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ETF启动 > 正文
 

三重因素导致单向赎回 ETF何时能摆脱赎回噩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三重因素导致单向赎回ETF何时能摆脱赎回噩梦

上证50ETF上市以来,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徐汇摄影 张大伟制图,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周宏

  曾经困扰股票型基金的单向赎回,现在几乎成了ETF的噩梦。

  统计数字显示,在今年有记录的19个交易周内,ETF大约只有4周规模处于增长之中。而在最近7周内,ETF更是连续赎回。在这其中,新上市的ETF更是赎回的重灾区:易方达深证
100ETF上市早早地跌破一半规模。上市两周的华安180ETF周均赎回比例接近三成。

  与赎回规模相比,让市场人士更触目惊心的是,ETF几乎成了一个“全天候”的赎回品种。无论是市场指数上涨、调整、还是平盘,ETF都会发生赎回。遇到月初月底、逢年过节的,或是组合股票股改,赎回的速度还要加快。这样的单边赎回不仅超过一般的股票型基金,也超过了一些指数基金。

  “涨也赎、跌也赎、不涨不跌也要赎。这样的基金品种,管理人的经营压力太大了!”一家希望发行ETF的基金公司在反复研究以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三重因素作用

  那么为什么A股市场的ETF会出现单向赎回的情况呢?银河证券基金研究评价中心的胡立峰认为,指数处于相对高位、股改因素和投资者范围不广等三方面的因素是ETF出现单向赎回的重要原因。

  从市场方面来说,A股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在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了50%,无论是对机构还是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获利了结都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投资行为。而同时,沪深股市在1600点附近又出现了震荡,为规避风险,投资者自然会赎回ETF。“如果是主动性基金,还可以做结构性调整、做仓位控制。被动投资的ETF能拿什么去跟客户说呢?” 胡立峰说。

  股改的因素也被认为对ETF规模稳定造成影响。“不断地股改或是大比例地停止交易,影响了价格的连续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持有信心造成影响。”胡立峰表示。

  第三个原因是,投资者的稳定性和广度。胡立峰认为,ETF连续大额的赎回和并不大的申购表明,投资者对于ETF这样的指数工具认可不够,关注ETF的投资者范围还是太小,而且其中机构的比例太高,这使得基金的申购赎回非常容易出现同质化情况,也一定程度地造成单向的资金外流格局。

  突出投资本质

  而在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曹东杰看来,ETF的赎回情况和市场目前把ETF作为指数投资工具的定位有相当的关系。

  他认为,板块轮换在任何市场都是一个普遍的思维。如果投资者买ETF是当作买卖指数、获取波段盈利的工具的话,那么如果市场要跌,投资者多半会选择赎回基金。这个是很自然的想法。在一个上涨的市场里,基金的规模自然会越来越小。

  因此,要突破这个循环,关键还是要突出ETF的投资本质。ETF就是一个包含多个上市公司的“大股票”,投资者购买这个基金就是看好这个一篮子股票的质地和未来发展,通过持有ETF来分享这一篮子股票的平均收益。

  所以,未来的ETF应该考虑推出一些有鲜明行业特色或盈利特点的ETF,诸如,资源、金融这样的ETF,吸引不同的投资者群体。让他们把这些ETF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个投资工具,这样,长期资金会更多的青睐ETF,ETF也能越做越大。

  创新机制拓展

  此外,要扭转目前ETF单向赎回的被动情况,对ETF的交易机制和手段进行创新,以及进一步推广ETF,提高投资者对ETF的认可程度,成为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共同想法。

  一家基金公司高层认为,ETF作为具备市场代表性的投资工具,在目前这个牛市行情中,应该越做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目前的状况和ETF的交易手段不充分、创新不足有一定关系。如果可以引入新的交易手段和机制,诸如T+0或是融资融券的话,将会大大增加ETF的可投资性,ETF 的发展将会被进一步激活。

  另有一些人士则认为,ETF在拓宽投资者群体上还可以下功夫。尤其是,在个人投资者的宣导和推广上还应该更下功夫,改变目前机构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活跃资金流入,真正把ETF做活做好。

  还有基金管理人建议,ETF的开发成本还可以更降低些,整体推出的速度和审批节奏还可以加快。这样ETF的产品才能更贴近市场需要,也会有更多、更丰富、更符合市场需要的ETF产品不断面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1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