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祁斌:双手推进基金业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7:45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陈雪 深圳报道 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祁斌日前在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主办的“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论坛”上表示,最近5年来基金业的发展证明,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初期可以有效地释放市场潜能,推动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祁斌说,市场化是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发生的最为广泛的经济现象,但不乏失败的案例,究其原因,有的是没有掌握好市场化的节奏,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和调节作用没有发挥;有的是过度强调引入竞争,忽视市场化与政府调控的协调。我国基金业在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思路下,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介绍,从2000年至2005年,政府的“有形之手”通过简化审核程序,增加审核过程的透明度和专业化水平,而不再对产品种类和规模作指导性调控,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放开。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审核速度加快,审批效率大大提高,每年审批的基金数目快速增加,从2001年5只到2004年57只,单只产品的平均审核时间从122天下降到27天。 另一方面,市场的“无形之手”对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它首先推动了创新,激发了基金业的竞争意识、服务水平和创新活力,基金产品设计更切合投资者的需求;其次,最大程度地释放市场潜能,使基金业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快速成长,基金规模获得超常规发展;第三,优化了基金发行时机的选择,基金发行更多的取决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需求,而不再是监管部门对规模和速度的调控;第四,市场自发的监管力量应运而生,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影响力正逐步显现,实现了“市场监管市场”;此外,基金市场化改革还使托管行、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日益增强,市场化的评级机构大量涌现。 从2000年至今,正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稳定推进,我国基金业得以初步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基金产品日渐丰富,除对冲基金外,世界主要基金品种均已在我国市场出现;基金管理公司审批在市场化和避免过度竞争之间寻求平衡,数目稳步增加,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基金业管理资产超过5000亿元,共有47家基金管理公司,137只开放式基金和54只封闭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发展水平出现明显分化;发起人与托管行股东背景日益多样化,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结构改善,增强了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金托管业务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托管银行已经达到13家,托管规模达到5000亿;多层次的销售体系也已经建立。 祁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既要放松制约行业发展的管制,又要避免过快的放松管制引发过度竞争。我国基金业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市场化改革中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渐进式改革的进程,同时政府自身的职能也应及时加以转变,由审批转向监管,进而推动“市场监管市场”,形成良好金融生态。 在预测我国基金业未来趋势及挑战时,祁斌认为,基金行业市场化改革仍需继续深入,其中包括:金融体系协同改革、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营销模式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继续探索从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基金公司进一步面临市场的评判和选择,其治理结构、内控制度、管理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同时还需注意的是,资本市场长期低迷,已挫伤了部分投资者的积极性,资本市场现有的规模、投资标的和品种的单一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这些都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困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