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湘财荷银林伟萌:今年会更好 国际化趋势不可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湘财荷银林伟萌:今年会更好国际化趋势不可逆

湘财荷银总经理 林伟萌(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王军 北京报道

  湘财荷银今年已是连续第二年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称号,去年采访时,本报曾以《湘财荷银的“西行漫记”》一文来记述其在国际化进程上的努力,如今我们看到湘财荷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脚步更坚定

  “国际化趋势不可逆,晚做不如早做”,国际化之路是湘财荷银的主动选择。

  2004年初,湘财合丰成功引进了著名的国际金融集团荷兰银行的参股,湘财合丰正式更名为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林伟萌先生在我们本次采访中重申了湘财荷银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力争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发展为具有国际化专业水准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业绩和资产管理规模方面在业内居于前四分之一。

  “如果说和一年前相比有什么更深入地方的话,如今,我们对这条路看得更清楚了,我们的发展路径一直沿着合资之初制定的路线图在走”,林伟萌这样阐述西行路上的进展。

  和2004年相比,湘财荷银与外方股东荷兰银行的合作在力度和深度上都进了一步。

  2004年外方的重点是放在投资方面。湘财荷银的投研平台是最早与荷兰银行对接的,它已成为荷银亚太地区的一部分。

  而过去一年来,双方的合作从投研一块扩展到了全面的领域。一方面是荷兰银行进军中国的步伐更快了,增加了QFII的额度,另一方面则是将投资方面成功的合作模式复制到湘财荷银的其他部门。目前,湘财荷银的营销体系也纳入了流程化管理,同时,风险控制和IT方面也实现了与外方股东的系统对接。

  在合作的过程中,湘财荷银深刻地感觉到,荷银在国际经验的本土化上把握得很好。毕竟这是家上百年、在海外投资上有丰富经验的投资机构,在国际经验的移植上,不是简单的“COPY”,而是创造性的应用。

  今年以来,频频传出基金公司股权转换的消息,有消息表明,湘财荷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对此,市场各方都相当关心。林伟萌表示限于相关规定,在这一问题上公司无法透露更多的细节,但他指出,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事情在向非常正面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整个团队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业内很多人士预期,在重组过程中,荷兰投资管理公司有可能进一步增持其在湘财荷银的股权,由原来的33%增加16%,达到外资参股基金公司的上限49%。而湘财荷银的发展路线图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相反会得到外方股东的更有力支持,这正是整个团队士气大幅提升的原因。

  视野更宽广

  合资让湘财荷银受益颇丰。“国际化的视野,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湘财荷银的投资总监刘青山对此感慨良多。

  合资后公司引进了荷银的GIE系统,这是荷兰银行内部的投资平台,其全球各个地区的组合和买方报告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出现,从而实现全球共享投资数据。这个平台是非常核心非常机密的,按照以往的要求,只有荷兰投资的控股子公司才能使用,但仅仅作为荷银的一个参股子公司,湘财荷银却享有了控股子公司的待遇。这是因为荷兰投资把中国市场当作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所以给予了湘财荷银特别的重视。

  同时在荷兰投资的帮助下,公司的投资管理团队也获得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湘财荷银认识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行业也都非常出色,中国面对的国际竞争是最激烈的。在研究中国的行业时,投研人员有必要知道海外相关公司是如何发展的,去看看国外的好公司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从国际视野去进行对比研究,才能清楚国际水平在哪里,这样,在研究中国公司时才可能形成比较,知道这个行业的下一步在哪里。

  通过外方股东,湘财荷银派遣了多名研究员或投资管理人到海外去考察当地公司。机械行业的分析员去了日本,研究医药的研究员去了印度,研究IT的去了台湾。这在业内是少有先例的。刘青山分析说,“正是因为在荷银系统我们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作为买方去做这些考察比较容易,海外跨国公司会很乐于接待,而本土公司想要到这些国际级公司去考察可能就会比较困难”。

  但同时这种国际化的思路必须真正能够为我所用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刘青山表示,“我们是非常注重投资的国际化思路的。近年来,全球对中国市场都更为重视,中国研究员分析中国企业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我们看了全球化企业之后,更清楚其位置。外方股东发行QFII,买中国的股票,也会很重视我们的意见,因为我们的研究范围已不仅局限在A股市场,而是覆盖了全部的中国上市公司,包括在海外的上市公司。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时时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去关注市场的变化。”

  的确,目前国内的合资基金公司已经有很多,但能否取得成功或许关键就在于西方与本土结合的“度”上,在于能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湘财荷银能够成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公司之一,正是因为一批本土出身的年轻投资人正在国际化视野下真正成长起来。

  空间更开阔

  以西方的工具实现自身的发展,对湘财荷银来说,这是又一种形式的“中体西用”。湘财荷银在与外资结合的路上,寻求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发展路径上,湘财荷银与外方股东荷银投资保持一致,其核心产品是股票产品。林伟萌表示,从全世界的

资本市场来看,股票型基金都是多数,这是基石。在这个基础上公司会把产品进一步细分,以满足投资者长期资本回报的要求。

  “营销为王的作法在商业模式上是成功的,它以销售人员为主,能够给基金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最大化。但我们是把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业绩与服务并重,向投研倾斜,更看重业绩和给持有人的回报。比如去年发行了

货币基金,主要是为股票型基金提供避风港,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营销的热点,而是为了持有人利益,为他们提供可靠的避风港”,林伟萌的思路相当清晰。事实上,过去一年,公司旗下的各只股票型基金业绩都相当出色。

  同时借助外方股东荷银投资的力量,湘财荷银国际化空间更加广阔。

  林伟萌透露,公司在QDII业务方面已进入临战状态,荷银在全球拥有现成的营销网络,我们完全可以借力打力。至于公司在海外发行基金,林伟萌表示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海外市场对A股的需求很大,关键是看有没有额度。荷兰银行已在海外发行了QFII基金,湘财荷银正在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而这恰恰是合资基金的优势所在。

  而对于

企业年金,外方股东已承诺扩充资本金,公司也将努力尽快拿到资格。还有社保、单独帐户业务湘财荷银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所有这些业务,“有一个争一个,一个也不放弃”,林伟萌的话语掷地有声,对于湘财荷银,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他更是充满信心。

  “去年开始湘财荷银已开始盈利,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基金业已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今年会比去年更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