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解读大成之道:打造领先理财综合服务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易非 于华来大成基金整整两年了。 这两年是基金业发展最为艰难的两年,“每一年我们都会发现前后左右的对手都会不一样。”身为大成总经理的于华如此形容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两年中,大成自身经历了一个由调整到加速的过程。“大成目前已消除了不确定性因素,但要经过努力调整才会真正见到成效。”于华2004年初表示。一晃两年过去了,正如他当初的预计一样,大成迎来了收获的季节:2005年,被评为十大金牛基金公司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达170亿,稳居国内十强;2005年,基金景阳(资讯 行情 论坛)和基金景宏(资讯 行情 论坛)位列同规模基金业绩的第二名,其中基金景阳取得封闭式基金第三名,被评为金牛基金。 两年中,大成管理层做了什么,让这株老树再开新花,如此灿烂。 打破投研樊篱 2005年,大成投资业绩提升明显加速。要找寻业绩提升的谜底,也许得从大成基金2005年初做的一件大事讲起,这就是拆除投资与研究之间的樊篱,实现投研一体化。 中国基金业发展的早期,非常注意防范风险,强调投资与研究分离,所以基金公司设立了投资部与研究部两个完全平级的部门,同时进一步强调物理隔离,两个部门办公地点要完全错开。“大成以前这两个部门办公地点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平时各做各的事,开晨会时,研究员讲完了后要离开,基金经理单独留下来讨论投资问题。”于华介绍说。 2005年初,基金业不约而同地掀起了拆除投资、研究之间樊篱,实现投资研究一体化的风潮,对这个问题有前瞻性考虑的大成基金公司,自然走在了头里,而且贯彻得相当彻底,“我们要完全打破过去那种研究是研究,投资是投资的局面。”于华这样回忆当初的决策。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了:投资部与研究部合并;投资部与研究部开始一楼办公,打破物理樊篱,让基金经理与研究员之间沟通更加顺畅;在工作岗位上,研究员兼任基金经理助理,为基金经理认真“选菜”;同时,实施投资业绩导向的研究员考核办法,推动研究员与基金经理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增强了投研的团队合作。 “投研合并之后,研究员在写深度研究报告的同时不再写过去那种大报告了,更多是采用快讯的形式为基金经理服务,这种快讯主要是突出及时性和准确性。”于华介绍说。 “以前基金公司里到处是墙,投资研究之间隔了道大墙,研究部门之中又有小墙。我们当时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大墙小墙都推倒,实现投资研究之间的融合。”比如过去研究部还有行业研究小组,出差还需要小组长审批,投研一体化之后,大成把这些内部行业小组全部撤消,根据某一时间可能存在重大投资机会的行业、公司和投资主题,成立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共同组成的重点项目小组,由基金经理担当重点调研小组长,带队去上市公司调研,组织频繁讨论。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2005年对基金业绩有重大贡献的投资决议中,很多已经体现了重点项目小组的巨大作用。 不仅是在股票投资上,2005年大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的良好业绩更是投研一体化的绝佳体现。2005年大成债券(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以投资回报率和累计分红最高的两项冠军先后获得多项大奖,大成货币(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业绩也稳居同类基金前列。 打进银行“内部” 在中国,所有的基金公司几乎都面临着这样的苦恼,投资业绩是做大资产管理规模的必要因素,但却不是充分因素。这是中国基金业发展初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大成基金公司也回避不了。 怎么办?必须加强营销。大成基金公司在2005年为基金业探出了一条新路子,这就是打进银行“内部”,参与银行理财计划。 2005年,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推出挂钩基金的银行理财产品,大成基金公司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存在的机会,决定努力加入进去,成为银行重要的基金产品供应商,实现银行品牌优势与基金公司专业化投资能力的结合。 大成基金首先是在广发银行“薪加薪”理财计划上取得了突破,广发银行将大成货币市场基金列入其每期理财计划的投资标的。大成基金初战告捷,旋即于2005年10月又成功与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月计划合作。 在与两家银行理财产品挂钩之后,大成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逐步上升到90亿左右。 有没有可能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其他基金呢?大成基金公司开始了新尝试,这一次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大成债券基金上。大成债券基金业绩自成立以来相当稳定,多次创下债券基金分红纪录,但其却难逃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宿命,规模从首发时的22亿萎缩至2亿。复制大成货币基金的营销模式后,大成债券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从2个亿增长到13亿,增长了5倍多。 大成的营销创新,其体现的思路是,大成基金正在成为一家“理财综合服务商”,这与国际基金业的发展也是合拍的。“国际上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正在转变,即从一个纯粹的产品提供者,向综合性的服务者转变,不光提供基金产品,还提供各种服务。”于华这样解释大成的发展思路。 打出高端服务品牌 从一开始,于华就把大成定位在一个高端产品服务商的角色,这就是做好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基金投资,满足高端客户的要求。“我们团队的特点是专业化水平高,有比较好的基础来做好股票投资。”于华表现出这种自信,同时他也认为独立基金公司发展的最长远生命力在于提供高端产品,充分发挥基金公司的优势。 但在理想与实际之间,大成再次体现出务实的一面,这也许是本土基金公司的特色。“基金公司立足做高端产品,但绝对不能忘了中国国情,在目前来说,中低端的固定收益基金产品存在巨大的机会,投资人的需求相当之大”,于华向记者强调说,“所以基金公司应该在中短期内结合中国特点开发中低端的产品,尽快满足中低端客户的需求。” 实际上,这种两手抓、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战略考虑,也包含着对中国基金业生存处境的深刻认识,因为对于中国基金业来说,目前跑马圈地、做大规模也许是第一要事,规模小的基金公司总有被边缘化的担忧。而固定收益基金产品,正是在短期内扩大基金规模的最重要途径。 在大成基金公司开始新的职业生涯之后,于华一直在思考中国基金业如何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基金业对15万亿的储蓄资产穿透力还不到1%,影响相当之弱,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去很多股票型基金对客户的伤害比较大,让他们对基金产生了畏惧心理。“现在,基金市场正在重新走一遍,即先做低端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以此满足投资人追求低风险、稳定回报的需求,让广大投资者尝到基金甜头之后,再来做风险、收益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债券基金,继续提高投资人对基金理财的兴趣以及对基金投资能力的信心,最后才是做大高端类的股票型基金。”于华说。 而最后一项,正是大成基金的终级目标,大成正在此蓄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