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四季度投资报告: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16:55 景顺长城 | |||||||||||||||||||||||||||||||||||||||||||||||||||||||||||||||||||||||||||||||||||||
第一章 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 一、全球经济回顾 (一)油价飚升,并未造成全球经济增长障碍 经历2004年高速增长后,全球经济动能一直倍受市场关注。尽管受到美国联储局领头加息及收紧银根;油价在第一季飚升23%后,于第三季再创历史新高,一度冲破七十美元一桶;国际恐怖分子继续活跃,在几个大城市制造破坏和恐慌,滋扰经济活动;美国东南部受到史无前例飓风接连的侵袭等等负面因素困扰,全球经济过去九个月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增长。虽然第四季度可能因美国受飓风带来的滞后因素影响,增长会略低于预期,但全年仍有望达到我们年初预测全年3.2%的增长目标。特别是欧洲及日本经济已呈改善,令全球经济迈向比较均衡的发展。 表1.1.1全球经济展望
(二)美国经济基调稳固,联储局不断升息 虽然受油价高企和飓风侵袭,美国经济依然维持稳步扩张。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修正为3.3%,比第一季度3.8%略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第二季度期间削减库存,个人消费增长亦较上季为低。但这仍使美国经济连续九季维持3%以上的增速。况且,始自第三季度,已见库存重新累积以满足市场需求。经济师纷纷上调美国经济下半年增长预期。当然,飓风卡塔里娜和丽塔是在八月末及九月中侵袭美国海湾,其影响未反映数据之上,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趋势,仍足以达到我们年初3.5%的增长预期,正因如此,联储局维持其升息政策不变,在第三季度升息两次,使联储基金利率自去年中以来,连续升息11次到3.75%水平。 (三)欧洲经济呈改善,日本复苏相对明显 近期欧洲经济呈现改善迹象。随着意大利及荷兰摆脱衰退,欧元区二季度录得0.3%经济增长。今年以来欧元走软,有利出口,最近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制造业仍在扩张中,但是,区内本已疲弱的需求,受到大幅度的能源价格上升的打击,复苏动力不足。相反,日本经济明显改善,受到内需持续好转和出口增强推动,第二季度增长达3.3%。同时企业投资及就业状况等各项指标都显示日本经济进入稳步复苏的阶段。再者,消费者物价指数亦有所改善,使日本有机会明年走出困扰其达七年之久的通缩处境。 二、全球经济展望 (一)飓风打击影响短暂,关键在于消费者信心 纵使卡塔里娜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瘫痪了美国南部及墨西哥湾的石油设施,接踵而来的丽塔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它们带来实际的经济冲击非常短暂。况且灾情过后的重建工作会对经济有支持作用。美国经济的隐忧在于其消费增长是否能够持续。最近数月已经极低水平的储蓄率又在下降。一直支持着消费动力的是蓬勃的地产。若地产市道出现下滑,甚至只是轻微的下滑,可导致消费者信心的动摇,又或者今次飓风的广泛负面报导,引致消费者信心危机,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现在正处于超高油价时期,消费者的收入受到蚕食。幸好这两个可能现象并未出现,但消费者信心肯定是市场密切跟踪的指标。 (二)油价高企,威胁通胀,升息忧虑加深。 美国联储局自2004年6月开始,连续11次加息,主要是对从前过分减息政策作出修正,并非意味着通胀的威胁。故此,我们原本认为此阶段的升息政策维持到今年底,即再有两次0.25%的升息,把联储基金利率上调到4.25%就基本完成。但现在因为油价持续飚升,虽然核心通胀仍保持克制,市场上已出现担心通胀会重燃之趋势,黄金价格更创17年新高。未来几个月冬季来临时,石油设施在飓风过后尚未完全恢复,油价会更加紧张。联储局将面临两难抉择:若如计划停止升息,担心通胀重燃;若继续升息,又担心会造成对金融、地产市场的冲击,从而打击消费,这是大家都不想遇见的。还有,市场一直避而不谈的是格林斯潘将于明年一月退休,其继任人选仍然未定,令利率走势更不明朗。可幸,全球普遍储蓄过剩,造成资金过份充裕,致使长息维持于较低水平,就算联储局明年继续升息,对长息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冲击。 图1.2.1美国联储局目标利率 ![]() (三)息差支持,美元强势延续 美元利率前景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外汇市场及汇率走势。2002年至2004年间,美元大幅贬值,主要是因为市场担心美国3重赤字不断恶化。无论民间,政府及外贸都出现严重失衡。但自2005年始,随着联储局的升息政策明朗化后,市场焦点改变轨迹,转向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息差。美元对高息货币如英镑、澳元的息差的收窄,而对欧元及日元则扩大,对美元汇价起积极作用。所以今年以来我们一直看好美元走势,直至其升息周期完结。若美国真如市场所担心会维持加息至2006年,亦表示美元现在的强势会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仍认为美国加息周期最多维持到2006年上半年,因为加息本身就有对经济紧缩的作用。到时市场又会重新关注美国挥之不去的三重赤字。 (四)美国受制升息,新增动力未成,2006年中国增长有赖内需带动 飓风、能源价格、消费者信心及高危的地产市道为美国联储局增添不明朗因素。虽然我们仍认为美国经济基调稳固,2006年仍可达3.4-3.5%的增长目标,但面对可能更长的升息周期,很难出现惊喜。欧洲和日本虽有复苏迹象,但仍处于萌芽阶段,不足以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动力。故此,中国经济于2006年的表现,倍受国际关注。特别是国内对商品的需求,将继续牵动国际商品价格。有悲观论者提出中国经济周期见顶,增长速度下滑,甚至硬着陆。但我们认为中国经过2005年因强劲出口带来高于预期增长后,2006年会回顺到较可持续的水平。快速的收入增加会刺激内部需求,为经济增长助力。再者强势美元及扩大的息差会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仍预见2006年全球及中国有较平稳的增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