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富林明亚太区许立庆:最终还是靠业绩说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8:17 中国证券报 | |||||||||
摩根富林明亚太区(除日本外)CEO许立庆解读银行系基金对现有市场的冲击,认为其固然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能否让投资者赚到钱才是关键 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作为摩根大通的资产管理品牌,摩根富林明是全球基金业的领先者,是全球前5大积
记者:怎样看待银行系基金、潜在的保险系基金面世对现有基金市场的冲击? 许立庆:基金市场是很大的,不是哪一个银行的银行系基金能够满足这个市场。银行系基金能否成功关键要看其第一只基金的市场影响,能不能让投资者赚到钱。基金在购买之后其效应才开始表现。银行系基金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市场还是要看其业绩表现,否则它拥有的天然资源也会日渐丧失,市场最后还是要靠业绩说话的。其实目前有些基金销售困难,并不能讲是渠道问题,因为渠道相对是比较被动的,只要市场好转,基金销售马上就会有起色。 记者:那么海外的银行系基金目前又处于何种发展状态? 许立庆:举个例子来说吧,花旗银行是海外最大的金融集团,但是去年花旗把旗下的基金业务卖掉了,他们在实践之后认为还是做好自己的渠道业务就好了。银行自己做渠道,可以卖很多产品,但是如果把自己的产品放进来销售之后,可能会有很多利益冲突,就是怎么样来证明自己旗下的基金要比其他基金好,因为如果银行只向客户推荐自己的产品,但结果不赚钱,那么就是没有基于投资人的利益予以推荐,这是会被诉讼的。长远看来,国内也许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要站在投资人利益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记者:为什么混业的金融集团旗下基金公司业绩并不是很好? 许立庆:美国前十大的基金公司大都是专业而不是混业的。就银行系基金公司为例,银行系基金公司只有自己的银行这样一个渠道,而其他的基金产品都有很多渠道可以选择,所以,银行系基金公司本身的发展就存在问题,不容易发展壮大。混业最成功、最彻底的是花旗集团。但去年花旗卖掉了旗下的产险、保险业务,现在又把基金卖掉,专心做个人金融和企业金融。银行系基金在境外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指数基金、EFT、货币市场基金等被动式产品,因为在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确能提供很多购买上的便利。记者:在目前的基金市场上,存在机构客户频繁进出做波段的现象,这个情况在其他新兴市场也存在吗?你认为发展基金业最关键在于什么地方? 许立庆:新兴市场上机构客户其实也是个人化的,因为他们也没有经验。他们会慢慢学习到,事实上频繁进出对他们来说损失是很大的。如果做短期可以赚钱的话,中国的证券市场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不要说新兴市场,即便是成熟市场上,也有一些投资人控制不住短线进出的欲望。有关做选时的失误和整体上的失败的资料已经有很多了,这里不再多说。 有理论研究表明,资产配置的贡献度占投资收益率的70-80%,资产配置而非投资时机是投资报酬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作为机构,要决定的是多少钱放股票,多少钱放债券等等。频繁的进进出出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交易成本,有时候交易成本会抵消你所有的收益,交易成本对报酬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投资人信心是基金行业很重要的问题。这个行业不保本不保息,投资人是把信任赋予基金公司,希望我们能为他们创造收益。如果我们把这份信任随意毁坏掉,那基金行业在国内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