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中经论坛-基金营销论坛 > 正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演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1:37 新浪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演讲

  2006年6月20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经论坛--基金营销”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此次盛会。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6月20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经论坛--与牛共舞,中国基金创新营销论坛”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此次盛会。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论坛单元,本单元的议题是“执耳盛宴 与牛共舞”,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请到基金业内知名的学者,为大家进行精彩演讲,首先有请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为大家发布2005年度中国基金行业评估报告。

  巴曙松:非常感谢中经论坛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利用这么比较短的时间就基金营销的问题给大家谈几点看法。我重点谈一下基金营销的问题。

  前一阶段近期在北京的一家基金公司邀请我以独立评委的身份给他挑选营销总监,所以在挑选的时候给他们营销总监提了一个问题,我大致的判断就是,目前的整个基金营销正在面临着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期,这个转型大的背景就是我们整个基金公司的转型,如果说在原来我们的基金公司它的产品设计公司运作,可以说一点我们叫做“理念驱动”,我有一个好的想法,设置一个产品而卖给投资者。现在越来越转向市场驱动,市场驱动什么意思?我们后面讲它驱动背後的因素,就是说投保人的需求对它的识别能力,把握能力,成为一个基金公司核心的竞争力。

  我也是中国证监会的基金评审委员,我在这几年里面参加基金评审我看很多基金产品做得不错,很有创新,我们也发展很多基金存在着风格的漂移,行情一好不管什么大盘,小盘跟原来讲的不一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这一部分基金而是为了审批而设计的而不是从投资者的需求而设计的。我们为什么说从现在开始作为一个投资总监这么重要,在一个公司里面原来是下游,而现在成为上游了呢,这就是跟我们现在市场转变是有关系的。我们放在整个大的基金行业背景我们第一个不同投资者开始提出了差异化服务的需求,在原来只有一个共同基金这样一个理财产品的情况下,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都只好在这样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理念实现自己理财的目标。但是事实上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保人的风险收益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原来我们缺乏相应的渠道,让投保人和我们散户差异化做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基金行业正在酝酿这样的创新就是给不同投保人一部分创收,比如说专户理财,比如说正在研究的私募基金的合法化,比如说我本人参与担任评委的企业年金,再譬如说,其他的金融机构推出的不同新产品,都够投资者一个个性化服务的可能性,而目前我们的基金在它几乎大部分基金占主导比重的还是机构投资者。

  最近我们证券市场有两个比值性的事件,第一个他们发行的过百亿的基金比较有价值的,广发181.48亿,这是我两位老朋友马清全和王常辉的带领下,这里面其中散户占比重比较大,但是大部分的基金它的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我在给这家基金面试这个营销总监的时候,我说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应该针对你现在的基金持有人的机构投资者,对他进行专门的投资,重要的是你如果在账户理财这个业务,就会有这些对投资者的需求的识别能力更高,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更高的这一部分基金公司,会把这部分机构转移出去。所以就仅仅账户理财这一点就会导致我们现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排行榜重新洗牌。那么,我跟那个营销总监说你现在做的事情你首先要做到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在你现有营销基金,在过渡怎么平滑的过渡,转移到你公司旗下的账户理财这是你现在要做的,这个对我们营销总监压力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营销部门是我们基金里面最辛苦的部门,我看基本上,营销总监除了几大银行之外日子过得很艰难。

  现在,基金销售这个部门为什么变的这么重要,就是因为销售部门是基金公司和客户链接的一个门户和纽带,销售部门应该有足够的专业敏感性和市场敏感性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投资研究部门的产品设计理念。这个就是我说中国基金创新营销在今年或者今后所面临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型,销售会从整个公司价值链的下段转移到上端,哪些转移的比较成功,它在新的竞争里面就会占据主动地位,包括我们说在参与和劳动社会保障的企业评审的时候,我们评委之间也是有一个权衡,我们为什么选择更多的基金,是因为基金是我们整个金融类别最透明,监管最严格,制度最完善的机构,但是它也存在他的缺陷,到目前为止的基金只是习惯于标准化的产品,而缺乏个性化产品设计的经验,跟其他的金融类别比较起来有比较深的理解,信托公司它可以同时市场的投资经验。

