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机构关注G股资金压力 长短线资金博弈充满变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1:11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程林/文

  全面股改后,已公布方案的40家公司的对价支付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在惊喜不存在的前提之下,机构开始关注后续市场的资金压力。毕竟,现在新股停发、再融资停止的特有背景不可能长期维系,而且未来还存在各种变数。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全面股改的含义就是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要进行股改,”一位基金公司的高层对记者表示:“初期的送股热潮后,后续的资金压力将会逐渐显现,特别是G股公司大股东的持股一年之后将逐步上市,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

  联合

证券的研究表明,最近公布的72家股改公司预案支付的对价水平平均为10送3.02,比试点公司平均10送3.3明显下降;7月以来的行情中,试点公司、高杠杆对价公司、ST公司都有很大涨幅,说明市场对全流通改革初始的预期过高,预期与现实的反差使得市场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联合证券还指出,目前股改难点公司如含H股、B股公司、ST公司、外资控股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比例低公司等目前没有任何进展,增加了市场对全流通改革对价和进程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上市公司群体心态各异,相当部分公司改革的意愿不够强烈。

  联合证券表示,股改方案绝大多数都是送股,缺乏创新,难以为市场提供制度性的获利机会和投资热点;G股的上涨主要是短线性质,不能影响市场趋势,部分绩差G股仍有长期下跌压力极大。

  长短线资金博弈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认为,本轮行情中有相当大的数量的短期资金,一部分年底前要结算,一部分要兑现收益。但目前的市场已是机构主导的市场,大家彼此之间都知道对方的底牌,所以,让别人接最后一棒自己安全逃顶在策略上是不可行的,只能是技术上的追求或碰运气的结果。

  朱平认为,现在的问题是长线资金按兵不动,短线资金进退两难。新老划断及再融资按目前股改的速度很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开始,短线资金非常希望在此之前出局,而长线资金更希望能安全度过这个敏感时刻。

  华夏基金则认为,目前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但部分个股经过近期上涨,即使考虑对价因素估值也已合理,缺乏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再加上宏观经济仍处减速阶段,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不很乐观。因此,可以判断近期难以出现大级别行情。

  华夏基金提出,股改正式全面推开,相关政策框架基本如预期。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板个股基本都为送3股,考虑到8月份这一板块获得了远远超过市场的超额收益,目前股价已经包含了较高的含权预期,其超额收益率日后有回归的压力;上海本地股、绩差股等也将面临类似的处境。每一只G股复牌当天都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承接套利卖盘才能保证对价不被完全自然除权,类似于新股上市、形成较大的换手,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变大。

  华安基金分析认为,从目前的股改进度来看,10月中旬开始每周将有几亿股的对价送股进入流通;从股改“先易后难”的安排来看,对价水平也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

证监会人士曾透露中小企业板将率先实现“新老划断”,加快发行上市节奏。这些都将在不远的将来对市场形成压力,需要密切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