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货币市场基金与信用卡结合:基金与银行的进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0:24 证券时报

  □ 荣篱

  货币市场基金终于与信用卡结合,国内的货币市场基金第一次有了“支付功能”,货币市场基金越来越接近“货币”概念了。这可以说是自货币市场基金在国内出现开始,投资者就有的期望,现在终于得以实施。这是货币市场基金的进步,也是银行的进步。

  早在两年前货币市场基金刚刚问世之初,业内就向投资者描绘了一个很美好的蓝图:基金就象现金一样,可以直接在商场买购物、刷卡、开个人支票……

  事实上,

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化”经历了颇为艰难的历程。多数货币市场基金从赎回到现金到账大多要经历T+3日,这种流动性实在很难与现金货币相比拟。不过,就在业内都只能做到T+3到账的时候,招商货币市场基金却可以做到T+1到账。原因很简单,招商货币市场基金与招商银行有着特殊的关系。直到现在,能做到T+1到账的仍然只有招商货币市场基金。

  其实,很早以前记者就与专业人士讨论过货币市场基金到账时间的问题。基金公司无一例外的想争取尽量短的到账时间,而记者也了解到,招商货币市场基金的方便快捷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当时就有人认为,从现有技术与系统讲,一般银行都可以做到T+1到账,关键是大多数银行并不愿意做,这对银行利益有损。还有说法是,银行因为

货币基金到账快而损失了不少存款。这种说法应该有相当可信度,包括记者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是招商银行的客户,一般闲钱都是放在货币市场基金里。

  仅仅是一个到账时间提速都如此困难,货币市场基金与信用卡结合增加支付功能,相信更难得到银行的配合。早在今年年初,记者就得知有基金公司准备将其货币市场基金与信用卡结合,与之合作的是一家“中农工建交”之外的所谓“小”商业银行。而如今第一个实现信用卡与货币市场基金结合的银行又是“中农工建交”之外的银行。

  人们不禁要问:进步的银行为什么总是“小”银行?难道基金公司不愿意与“中农工建交”这样的大行合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一家正准备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公司担心,与其合作的是一家小银行,虽然“信用卡”概念非常好,但受限于银行,或许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发行量。记者听到的说法是大银行对这一业务不感兴趣,原因有很多:有人说,这一业务会给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冲击,大银行没有动力;也有说法是,大行的各个业务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考评方法对部门之间的协作没有鼓励,各部门利益不同,缺乏共同的推动力。

  不管有多少主客观原因,市场总是看到,锐意创新的总是那些“小”银行,货币市场基金与信用卡的结合如此,与基金间的同业存款利率也是如此。真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银行的进步是由大行推动,而不仅仅是那些小银行。

  (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5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