  目前我们正在建议和考虑的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因为私募基金始终是让它在一个灰色的地带,世界上很多一流的管理基金都是私募基金,如果通过设定一个合法的门槛会更有利于基金业的发展。而且,你只有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我们才可能集中,让一些真正有管理能力的投资天才,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也让一部分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保人从基金里面分发出来,它愿意把这个钱交换私募基金来管理。承担较高的风险,同时获得较高的收益,现在我们市场运作的私募基金大家都采取的咨询公司,顾问公司,它也在做但是这个资金在客户出现的一些纠纷经常很难去有效地解决它,而且也使一些做的不错的私募基金很难实行品牌,所以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已经呼之欲出,这个同时也是即专户理财和企业基金以外推行着我们的投资人的分化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力,这样使得不同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找到差异化不同的服务的公司,本身成为我们整个基金管理公司在今年新的分化的推动力量。

  大家知道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分化比一个成熟市场还要厉害还要剧烈,我们计算了一下跟美国市场包括跟中国台湾香港市场比较,中国市场上前五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高于现在美国的市场,这个是中国在迅速分化的市场。我讲了第一点就是说,整个基金营销部门面临一个转型,大背景是从传统的基金公司理念驱动,专项市场驱动,对于投资者需求的把握,对于差异化产品的能力作为客户信息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基金营销人员不在仅仅是吃饭送小礼品给点小回扣,它开始应该是一个专业人员的形象,基金营销总监他应该进入到投资委员会,他应该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转,然后把市场客户的信息翻译转化成我们投资研究部门他所需要的信息。第二点,整个营销的推动力例子于整个基金行业分化和创新,它的对立来自于不同的投资基金者,比如说我们即将推行的专户的理财,私募基金的合法化,正在申请的大概就这两天评审课题,也即将浮出水面。种种分化,不同的投资人都单一化共同基金理财会出现迅速的转变。很好分别投资的会重新获得优势。第三点,中国当前的整个基金行业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已经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基金营销开始可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可以真正独立盈利的一个产业,为什么这么讲。就是中国目前整个基金设计跟国际成熟市场比,田总他们经验非常丰富,特别是国际基金市场,消费水平是很高的。在海外市场和香港就是这么高,而投资管理水相对来说比较灵活,托管费也有高有低,我们目前这个费率结构形成有它历史原因,在早期阶段我们要超常规发展我们的机构,如果我们投资行业的崛起就不会有基金行业的崛起。在行业成长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的投入,系统的开发人员的培训,必须要吸引有国际水准,这些一流的人才,跟他们有竞争力的薪筹待遇,才能够把他们吸引来。

  我在一家基金公司当薪筹委员会主席,就是做人事的,靠人的大脑,除了这个之外,加一个牌照和房租,所以基金成长期间里面是一个有利于行业迅速的崛起,当这个强也发展到50多家,管理公司,基金已经成为整个中国投资市场,使我们有可能进行一个新的改革,销售环节这个费率适当的提高。比如说现在基金公司的老总最头疼的事之一就是个基金部,垫资经营部。而我们四大行,廉政建设这方面管理还很严,所以我现在承担的这样一个职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银行对自己对销售方面进行比较大的投入,现有的费用来说可以赚钱,所以我们对于基金销售环节费率上浮也是市场必然,这个我们整个基金行业发展客观的需要,由此可以计划一系列的把基金销售环节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进入,可以看到网上的销售,专业的销售公司,它能够做的空间是有限的包括我们银行的收入也会增大,我想讲的三点通过基金环节费率的调整,基金销售本身会成为吸引力和盈利的产业,会吸引更多人力的进入,本身让我们基金管理公司能够专注核心竞争力,提供一流的投资服务,这样对整个及行行业的发展,对整个证件市场行业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今天讲的是三点。第一点整个基金行业面临从理念驱动面临市场驱动,在转化过程中销售部门变得重要,第二个推动这个销售部门的动力来自于不同的投资者差异化的服务,即将推出或者已经推出。这个是投资者个性化变得重要。第三个,通过对基金销售环节费率的上条,按照国际惯例,包括我们中国经营报媒体都要进入到这个销售环节,这样能增大整个市场对基金的人对提高基金在社会市场的成熟力,促进这个基金在市场成熟壮大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韩曦晨:听完了巴先生的演讲,我想大家有两个感觉,一个是意犹未尽,一个是对基金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巴先生的精彩演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