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首届中国基金业年会 > 正文
 

财富效应不足三座大山压顶 基金业急寻突围途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18 经济参考报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国内基金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5000亿元。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基金的财富效应却难以体现,本报2005年12月26日报道,《基金仍在挫伤投资者信心》,甚至有舆论还发出了“基金话语权丧失”的疑问。

  著名经济学家、《基金法》起草小组专家王连洲1月14日表示,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股市单向操作未有改观的情况下,市场对基金财产的经营业绩不能抱有
不切实际的过高奢望。

  业内人士分析,为数众多的机构正试图借助创新来突围业绩与信任困境,在提升基金的财富效应上展开了一场大较量。

  财富效应不足成为软肋

  “我们不得不无奈地面对当前的基金业,基金本身发展可能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投资业绩距投资人的收益预期相差甚远。”王连洲在“首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上坦言。

  王连洲举出一组颇有说服力的数字:从1998年第一只基金设立以来,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创造了231.73亿元的经营业绩,其中封闭式基金234.61亿元,开放式基金-2.87亿元。期间还提取基金管理费119亿多元,提取托管费20多亿元,所剩已经寥寥无几。截至2005年9月30日,纳入统计的195只基金的净值总额合计4453.22亿元,其基金份额合计4480.25亿元,这说明每份累计基金的净值平均尚不到一元钱。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信托部副总经理王立波也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

股票型基金赚钱效应还不明显。他说,2001年以来,基金平均收益为正的时候不是太多,绝对收益为负的情况还比较常见,这种状况对基金持有人的信心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导致了基金销售的艰难。更为严重的是,伴随持续的市场熊市,一些基金公司开始出现亏损。

  根据王立波的分析,基金之所以会出现财富效不足的状况,除了市场本身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有限。

  “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有损基金利益的幕后交易、频繁倒仓和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也似乎并没有绝迹。”王连洲仍有忧心。

  基金公司头顶“三座大山”

  “当前,在竞争主体快速多元化、行业内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基金业现有格局正在遭受着强大的冲击和挤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红兵对当前的基金市场做出了如此的判断。

  谢红兵认为,基金的压力首先来自于行业间愈演愈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数量达到52家,由于市场容量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基金公司之间的分化开始加剧。2005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在部分基金公司大踏步发展的同时,超过65%的基金公司出现规模缩水,多则已达六七亿,少的也有几千万。截至2005年年底,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公司为15家,其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基金市场总规模的74.46%,而规模最小的基金公司只有2.55亿元的管理资产。

  同时,来自利润和业绩的压力更是不可小觑。根据谢红兵的推算,在不考虑发行费用的情况下,一家基金公司年管理费收入至少要3000万元方可持平。若按股票基金1.5%和货币基金0.33%的管理费提取率,一家基金公司如果达不到20亿至25亿元的股票基金或者80亿至90亿元的货币基金规模,就可能出现亏损。而发行一只开放式基金的费用更是高达1000万元以上,“发还是不发已经成为了一些公司的两难选择。”不少基金公司入不敷出,陷入了烧钱阶段。

  “销售渠道狭窄也正在成为困扰基金公司经营的关键性因素。”谢红兵说。我国基金数量快速增加,但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基金市场销售竞争加剧。目前我国有基金代销资格的银行只有12家,银行渠道日益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基金的销售只能被动等待银行的档期,想发的时候没有渠道,不想发的时候硬着头皮也要发。

  “三系基金”或可带来挤出效应

  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和建信等银行系基金最近相继成立,虽然银行系基金目前尚未取得出色的投资业绩,但由于其雄厚的股东背景、广阔的销售渠道,很多优势都让一般非银行系基金难以望其项背。

  2006年,银行系基金队伍将继续扩大。时过不久,保险系基金公司也有可能诞生,随着保险公司自己设立基金公司,减持基金份额将不可避免,基金的销售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同时,外资进入中国基金业的步伐将会加快,外资股东占合资基金公司股权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银行系基金、保险系基金,特别是外资系基金的不断加入和渐渐进入状态,将会给其他一般的基金公司带来强大的“挤出效应。”

  “目前,银行系基金所谓的背景优势和渠道优势,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谢红兵言辞谦逊。

  机构突围亮出重磅砝码

  伴随着基金的高速扩容和财富效应下沉并行的压力,我国的基金业已不可阻挡地进入了机构博弈时代。

  面对整个行业的销售和利润困境,很多机构都将目光投向创新。2005年

货币市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等创新品种的出现,都曾经为市场带来巨大活力。据了解,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将大力发展ETF,基金公司也可从中分到一杯羹。

  王立波表示,托管银行也要积极参与并推动证券市场的创新活动,探索股指期货、股票期权等系统性风险防范工具和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等新的交易制度,增强机构投资者抵御风险、增加收益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研究QDII和DR等新的业务和产品。

  上海浦东发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刘长江则认为,基金的创新应该从国内的客户需求,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而不应太强调引进外国经验轻视自我创新。另外也应该重视产品整体交易过程对于费率等等的创新。

  除此之外,品牌战略也成为许多基金公司突围困境的另一策略。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份调查显示,68%的被访者在选择基金时会看重品牌因素。

  博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李全称,品牌不等于知名度,品牌意味着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但他认为,中国契约文化不发达,社会诚信意识普遍缺失,成为基金业打造品牌面临的挑战。

  

财富效应不足三座大山压顶基金业急寻突围途径

首届基金业年会现场(图片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