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讨会 > 正文
 

国海富兰克林老总:营销与业绩是安身立命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0:32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富兰克林基金集团CEO庄信杰(Greg Johnson)日前来访中国,带着市场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庄信杰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总经理林伟杰。

  记者:目前中国基金公司有四十多家,但具有代销资格的银行家数远低于此,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基金销售的渠道问题?

  庄信杰:其实类似的问题在海外许多市场都发生过,即使是在美国基金业发展的初期,也曾经存在基金销售渠道少、基金业成长受制于销售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长时间将

理财的重要性传递给投资者,然后经由投资者自发的理财需求来推动销售渠道的销售积极性,这样才能促使一个完整、健全的销售网络生成。

  记者:富兰克林收益基金在国外推行积极的分红政策,在境内的合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是否也会遵循相同的分红政策?

  庄信杰:富兰克林收益基金的特色之一就是持续的分红政策,目前每个月都对投资人分红。然而富兰克林收益基金在成立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每季分红,后来是因为技术进步,大大地降低了每次分红所需的成本,加上投资人在理财规划上需要,我们后来才改为每月分红。

  林伟杰:富兰克林国海中国收益基金由于是新推出的产品,我们还不完全确定其收益水平的高低和波动程度的大小,因此不采取每月分红的方式,否则可能发生投资人每月收到的红利还不足以支付因为每月分红而产生的运作成本情况。

  记者:你认为是投资业绩还是销售能力对促进基金销售更重要一些?

  庄信杰:要想基金规模稳定、持续增长,一定要仰赖坚强的投资业绩。现在已经进入了科技时代,信息高度透明,投资者可以轻易地获取所有基金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销售技巧都不足以让基金规模产生可持续的增长,唯有良好的投资业绩、持续的投资回报才能长期地吸引和留住投资人。

  记者:针对目前中国市场以高频率拼命推出新产品现状,当一家基金公司建立了初步的产品线后,你认为是应该更注重持续营销还是新产品发行?

  庄信杰:目前美国基金市场上,新产品推出的频率非常的低,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市场上存在非常多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选择的空间很大,因此一只基金若是没有良好的历史业绩做支持,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其次是因为发行一只新基金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除非是有真正创新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或投资品种,否则基金公司不会轻易推新的产品。因此,我认为一个基金公司在建立了完整的产品线后,应该专注于提升投资业绩,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持续的营销。

  记者:富兰克林最大规模的基金是什么基金?规模有多大?从富兰克林总体管理资产的角度来说,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例如何?

  庄信杰:目前富兰克林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就是富兰克林收益基金,规模将近400亿美元。目前富兰克林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个人投资者约占75%,机构投资者占25%,即4000亿美元的资产中个人资产占3000亿元,机构投资者资产占1000亿美元。至于从中所提取的费率,具体的数字每只基金都不相同,但整体来说,由于个人投资者的维护成本更高一些,因此对其收取的费率也高一些,大概会是机构投资者的一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9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