自己曾经持有基金的期限最长达到了5年,一般在2到3年左右获利了结。“这个基金5年下来,平均年收益率大约为12%到13%,我感到很满意。”林伟杰对长期投资不无感慨,“如果60年前有人买了10000块钱的富兰克林收益基金,60年后就有300多万。”

  冒险、保险、投资,一个都不能少

  一如他诚实稳重的外表,林伟杰的投资风格异常稳健。因此在谈起失败经验的时候,他想了半天才记起一件尘封往事。“曾经有几年,我在中华网作CIO(首席投资官),当时很流行风险投资。有几个工程师作了个项目,然后找我入股,结果这个公司运作了1年多就没了,钱全都打了水漂。”“风险投资如果运气好的话,回报率可能是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回报高风险也高,我正好遇到的是高风险。”说话间,林伟杰无奈的耸耸肩。

  所幸的是,他为自己打理的投资组合分散了整体的风险。“做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很重要,少部分钱放银行,25%左右买货币市场基金,因为流动性好,收益比银行存款高,然后30%到40%的钱买基金,10%左右买保险,还有一部分钱用来买房子,或者做些高风险的投资。年轻人可以多做些风险高的投资,中年人最好还是以稳健投资为主,比如象我这样。”

  “保险我是在香港买的,主要是意外险和健康保险,万一发生意外状况,多少有个保障。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非投资,因此投资类型的保险我从来不买。”刚来上海不久的林伟杰说,下一步的打算就是买房子,“上海的房价可能是有一点泡沫,不过买房子最重要的除了地段还是地段,比如静安区就这么大,房子就这么一些,房价不可能大幅度下跌。”他说,“我在香港工作很多年都没有买房,买房与否和经济基本面有很大关系,目前看来中国大陆长期的经济发展向好,所以我觉得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可以买房。”

  Jack Lin (林伟杰)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毕业于美国范德毕特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法学博士学位。早在1996年,他就加入了富兰克林集团下属的坦伯顿新兴市场集团,担任资深副总裁,在越南、中国、日本、韩国等新兴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此外还曾在中华网公司担任过首席投资官和高级战略副总裁并兼任中华网中国市场的高级运营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9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