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专家王群航专栏 > 正文
 

封闭式基金行情急剧振荡 机构对后市看法迥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00:07 中国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王群航

  一、绩效表现

  封闭式基金上周的平均周净值损失幅度为5.43%,全体基金的净值折损。兴业由于股票投资仓位已经降低到了较低的位置,净值损失幅度只有1.1%;裕阳的周净值损失幅度为2%;
安顺、丰和、融鑫等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介于3%至4%之间。以上都是上周净值损失较少的基金,其余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都高于这个数,其中周净值损失幅度高于5%的基金有36只。

  封闭式基金的

股票投资仓位历来偏高,较多基金有这么高的净值损失是可以预料的事情。这次的振荡再次给市场提了一个醒:封闭式基金中的风险还是较大的。从公司层面上看,鹏华、华安、长盛、博时等公司旗下的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相对较少,风险控制工作做的相对较好。

  二、交易情况

  上周末,沪市基指收于1135.3点,全周下跌6.87个点,周跌幅为0.6%;周总成交金额为29.87亿元,比前周增加14.68亿元,增幅为96.87%。深市基指收于1020.72点,全周下跌6.1个点,周跌幅为0.59%;周总成交金额为29.76亿元,比前周增加14.08亿元,增幅为89.81%。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在周价格变动方面,虽然市场总体是在下跌的,但并不是全体基金都在下跌,上涨与下跌的基金数量分别为25只和29只。在25只上涨的基金里面,小盘基金有21只,大盘基金仅有4只;在29只下跌的基金里,大盘基金有22只,而小盘基金仅有7只。很显然,小盘基金是上周行情里上涨的主力,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封转开”有了较为实质性的传闻,一些有特殊“封转开”题材的基金和即将到期且隐含收益率很高的小盘基金涨幅居前,如银丰、景业、兴科的上涨幅度分别为9.1%、6.22%和5.03%。

  第二,在周成交数量变动方面,两市共有53只基金增加,1只基金减少。在周成交量增幅高于100%的24只基金当中,大、小盘基金的数量分别为11只和13只,而且,这些基金在位置排列方面基本上都是互有交叉的。两类基金的成交量增减情况相同,但内涵却截然相反。在小盘基金上,主要是投机性资金在参与行情;在大盘基金上,一些稳健的资金在借机调整投资结构。

  第三,在周换手率指标方面,市场还是明显地表现出了一边倒的状况,即周换手率高的基金还是在以大盘基金为主。统计显示,在周换手率高于10%的11只基金当中有10只是大盘基金,仅有的一只小盘基金就是即将到期的兴业。大盘基金在如此的高位大幅度换手,表明了机构投资者对于后市的看法大有差异。

  总体来看,上周,先是有高隐含收益率,后是有“封转开”的传闻,封闭式基金在周初走出了一大波完全独立于基础市场的涨升行情。但是后来,由于相关消息的不明朗,以及基础市场行情的暴跌,脆弱的封闭式基金也立刻结束了独立行情,追随着基础市场的行情大幅度下跌。这种下跌十分正常,毕竟封闭式基金自身的本质性缺陷还没有得到解决。

  三、隐含收益率情况

  截止上周末,隐含收益率指标普遍大幅降低。大盘基金的平均隐含收益率是77.21%,较前周大幅度降低了9.22个百分点。隐含收益率高于90%的基金仅剩下1只,隐含收益率介于80%至90%之间的基金有12只。小盘基金的平均隐含收益率是23.63%,较前周大幅度降低了8.51个百分点。笔者上周提醒大家重点关注的即将于2007年上半年到期的13只小盘基金,绝大多数的隐含收益率已经下降到了20%以内,其中景业的此项指标只有9.98%,几乎与兴业持平。

  隐含收益率指标大幅度升高的原因有三:(1)上周初基金市场突然爆发出来的独立行情;(2)基金净值在上周的后三个交易日里损失幅度较大;(3)封闭式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在上周的后三个交易日里总体下跌幅度有限。由此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投资者较为看好封闭式基金的后市行情,并对即将于2007年上半年到期的13只小盘基金进行了提前炒作。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定价机制中有一个净值存在,因此其中的炒作空间从理论上讲是相对有限的。

  相关报道:

  2006年6月9日小盘封闭式基金隐含收益率统计

  2006年6月9日大盘封闭式基金隐含收益率统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