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基金专家王群航专栏 > 正文
 

小盘基金隐含收益率略降 大盘全面走强领涨行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1:14 中国银河证券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王群航

  一、绩效表现

  封闭式基金上周的平均周净值增长率为2.09%,全体基金的净值增长,总体绩效表现情况良好。普润、天华这两只基金的周绩效领先,周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92%和4.24%,其它另
有融鑫、久嘉、久富等12只基金的周净值增长率高于3%。从公司层面上来看,国投瑞银、鹏华、宝盈、长城、华安等基金公司旗下封闭式基金的绩效良好,其中国投瑞银、鹏华、宝盈这三家公司旗下的基金近期一直表现出色。

  二、交易情况

  上周末,沪市基指收于930.61点,全周大涨37.46个点,周涨幅为4.19%;周总成交金额为12.81亿元,比前周大幅度增加6.27亿元,增幅为95.91%。深市基指收于857点,全周大涨41.74个点,周涨幅为5.12%;周总成交金额为13.54亿元,比前周增加6.24亿元,增幅为85.62%。市场呈现出全面的价升量增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在周价格变动方面,沪深两市有52只基金上涨,2只基金下跌,即将到期的兴业跌幅最大。大盘基金是上周行情中的上涨主力,前半数基金中有21只是大盘基金,其中前6只全部是大盘基金;后半数基金中,小盘基金有22只,其中排名最后的10只基金全部是小盘基金。

  第二,在周成交数量变动方面,两市共有49只基金增加,6只基金减少。排名靠前的基金主要是大盘基金,如前半数基金中就有18只是大盘的;而后半数基金中小盘基金有19只。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三:(1)小盘基金的价格已高,市场追涨的情绪比较谨慎;(2)小盘基金的隐含收益率空间也相对有限;(3)由于大量筹码的沉淀,小盘基金的流动性不适合大资金运作。

  第三,由于大盘基金的成交量有较为明显在增加,因此在周换手率方面,大盘基金表现出明显领先现象,如周换手率高于5%的13只基金就有10只是大盘基金;而周换手率低于2%的17只基金当中有14只是小盘基金。这个指标显著地表明了市场资金的流向。

  上周基金行情的主要特点就是大盘基金的行情走势走强,小盘基金的行情走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1)市场行情的这种走势在前周已经显现出了一定的迹象,至上周则是表现为了普遍现象;(2)封闭式基金的绩效在过去的这两周里一直表现领先,为推动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行情的爆发打好了坚实的基础;(3)绝大多数大盘基金里长期居高不下的高隐含收益率,显现出这些基金中蕴含着的、极高的投资价值;(4)增量资金入场,大手笔地“高价”买入,极其有效地推高了交易价格。

  三、隐含收益率情况

  截至上周末,大盘基金的平均隐含收益率是74.85%,较前周大幅度减少了6.57个百分点,十分鲜明地反映出了大盘基金二级市场大幅度上涨行情与这个指标之间的关系。上周行情的最大收获就是大幅度降低的许多大盘基金长期居高不下的隐含收益率指标,参看附表,市场上不见了隐含收益率高于90%的基金,许多埋藏着的金子终于被市场发现。但尽管如此,市场上目前仍然有9只基金的隐含收益率指标高于80%,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些基金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

  小盘基金的平均隐含收益率指标是18.48%,较前周下降了1.82个百分点。与平均隐含收益率指标逆向表现的,是兴业的此项指标提高到了9.11%。相对于兴业即将到期的背景情况来看,兴业的投资价值又有了一定的升高。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1)虽然其最后的出路尚不明朗,但延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剩下的就只有“封转开”和“清盘”了,而无论是“封转开”,还是“清盘”,都要按照净值来处理,因此,在兴业基金已经较大幅度地降低的

股票投资仓位、较大幅度地减小了后市净值损失风险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债券”式标的进行投资,不妨是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同理,绝大部分封闭式基金也具有这样的投资价值。

  (所谓隐含收益率指标,是一种相对于折价率而言进行反向计算的收益指标,它表示的是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买入某基金,如果将来能够按照目前显示的净值卖出该基金,理论上可以得到的收益情况。它比折价率指标能够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封闭式基金当中隐含着的投资价值。

  我们定义规模在20亿份(含20亿份)以上的基金是大盘基金,规模在15亿份(含15亿份)以下的基金为小盘基金。)

  近期基金隐含收益率统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